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读诗:深埋想象的花丛

读书会友兰小亭 2024-05-17 03:18:13

小亭读诗: 深埋想象的花丛

□□兰小亭

写诗离不开意象,把看到的"物象",通过心灵的咀嚼,变成"意象",这样的诗读起来才更有意味。意象的转换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就是比喻。

其实,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我们从小学时代就开始接触了。记得当时学习的时候,语文老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就是写几个比喻句,于是回家便开始绞尽脑汁。比如,柳枝像姑娘长长的辫子啊,云朵像绵羊,或者棉絮;蓝天呢,便比作一面广大的镜子。

恰当的比喻,真的会给句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仿佛盛装的蝴蝶一般,变得炫丽起来。把它用到我的作文里,便立竿见影受到老师的夸奖,还被拿到其他班去范读,当时还洋洋得意了一番。而在写诗的时候运用比喻的手段,也益处多多,它会丰富和拓展诗歌的内容、使描绘的对象更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在公众号《长白风诗刊》的一期儿童专刊中,我看到了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王立春的一首名为《花纽扣》的诗,诗歌立意新颖,诗句简洁明了,符合儿童心理特征,也很吸引人,我读来特别喜欢。其中只用"花纽扣"一个生动的意象,就让整首诗栩栩如生活起来。

《花纽扣》

文/王立春

.

这些野花

这遍地黄的红的蓝的野花

是草甸子的纽扣呢

这些花朵纽扣

系住了地上的绿草衣衫

再没有哪一片草甸子

离开地面乱跑

.

没有扣子怎么行呢

草也要系扣子

你看那敞着怀的干草

跑得到处都是

草甸子系上了一朵一朵的

花纽扣

真好看

.

——《长白风诗刊》

说到小野花,再普通不过了,它们不挑地方,路边,山坡,沟渠,到处都是它们在的家园。花朵星星点点五颜六色,特别好看。我也就此写过一些文字,说早晨的野花像夜晚天上掉落下来的星星,只顾在人间贪玩忘了回去了。或有人还把它们比作宝石,精灵的眼睛等。

这里看到作者别出心裁,把"小野花"比作"草甸子"的纽扣,系住了乱跑的草,不禁拍案叫绝!这新奇的想象太充满童趣,真是太生动了。

花纽扣,花纽扣,哪个女孩的童年没有一个斑斓的纽扣梦呢?突然想起小时候,过年做好新衣服,最喜欢的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纽扣。那时候的纽扣真丰富啊,材质大多是色彩缤纷的有机玻璃,光滑闪亮总让你摸来摸去爱不释手;它们的形状又是多种多样的,有方的,圆的,椭圆形的;向日葵的,草莓的,苹果的等。

花色太多了,于是便犯了选择困难症。选纽扣的时候总是拿不定主意,看着这一样好,再看那一样也不错。挑挑捡捡,直到妈妈开始不耐烦。终于选好后,看着心爱的纽扣一粒粒缝到新衣服上,亮闪闪的,别提多开心了。所以,作为一首儿童诗来说,纽扣这个意象太抓人心。

我把这首诗的截图发出来后,我们一位山西诗人,诗歌评论家杨张平老师看到了,他在评论区留言说,用纽扣做意象写诗的好像还有顾城。真的吗?我是崇敬杨老师的,他博览群书,读过的诗数不胜数,记忆力也让人佩服。正好我书柜里有一本新买的《顾城诗集》,还没来得及细读,马上去翻看,果然找到了。

《无名的小花》

文/顾城

.

野花,

星星,点点,

像遗失的纽扣,

撒在路边。

.

它没有秋菊

卷曲的金发,

也没有牡丹

娇艳的容颜。

.

它只有微小的花,

和瘦弱的叶片,

把淡淡的芬芳

融进美好的春天。

.

我的诗,

像无名的小花,

随着季节的风雨,

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

.

