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寻找长生的秘诀,长寿意味着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成长和体验生活的各种可能性。从社会角度而言,长寿的人能够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经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么人类长寿的最大阻碍是什么?
有人认为是疾病的困扰,各种疾病会侵蚀身体,影响健康;有人指出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关键因素;还有人认为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阻碍。
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线粒体与细胞核的协同演化,定位了一种新的长寿基因。这一发现对于延长包括人在内的动物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衰老》期刊。
线粒体是细胞内负责能量供应的重要结构,其功能衰退与衰老及多种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肿瘤)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如何通过优化线粒体功能来延长寿命引起了广泛关注。
根据内共生理论,线粒体源自一种古老的α-变形菌,这种细菌被一个原始的真核细胞吞噬但未被消化,形成了共生关系。浙江大学博士生陶妹解释,线粒体内保存着自己的DNA,同时受到细胞核内DNA的调控,形成了稳定的交流和协作关系,即协同演化。
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线粒体本身,较少关注与其长期共同演化的细胞核。浙江大学研究员沈星星介绍,他们从线粒体与细胞核协同演化的角度出发,结合演化生物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等多个学科,系统性地挖掘了“远程”操控线粒体演化的核基因。
研究确认了75个与线粒体基因展现显著协同演化的核基因。研究团队挑选了其中4个基因(CG13220、CG11837、Nop60B和CG11788)在果蝇体内进行基因活性降低的实验,结果显示,这4个基因的活性降低均导致线粒体形态异常。特别是CG11837基因,其活力与动物寿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研究人员考虑是否通过改变CG11837基因活力来影响动物寿命。
在动物中进行基因敲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该基因活力显著缩短所有研究的6种不同动物的寿命,幅度在25%至59%之间。随后在果蝇和线虫中进行的基因过表达实验显示,这两种动物的寿命显著延长,延长幅度达到12%至35%。在人类离体细胞实验中,激活该基因显著提升了抗衰老能力,效果提升30%。
沈星星表示,该基因在动物中具有广泛而显著的长寿效应,初步证实了其在抗衰老方面的潜力。这一研究有望通过干扰该基因缩短农业害虫和病原虫媒的寿命,同时探讨基于该基因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延长人类健康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新的可能。
不衰老和长寿是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