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恋爱变质了,为什么?|拆书《亲密关系》

大安于隅 2022-04-01 12:25:49

——— 大安拆书系列 ———

拆读一本书,为了解和致用

【书名】

《亲密关系》

【推荐阅读人群】

对人际关系对亲密关系想要进行科学了解的朋友们

【类别】

社科视野 心理学 情感

这期我仍将继续和大家分享美国心理学教授罗兰•米勒所著的《亲密关系》一书。

之前两期,我们以虚构的小明同学的相亲经历为引子,分享了亲密关系未开始前的社会背景、个体色彩,以及亲密关系开始前期的吸引力、期待值等因素。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亲密关系的发展期了!也就是说,小明和相亲遇见的小花,他们顺利开始交往了!

那交往之后的亲密关系,是否会有一个类似发展趋势这样的东西呢?

说起来,书里还真的有一张关于“亲密关系发展不同阶段的示意图”,描述了研究者所提出的“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

* 图片来自《亲密关系》

●“刺激-价值观-角色”理论

我们来看看,这是个怎样的理论呢?

按照这个理论的解释,在交往中,我们会从对方身上获得三类不同信息。

刚在一起时,我们看到的是对方的长相和性格等,这些被称作“刺激”。这些外在刺激因素,便在亲密关系初期,主导着我们对彼此的印象。

随着交往深入,我们会了解到对方的价值观,了解到我们是否会喜欢同一部电影,是否喜欢同一种旅行方式,是否有相似的理想追求等。在外在的吸引力过后,两人若继续交往的话,“价值观”会成为彼此了解的关键内容。

如果发展顺利,亲密关系便会进入“角色”的相容阶段。角色相容指的是两人在育儿方式、事业协调、居家等社会生活要务上的匹配。这一过程,是最接地气的,但也往往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匹配模块。

很多人会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匹配的对象,你们有相同审美,有相同宗教和政治观念,你们有很多共同话题。但结婚后却发现,对方的生活习惯你根本无法忍受,房子装修问题上也矛盾频出,孩子出生后,两人对家务和养育的分工一直存有分歧,甚至出现了丧偶式育儿和风波不断的婆媳争执。

这便是双方没有进入“角色”相容阶段的结果。对于要进入婚姻的亲密关系而言,这一阶段尤其重要。但人们特别容易被长相和价值观上的吸引力带跑,而忘记了这一重要的婚前匹配过程。

这里,研究者们在书中纠正了人们对于亲密关系的一种错误印象,就是认为相异才相吸。

实际上,相像比相异更重要。

●相像感知理论

或许生活中,你见到过性格不同,却还能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夫妻,比如活泼的妻子和安静的丈夫,两人的不同恰好形成了生活互补,看起来也是其乐融融的样子。

然而你没有发现的是,性格不同之下,他们其实拥有更重要的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价值观和以上提及的亲密关系角色的匹配。这类相像比其他相像更为重要。

另外,你也不知道的是,这对夫妻之间,互相感知到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或许,在你看来,两人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在他们眼里,彼此看到的可能是更多的共同点。

研究表明,比起实际上的相像度,伴侣所主观知觉到的相像度和婚姻满意度间会更有相关性。

这种相像,不仅指现实中的相像,还有理想中的相像。如果伴侣的样子刚好是我们现在没有、而希望达成的理想状态,尽管我们之间有很多不同,我们还是会觉得对方充满魅力,因为我们往往会喜欢和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来说,可是具备十足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长相之外,更深层的吸引力来自于彼此的相像,因为相像让这段亲密关系具有了奖赏价值。

发现别人和自己相像,这减少了孤独感,增加了一些欣喜快慰;发现别人和理想中的自我相像,这让对方多了一些形象魅力,让相处更充满期待。这种奖赏价值,是无法在相异的人那里得到的。

当然,随着交往的深入,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对方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不禁感叹,哇塞,我们俩也太般配了!但也有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以前觉得特别契合的地方,现在反而变成了让人懊恼的部分,感知到的对方魅力值也在直线下降。

