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在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期间,毛主席遇到了一个十分优秀的年轻人,经过打听后才知道,这个一口乡音的年轻人还是故人之子。原来,毛主席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有一个同学名叫伍如春,这个年轻人就是伍如春的儿子,名叫伍云甫。
毛主席得知后非常感慨:“伍如春的儿子也来参加革命了!”新中国成立后,伍云甫担任了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救济工作发展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伍云甫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伍云甫出生于1904年,湖南衡阳耒阳市人,早年时期,伍云甫主要跟随父亲读私塾,稍微长大后,他又进入县里的高小读书。1920年,伍云甫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也是在这所学校期间,他广泛接触进步人士,积极参加各种爱国运动,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
1923年,伍云甫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他从师范学校毕业,返回家乡任教。1926年4月,伍云甫转为正式党员,此后他活跃在家乡一带,积极宣传我党的革命思想,致力于组织的发展壮大。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伍云甫的主要工作转入地下,他没有对革命灰心,而是继续在我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斗争,积蓄革命力量。1929年,伍云甫前往上海,一年后,他进入无线电训练班学习,毕业后被调到中央苏区,参与创建了红军的无线电通讯部队,。
在中央苏区期间,伍云甫白手起家,带领同志们一起创建了无线电通讯大队,并担任了政委以及队长,领导了红军的通信工作,也是这段时期,伍云甫经常见到毛主席,毛主席也得知他是故人之子。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伍云甫跟随红军主力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过程中,伍云甫的通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红军的长征之路指明了方向。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伍云甫被调到左路军,跟随大军南下川康一带。期间,伍云甫勇敢地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并竭尽全力保障红军主力部队之间的通讯。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伍云甫担任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第一任处长。任职期间,伍云甫坚持我党既独立自主,又联合抗日的统一战线政策,做了大量有利于巩固统一战线的工作。同时,伍云甫也积极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1年,伍云甫返回延安,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他长期从事统战、救济等方面的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了很多爱国人士以及国际援助,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伍云甫继续从事救济工作,担任了中国人民救济总署秘书长、卫生部副部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国际救济、协助侨民回国、遣送战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之后,伍云甫也受到了冲击,但他意志坚定,拒绝造反派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造反派对伍云甫无可奈何,只能不断迫害他,1969年,伍云甫病逝,享年65岁。
值得一提的是,伍云甫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的儿子名叫伍绍祖,长大后也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等职务,官至正部级。而伍绍祖的岳父,也就是伍云甫的亲家,名叫曾三,曾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也是一位老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