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时期老录音的高码率数字重制问题

耳机带师小白 2024-07-08 13:42:51

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说说,心里放了很久了。就是多年前韩国做高档MP3的AK,和美国著名爵士乐唱片厂牌Blue Note的一次合作。推出的机型是当时最高级的AK240的Blue Note纪念版本,或者叫联名款。Blue Note提供了其录音史上的75张经典专辑的高码率版本,存在TF卡内,和机器一起交给用户。

韩国AK240随身播放器

这个卖点确实很有意思。它对JAZZ乐迷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因为那些确实都是很经典的专辑,而且市面上要么是LP,要么是CD,没有渠道可以获得这些经典专辑的高码率数字拷贝。

后来我通过关系拿到了包含着75张专辑高码率文件的那个TF卡,把专辑都拷贝了出来(现在要获得很容易了,闲鱼上找卖家)。SORRY我对AK240播放器没什么兴趣,所以没去买机器,仅仅是获取了高码率音乐。这批音乐我就一直存在电脑里,有机会就听个一两张,包括有时试听数播的时候也会COPY进去听个几首。

但是,我一直对这批“资源”有一个看法。我觉得它的声音不是很自然,有一种模拟老录音突出解析和过分锐化的效果。我更多是认同其音乐价值,但对于这项Hi-Res重制老录音的工作,我不太认同。这些经典专辑我有些听过或拥有LP,有些听过或有过CD,对其声音还是熟悉的。这批Hi-Res的声音,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不如原始模拟录音来得自然。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这项工作是依靠升频来完成的(没有证据)。

日本ESOTERIC推出的SACD碟

说起模拟老录音的高码率重制,其实有一个名气远远更大的项目,就是日本ESOTERIC一直在做的双层SACD(上图)。最初是古典音乐,后来发展到爵士乐。这套ESOTERIC的碟,网上也讨论了很多了,应该说比较公认的是,它也是强调解析、线条感、带明显锐化痕迹的数字重制。和那些录音的黑胶唱片相比,ESOTERIC SACD或哪怕是CD层,听起来都有些“提细节”的感觉。声音不是很自然。当然,喜欢这种处理的发烧友也有,但不喜欢的同样存在。我个人是宁可听原版LP的。

这就归结到一个问题:六七十年代的模拟录音,和现代录音相比,整体而言是偏糊一些的,但从整体上看那是一种完整的风格表达。在数码化的时候(Digital Remastering),为了突出“高码率的优势”,为了强调和以前的处理不同,或者说出于录音师的音响审美,去突出解析、线条感,那么出来的结果其实是有损原始录音完整感的。

打个比方,老电影的所谓“数字修复”现在也蛮常见的。老电影的图像也是偏糊的(和现在的技术相比),在修复的时候为了“提高”它的清晰度,往往会做一些锐化处理,但如果没有把握好“度”,会Over-sharpen。就像下图。最右边那个就是过度锐化的结果。它真实自然吗?并不是。

原始图像,正常的锐化,过度锐化

在数字重制过程中被过度锐化的模拟录音,就给我这样“不够自然”的感觉。

有些“过度锐化”其实是故意为之的,目的是在档次不高的音响系统上重播的时候能出来似乎“细节丰富”的效果。但如果是在中高档次、揭示力较强的系统上播放,就容易显得不自然了。

当然,老录音的数字重制,制作得比较自然妥帖的例子还是有的。也就是,既能够表现出当今数字技术的优势(频宽/细节/动态范围),同时又能够把声音处理得比较自然,没有Over-sharpen的感觉。比如我听过的一些环球音乐再版的单层SACD就是如此(下图),我觉得比ESOTERIC唱片的声音好。它不宣传“音效”,不作为“发烧碟”去介绍,但实质上声音很好。环球音乐的母带录音师我觉得声音方面的修养要胜过ESOTERIC的工程师。

环球音乐出版的单层SACD

以上是我对模拟录音数码重制的一些个人看法。这项工作真的蛮重要的,所以大的唱片公司对同一个模拟录音往往会做多次的Digital Remastering(使用不同机构)。隔个几年、由不同的录音室制作的Remastering往往听感颇为不同。它们之间的高下取舍,也是唱片爱好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

(完)

0 阅读:0

耳机带师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