比如,以前你被对方身上的风趣幽默所吸引,觉得和他在一起感到十分轻松。但这股致命吸引力,在后来却渐渐变成了你对他的抱怨,抱怨他的风趣是态度不端正,幽默是做事不负责,最后反倒觉得和他在一起时,身上的担子竟越来越重了。

再比如,我们都喜欢别人能接纳自己,一开始,面对对方的欣赏和赞扬,我们会觉得受到了鼓舞和认可。我们也会乐意与对方交往下去。

这里先插播一个心理学词汇,即“自我概念”。无论别人接纳不接纳,我们每人都有一个自我概念,这是人们对自己形成的全部信念和情感。

●自我概念理论

我们会无意识地想要寻求外界的积极反馈,渴望听到关于自己的正面消息,并设法与能给到自己积极反馈的人们待在一起。

无可否认,充满支持和鼓励的环境,能让我们更有自信。听说过微信里的夸夸群吗?它们的存在,其实是符合我们的心理动机的,那就是获得自我提升的动机,渴望被认可、被赞同、被夸奖。

当然,我们也会听到和自己想法不一样的消息。比如,你觉得自己唱歌还不错,但有人却发出了质疑。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去寻求那些能支持到你自我概念的反馈,这个就是自我证实的动机,需要去确认、去认知、去调节。或许最后你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也或许最后你会加深对自我的认知程度,发现自己的歌唱水平是确实有待提高。

自我提升动机更像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相对无意识的过程,被表扬和被认可想必是每个人心里都具有的欲望,它受到我们的直觉驱动。没人不爱被表扬是吧?想想我们小时候收获小星星的那种快乐,因而,自我提升带来的更多是一种偏感性的情感色彩。

而自我证实动机则要更深层一些,更深思熟虑一些,是种有意识的自我认知过程。之前不是说没人不爱表扬么?可是,如果你是个拥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稍微思考下,你就会察觉到别人夸奖里的夸大成分,这时,表扬就失去了它的原始魅力。你需要的不是表扬,而是直接的告知和评价。因而,自我证实动机更多是一种偏理性点的认知程度体现。

那这两个概念和亲密关系又有什么关联呢?

在亲密关系刚开始时,自我提升动机更为主要,无论是正面自我概念还是负面自我概念的人,都希望能获得别人欣赏,获得对方的积极反馈。

但当交往深入后,若对方还是一直停留于表面欣赏式的认可,对于拥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来说,这反而会让他觉得对方是不是太过虚伪了,或者说这人是不是有点傻啊,总之,最开始的吸引力就这样荡然无存了。

尤其在婚姻这种,依赖更多、投入更多的亲密关系里,自我证实动机会慢慢取代自我提升动机,最后占据主导地位,研究者将这种变化称为“婚姻转变”。

也许亲密关系的开始很简单,因为我觉得你有眼缘,因为我喜欢和你聊天。但亲密关系的经营绝不简单,因为它会随着时间和认知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变化程度还是两人份的乘积。

原先的眼缘可能会变成碍眼,原先的喜欢和你聊天可能会变成对你避之不及。

在这过程中,到底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呢?

除了会变化的吸引力外,还有什么会让一开始如此美好的关系,渐渐变得千疮百孔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导致亲密关系变质的其他因素。

回到我们的故事主人公小明。相亲活动之后,小明和小花互有好感,继续交往了大半年,很快,他们就开始了同居生活。

现在,加班晚归的小明,不再是自己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公寓了,他获得了另一个人的陪伴。只是,孤独感减少的同时,两个人的生活却多了一些琐碎和摩擦,犹如河里那时而窜起的浪花,美好之中也让人多了一些烦恼。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和普通朋友在一起时,我们是那个通情达理的人,但回来和伴侣相处时,我们好像就会变得容易毛躁,容易发生口角。亲密的人之间反而会更容易起摩擦和冲突。

这个又有什么说法呢?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存在于我们认知上的那些错觉。

●行为者/观察者效应

比如书中提及的“行为者/观察者效应”,我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和我们对所观察到的伴侣行为的解释完全不一样。看待自己时,我们能全面衡量所面临的内外压力。而看待对方时,则不然。

举个例子,比如我今晚不想洗碗,这不是因为我懒惰,而是因为白天工作承担了太多,实在没力气了。但如果是伴侣和我们说,太累了,不想洗碗,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这是借口,他这人就是想偷懒,白天办公室看看报纸的工作,有什么好累的!真是!

