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象群的共读书目是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 图片来自豆瓣)
这是一本很薄的书,初版于1956年。六十多年后,在一个蝉噪难平的盛暑之夏,三个女人在弗洛姆的爱的时空里线上相聚。
“我跟你讲,这个暑假我都已经波折过好几回了…”
“我觉得这是我这辈子最难的一个暑假了…”“…我也是😭”
“我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有暑假的存在!”
在相继被身边娃“打扰”的两小时里,三个女人对爱的共读从对爱的吐槽开始了…
一 爱的来源
对于大家熟悉的亚当和夏娃故事,弗洛姆作了爱的解释。吃圣果不是罪,是人类意识从自然混沌中的觉醒。当我们对自己的存在有了意识,认识到和其他自然事物的不同时,我们便有了差异感,好像从背景中突兀出来了一样。这种差异感便会引起孤独感。弗洛姆说,这便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爱。
当圈友July吐槽孩子总是和玩伴吵架,融入不了群体时,我很好奇,五六岁的孩子是否已经能感受到孤独感?回溯我们的成长,我们最早的孤独体验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圈友丹说,不用太担心,到了小学,孩子的同伴需求会慢慢多起来。圈友July其实也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比起同伴,孩子早期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这个时候,同伴对孩子而言大概也类似于玩具的一部分,他们可以带来玩耍的快乐,但不会带来太多情感上的依附。
我们同时想起孩子们对母亲的粘性,连看个鸽子都要拉着母亲的手跑来跑去,母亲自己安静坐一会儿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或许,学龄前孩子们的同伴需求并不强烈是正常的,更强烈的其实是母亲们为娃找同伴的需求…
相对来说,圈友丹面临的则是另一种烦恼,当孩子临近青春期,他可能更容易受到同伴影响,甚至还总喜欢和母亲对着干。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从充满粘性到充满了张力。对于丹而言,弗洛姆书里所说的爱,她读到更多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二 爱是什么
读《爱的艺术》之前,我觉得爱就是亲密关系;读完之后,我发现弗洛姆帮我拓宽了对爱的眼界,爱不仅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处世哲学,一门实践艺术。
July说第一次读的时候,好多地方她都是边读边拍大腿,现在共读第二次翻,也有很多新体会。她发现,这本书和上次共读的《赖声川的创意学》其实最后都归于同一个根本,那就是《创意学》里所提到的道。她想起最近读的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也是类似,从跑步这件事可以看到写作,看到生活,看到关于这个世界的道。
对我来说,目前这个世界的道如果有样子的话,大概可以画成这三个层面,我和自己、我和他人、我和世界。
丹说,难就难在爱自己和爱他人要爱得一样多…
这让我想起最近在读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面提到一个人生坐标图。如下:
(* 摘自《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而且每个象限都有对应的“心理游戏”。
比如,当觉得“我好,你不好”,即爱自己多于爱别人时,自爱就会偏于自私,我们可能就会和别人玩挑错、批判、施虐的心理游戏。经典形象比如那些剥削打压员工的老板们。
当觉得“我不好,你好”,即爱别人多于爱自己时,人就没有了自爱,甚至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自己,更是无从谈爱。我们可能就会变成所谓讨好型人格,压抑自身需求,玩自我受虐、自怜自悯的心理游戏。经典形象比如心理咨询前的蛤蟆先生…
这些心理游戏还比如恋爱当中最经常互动的“猜猜我在想什么”游戏,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让对方揣摩,猜对是应该的,猜错则是不休争吵。
虽然称之为“游戏”,因为这些是我们有意(可能意识中没有,但潜意识中有)发起的,但过程其实并没有游戏那种愉快轻松,反而是对自己、对别人的磨损,对爱的关系的消耗。
弗洛姆将爱看成一门艺术。那在这门艺术中,是不是也有新手和老手之别?我好奇的是,如果是一位爱的老手,是不是TA的生活里便处处充满了爱,没有这些心理游戏,也没有琐碎和冲突,像水一样,包容远方的众生,乃至近在眼前的小屁孩?
