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在太平洋西岸由南向北俯冲、撞击,导致地台活化。在郯庐断裂带的分支沂沭断裂的东翼,有“潍坊走廊”。“潍坊走廊”里有大量小行星环俯冲、撞击形成的地质构造。
(1)小行星环俯冲瞬间烧结形成了数条互相平行的“地垒——王氏组含砾砂岩”。
地垒
(2)小行星俯冲瞬间低空爆炸,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的二氧化硅形成冲击波层流。
二氧化硅冲击波层流
(3)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陨石坑或陨石坑中央锥。
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盖公山
(4)陨石坑或陨石坑中央锥底部高速流动的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形成二氧化硅——陨坑玻璃。
陨坑玻璃——硬玉石英岩
(5)陨石坑中央锥上射部位有V形的“断块构造”。
白垩纪陨石坑中央锥上射部位的“断块构造”
(6)“断块构造”内部有溅射的二氧化硅衍生的花岗岩——冲击石英。
冲击石英。
(7)“断块构造”西侧有震裂屑锥。
震裂屑锥
(8)在“断块构造”与震裂屑锥之间,是熔融构造。
熔融构造
(9)二氧化硅冲击波层流逆掩形成“击变石英面状頁理”。
击变石英面状頁理
(10)陨石坑冲击波层流轴心底部“高温低压区”烧结形成石英斑晶砂岩。
峡山——石英斑晶砂岩
(11)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里烧结形成的石灰岩具有方向性。
石灰岩与溅射的铁矿石
(12)陨石坑冲击波层流里高速流动的物质裂解的金属氢聚合的硅氧四面体混合二氧化硅和磁铁矿形成黄土;黄土下面是硅氧四面体混合铁红形成的红层。
黄土
小行星俯冲带烧结形成的红土
附:陨落地质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