——《顾城诗集》

(1971年6月,十四岁)

原来在顾城这里,野花是一粒粒遗失的纽扣呀。那么,它们从哪里来的呢?我想,应该是从春姑娘五彩斑斓的衣裙上掉下来的吧?瞧,春风拂面杨柳摇曳,柳絮飘飘花香袅袅,怪不得遮不住的春光乍泄,原来是春姑娘的纽扣掉了呀。

看写作时间,这首诗原来是顾城十四岁的作品,当然也算是一首儿童诗,看起来也许稚嫩,却别有一番质朴的风韵。这里他不仅把野花比作纽扣,还把他的诗比作无名小花,不与牡丹菊花争艳,只淡淡吐露芬芳。

顾城的小诗,不也像散落在路边的纽扣一样,闪耀着光彩吗?这么一位天才诗人,最后却逃不过心魔,像一粒迷失的纽扣一般,与寂寞的人间决别而去,实在让人惋惜。

和杨老师就意象的选取交流了几句,我突然想起他的诗集《拐角》,里面有一首小诗的意象也特别出彩,当时读的时候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蒙古包》

文/杨张平

.

天空,给洁白的图钉

镶上蓝色的花边

背负着阳光,深情地

钉住辉腾锡勒

.

高原的风

掀不动碧绿的裙角

歌声里,马匹和羊群

在胸口勤勉地刺绣

——杨张平《拐角》

诗集《拐角》出版于2015年,也就是说,这也是杨老师早期的作品,距离现在已经近10年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已经颇具功力。

这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草原,蒙古包能像什么呢?我能想到的是像大馒头。反观杨老师用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意象"图钉"来比拟,确实大胆而又贴切。可不,在空旷的蓝天下,那一个个倒扣的蒙古包,多像钉住大草原的巨大图钉啊。

我猜想这"碧绿的裙角",应该是草原上郁郁葱葱的树木吧。马儿和羊群悠然自得,它们在享用着多汁的青草,在碧绿的草地上缓慢移动,在诗人内心丰富的世界里,它们是"在胸口勤勉地刺绣"呢。

由马匹和羊群吃草,想到它们是在草地上刺绣,这就是草原这幅壮锦中活力满满的一部分。那是心灵手巧的绣娘,绣着草原的喷薄的日出,绣着傍晚夕阳西下时的缕缕炊烟。而蒙古包里的姑娘,是不是正在聆听着远处传来的琴声,或者歌唱呢?

多么奇妙的联想!联想,更多时候是由某物抵达某物或某处,它可以使更多的意象产生联系,使诗歌语言功能更为丰富;同时,不同意象之间的碰撞,也会产生新的诗意。

正如法国诗人洛特雷阿蒙所言,“像缝纫机和雨伞在手术台上相遇那般美丽”。而这歌声里的美丽是多么让人神往啊!

蓝天,绿树,草原,蒙古包,羊群和马群……这是天堂一般的地方,我想,我已经迫不及待身临其境了。我要做的是躺下来,把自己深埋在想象和花丛中。

莫非所有的草原都叫阿勒泰吗?

是新疆的阿勒泰!我想象一个戴眼镜的女孩,她在林间迎风走来,她的头发凌乱而飘逸,她的眼神如溪水般清澈;我又想象一个策马奔驰的少年,他迷人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融入了草原深厚绵亘的绿色。

谁是谁的命中注定,谁的花纽扣散落在翠绿的人间?野花,草地,羊群,悠扬的歌声……它们把想象力插上诗人创作的翅膀,诗人的眼睛如草原夜空的星星一样闪亮。那么,谁在仔细观察,谁用心灵细细咀嚼新颖的意象,一首诗就有了灵魂。

【作者简介】

爱读书,爱写诗

爱孩子,爱交友

爱生活,诗意无处不在

谢谢关注@兰小亭

【原创不易 请勿抄袭洗稿】

2 阅读:1047

读书会友兰小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