在行为者/观察者效应中,我们会将自己的过失更多归于外部原因,这不是我的错,我是迫不得己,同时无意识地将伴侣的过失归于内部原因,TA这人就是这样的,呵呵,而看不到伴侣所身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只是习惯性地对人下评判。

这一效应带来的一个认知盲区就是,我们往往认识不到对方的行为表现里,其实也有我们自己的影响作用,忽略了对方身上的行为,也有可能是由我们自己引发出的。

伴侣心里想的是:“她这样做真让我生气!”而你心里想的却是:“他这人脾气真差,好好沟通都做不到!”看见了吗?两人对这一冲突的归因是截然相反的,但两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异,以为对方都像自己那样看问题,于是就会越想越气。

要知道,一个人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有意图支撑的。我们看自己的时候,当然知道心里是怎么想的了,我们明白自己行为的真实原因。

但我们没有读心术,不知道别人心里的真实想法,或者说,不愿意从对方角度去看待问题,于是就会直接从对方的行为上去推测我们所理解到的意图,而这种推测,往往会有偏差,或者说往往带有我们自己的偏见。

再举个例子,比如情人节这天,你本来打算早点起床,给伴侣做份爱心早餐,但没想到,你闹钟没响,睡过头了。当天早晨,结果你只是匆忙洗漱了下,就和伴侣告别,赶去上班了。

因为你知道自己有过为对方早起做早餐的想法,虽然没完成,但你知道自己是有这份心意的,所以你的自我感觉仍是良好的。但,人家可不知道你的心理过程,对方看到的,是你忙碌于工作,看都不看她一眼,她可感受不到藏在你心里头的心意,于是不满滋生,冲突开始酝酿。

认知自我和认知他人上的差异,大概是所有人都难以避免的。可见,在亲密关系中,努力去理解别人的真实意图,以及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意图是多么重要…

换言之,真诚倾听和恰当表达都真的很重要…什么鲜花玫瑰、浪漫惊喜、爱情保鲜,这些噱头都比不上一点一滴的“认真听你说”和“我来好好说”来得重要,来得保鲜。

●自利偏差和验证性偏差

相似的认知误解,还有书中提及的“自利偏差”,即我们会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而极力推脱在失败里的罪责。当两人相处融洽时,我们感到是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结果,而当两人关系糟糕时,我们又会觉得主要是对方的过错。

还有一个叫“验证性偏差”,即我们往往会注意到那些证明自己对的证据,而忽略掉证明自己错的事实。当我们觉得伴侣可恶、不负责任的时候,在这一结论笼罩下,我们就会更多地看到对方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而忽略了那些他负责任的部分和真实想法。

以上叽里咕噜列举了一串书中提及的认知误区,说白了,其实就是做不到相互理解。如果我们看问题都是自我中心,从自己角度出发,那两个人的相处过程必然会矛盾重重。

不过,话说回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人,又是极其困难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非常了解伴侣了,但研究者发现,我们所了解到的伴侣有可能只是我们脑海里的影子,其实我们并没有自己所肯定的那样了解对方。

另外,如果两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每天面对面,彼此互相了解的动力也会比恋爱时降低很多,都老夫老妻了,还了解什么呀。熟悉的惯性,让我们相互依靠,也让我们待在了对彼此认知的刻板印象里。

如果这种刻板印象被不断加深,加深到成为信念的程度,那它们就会成为亲密关系的长期破坏因子,极大降低两人相处间的满意度。

至于,亲密关系里会出现的错误信念都有哪些呢,这一块我们就放到下期接着分享吧!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你开启和一本书的遇见。我是大安,下期见!

【一个人读书】

一本书,万种思考

一人读,百般生活

一位阅读热爱者的私人分享频道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