July说,她之前上过很长时间关于孩子教育的课程,这确实给了她很多认知上的帮助,在她有需要的阶段,给到了她支撑。但当她出来后,从理想的认知中出来后,她发现自己还是会老样子。
July提到我们共读过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里面的塔拉尽管逃离了闭塞的家庭环境,去到了高等学府,去到了新生活。但当她一回到家里环境,她内心那个“小女孩“又出现了,她又陷入了和父母相处的那个“模式”,那些“游戏”里面。
我们的认知看到了理想,但我们的身体还在环境的模式沼泽里…
我忽然想到,其实我也在和孩子的相处模式里不是吗。塔拉是从孩子的角色看父母,而我则是从父母的角色看孩子,或许,我也在一个自己设定的和孩子相处的模式里,我也在玩着所谓游戏。
July说,没有人生活里会没有矛盾的吧。不一样的是,我们看待这些矛盾的视角以及处理方式。
我们在兴致勃勃吐槽暑假带娃的时候,我们每人讲的明明都是心烦事,但好像一起讲的时候,不知咋滴,突然多了一些喜剧氛围,边吐槽边忍不住一起大笑…在这种吐槽中,看到大家也这么难受,我也觉得好过了一点,哈哈哈哈哈…
后来看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吐槽里都潜在表达着我们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在丹的孩子反抗中,我们一起看到了孩子的独立需求,反过来,我在小屁孩频繁的“都是你的错”的无故推卸中,也看到了孩子的依赖和无措。
这一次共读的意外收获,便是我突然发现,吐槽的力量竟如此伟大!让我们帮助彼此跳出看到了模式,而且过程还特别好玩!终于明白了吐槽大会的点……
这便是为人父母艰难的地方。要不停地看到自己和孩子身上的心理游戏,过程中,可能会不停回到旧模式,但我们要努力的点,便是要一次次看到并跳出(好难😭 )。丹说,她终于明白为啥要活到老学到老了…
三 爱的实践
这本书的另一个特色,便是它不仅在理论上提供了很多让人颇有灵感的见解,最后它也给到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我以前觉得爱是一种感觉,是头脑里的事情,但弗洛姆说,爱也是一门和画画、写作一样,可以练习,而且必须是经过练习才能日臻完善的事情。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吐槽中不约而同提到了一种被娃欺负的感觉… 爸爸叫娃做事就特别利索,妈妈一叫就不受待见,或者死活把错赖在妈妈头上,朝妈妈发脾气…
丹说,暑假里读这本书读到父亲式的爱和母亲式的爱的区别时,有种被开解到的感觉。她发现,孩子对不同人的爱的需求其实是不一样的,而她以前一直在乎孩子对待父母的平等态度,但其实孩子对母亲和对父亲的需求是会有天然区别的。
其实不仅限于父母,扩展至祖父母、幼儿园或学校,面对不同对象,孩子们会有不同样子。
所谓的父亲式的爱,指的是一种规则感,“我爱你,因为你满足了我的要求,尽到了你的职责”,母亲式的爱,指的是一种被包容感,“我爱你,因为你就是你”。虽然以父亲母亲命名,但这两种感觉并不一定特指来自于父亲和母亲。
当孩子长大后,这两种形象会内化,成为母亲式的良心感和父亲式的良心感。前者是“不要作恶,不要犯罪,否则会毁灭爱和幸福”,后者是“你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不加悔过,没人会喜欢你”。
回过头来看,我们吐槽中的“被娃欺负感”,或许是孩子们对母亲式爱的需求。
现在的开解,不代表未来咱们就能一直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他人的行为了… 所以,弗洛姆说,爱是一件需要不断练习的事情…
弗洛姆提到,练习爱要有约束感,专注感,要有耐心,要高度重视。关于具体解释,可参考我之前写的关于《爱的艺术》读书稿,当年一下就写了几万字…这是最后一篇关于爱的实践部分:
链接:跟着弗老爷子,做一名爱的艺术练习生 | 读《爱的艺术》
共读结束前,孩子的呼喊已经叫得我心神涣散,July遗留下了一个问题,她有时会怀疑,到底存不存在真正拥有爱能力的人…
关上语音,也许这个答案,存在于这关掉的下一秒中……无论怎样,暑假总算过了一半了!
- 象群共读圈 -
由小姐姐们组成的共读圈
每月共读一本书
做最适合我们自己的读书会
撰文/ 王大安
世界本质探究者 / 生活学徒
·以文会友 寻遇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