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一些情商不高的人,三言两语就能把天聊死,原来不错的气氛瞬间被他破坏,关键他本人还不自知,反倒还有一种迷之优越感。
比如,一次群里有人发了个段子,大家就着话题嘻嘻哈哈正聊得热火朝天。突然就有人跳出来说了一句:这是几年前的段子了……顿时,群里像禁了言一样,没人再接话,隔着屏幕都觉得尴尬!
在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跟孩子好好聊天。经常听有到家长抱怨:孩子越长越大,跟父母的沟通却越来越少,话不过三句便显得很不耐烦。
莞妈想起那天接4年级的孩子放学时,我们经历的一次不甚愉快的聊天。
我: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啊?
孩子:挺好的,我跟隔壁班一位同学成了好朋友,一起玩得特开心!
我(顺口道):交朋友可以,但不能经常在一起玩啊,学习更重要。
孩子:……
看孩子不再接话,我意识到自己又犯了个低级错误——把天聊死了。很多时候,我们问孩子“今天过得怎样?”,答案往往是“挺好”、“还行”,就发没下文。
当孩子愿意说,想和你分享自己心情时,我们却并不在意,甚至开口就是否定,聊天怎还能继续?
教育专家陈孜虹老师说:当听到父母的否定语时,80%的孩子会愤怒反抗,心生不满。34%的孩子会变得意志消沉,不愿开口。只有24%的孩子感到后悔,并自我反省。而4%的孩子无感,什么都不想,也不知自己因何被责骂。
所以我们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曾经无话不说的亲子关系,慢慢变成我们单方面的表达——孩子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心事了!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如此转变表示默认,并将之当作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之一。然而你可知道,这恰恰反映了我们跟孩子沟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被忽视的问题。
虽然我们每天都在跟孩子说话,但很多属于无效沟通。比如以下3种聊天方式,是孩子最不喜欢的,也最容易让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
方式一:内容单一、目的性太强曾有数据统计发现,有近两成的家庭,亲子之间的日常沟通仅限于学习。也就是说,如果不谈作业、考试、成绩等与学习相关的话题,家长和孩子之间几乎无话可说。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都存在心理上的问题?这或许跟社会、家长带给他们的价值感有关。张口闭口都是谈学习,成绩决定一切,包括父母以及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自己……
家长与孩子日常聊天,似乎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绕到学习这件事上!虽说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孩子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好好学习。
但这种聊天方式效果微乎其微,甚至还可能激发孩子的抗逆因子,起到反作用。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只在乎成绩好不好,所以这是他们不愿继续聊天的主要原因。
方式二:评价负面,说教太多为什么很多家长跟孩子的聊天最终都是不欢而散。理由很简单,孩子不喜欢你对他评判过多,而且是负面居多,并且常常是以说教的方式。
我们常常自诩是孩子的父母、长辈,是过来人,经历过的事情和懂得的道理比孩子多得多。所以总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单向跟孩子输出自己的观点,试图改变孩子、让他少走“弯道”。
然而你可曾想过,孩子并没有认真听,也根本不接受你的说教方式。换个角度来说,你是否真正地倾听过孩子心底的声音?真正理解过他内心的需要?
跟孩子说的每一个道理,都被冠以“你应该”、“你不可以”“我跟你说过”等句式。当你试图以严厉教育孩子,要求他做出改变时,孩子可能会用回避、反抗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立场和尊严!
对于孩子来说,冗长的说教是一种束缚,但凡有点主见的孩子都不甘于被控制。他会想办法逃离,确保自由。所以聊天中,孩子一旦察觉你过多的教育意图,便会警铃大作,不再愿意与你沟通!
方式三:忽视感受,不懂共情有一次,我家二宝弄丢了他的一套奥特曼卡片,委屈又懊恼地哭起来。先生回来后,略带责怪说:“就几张卡片而已,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不但没有被“安慰”,反而哭得更大声了!先生就有点不耐烦了,“那些卡片都是假的,骗小孩子的东西,丢了也好!”
这无疑都是在否定孩子的感受,故闻言后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先生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卡片都是孩子跟小区里的伙伴一张张换来的,是快乐的源泉,也是他们社交的“通行证”。
卡片丢了之后已经够伤心的,但来自爸爸的每一句“安慰”,无不在提醒孩子:你的喜好,你的想法和感受,都不值一提!往往大人眼里“不值一提”的事,在孩子眼里却比什么都重要。
其实与孩子沟通没有太多技巧,最重要的是: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感受上。理解、包容、支持,分担他们的痛苦和喜悦,他们自然就乐于向你敞开心扉!
结语良好的沟通,能帮助亲子关系打开一扇门,无效沟通则会让孩子拒绝开门。会聊天的家长,不会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也乐于与孩子聊生活、聊爱好,甚至愿意陪孩子说一些“废话”。
记得有一套名为《和孩子聊聊生命里最重要的事》的绘本里说道,我们的生活很复杂,我们跟孩子聊的东西有太多太多,比如:朋友、玩乐、美食、宠物……
虽然这些都与学习无关,但都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跟孩子聊天时,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想关注的内容,更要的是在话语中向孩子传达爱,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重视,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不做与孩子聊天的终结者,与大家共勉!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