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米、南瓜,胃特喜欢的是“它”!每周吃一次,助你护黏膜、消食积,老了胃不垮

小猫说健康 2023-12-30 07:35:13

随着天气慢慢变冷,很多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就又到了“伤不起”的时节,不少医院的胃肠科又排起了长队,大多都是老胃病患者,一到了天冷就犯病。

胃病患者怕冬天,主要是因为天气寒冷、干燥,胃部不适的症状发生率就随之增加。另外,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常常习惯性地摄入更多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冬季养胃尤其重要。

“天然养胃王”别错过

薏苡仁又称薏米、薏仁、六谷米等,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种仁,有“天下第一米”之美誉。薏苡仁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作为中药饮片,其名称为薏苡仁;作为食材,在生活中一般称之为薏米。

薏苡仁药用地位相当高,《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皆以上品录之。

“薏苡仁,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神农本草经》)

“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名医别录》)

“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药性论》)

《中国药典2020年版》记载,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调理失眠

吃薏米对于助眠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它能让人的神经慢慢的放松下来,清除大脑中的思绪,从而更快的入睡。不少人平时都容易想太多,这就导致在晚上的时候睡不着。如果能够在睡前吃一些薏米,然后看一会儿,那么就能很快睡着了。

健肠胃

薏米是粗粮,因此它的纤维素含量也是比较高的,经常吃点粗纤维含量多的东西,可以起到健肠胃的作用。不少人现在都有便秘的问题,或者是平时垃圾食品吃的比较度,这个时候就建议度搭配一些薏米这样的粗粮,可以清理肠道。

免疫调节

研究表明,薏仁酯和薏仁多糖能显著促进健康人末梢血单核细胞产生抗体,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降糖降脂

薏仁中含羟基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糖具有降糖降脂作用,为中医临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常用药物。

除痹止痛

所谓“除痹”,指的是可以治疗一些顽固性的肢体疼痛、麻木、屈伸不利,引起痹病的原因有很多,如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皆可导致痹病,薏苡仁主要针对的就是“着痹”,主要是指由于湿邪留滞体内日久而形成的腰腿痛、关节痛等。

红豆薏米水喝错了

湿气反而会加重

如果要祛湿,薏米是很好的选择。它的祛湿功能强大,但不合理的食用反而会加重人体湿气。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容易出汗、烦热、口渴,爱喝凉水,手心脚心常常热烘烘的并且舌头偏红,这类人是偏“热性体质”的人。

有的人容易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爱喝温热的水、容易腰膝酸软,并且舌苔白腻,这类人是偏“寒性体质”的人。

薏米虽然有良好的利尿祛湿的功效,但是薏米药性偏寒凉,对于偏热性体质的人吃了无碍,但是对于偏寒性体质的人来说,经常吃薏米,无异于雪上加霜!

所以,要想发挥好薏米的功效,还得好好分体质、按方法食用。

1. 生薏米——适合热性体质

生薏米,即为未经炮制的薏米。其性味寒凉,适宜热性体质的人群食用。而本身就是偏寒性体质的人最好不要食用。

2. 炒薏米——适合寒性体质

炒薏米,性温,有健脾化湿的功效,尤其对于湿气导致的腹泻、胀满的症状效果很好,适宜寒性体质的人群食用。

如何自制炒薏米?将生薏米去除杂质洗净,放入锅中,文火加热2-3分钟,轻轻翻炒以免炒糊,表面泛起微黄时即可出锅。

注意这几点,效果更好

不少人听说红豆薏米汤是祛湿佳品,但喝来喝去,不但没能祛湿,反而身体越来越沉重,这是因为,你做错了。

1. 薏米+红豆:经典祛湿搭配

说到祛湿,很多人都会想到薏米红豆汤。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薏米红豆粥中,中医推荐的“红豆”其实是“赤小豆”,两种豆子是有区别的。

普通红豆外形胖圆,多用来食用,而赤小豆更小更细长,用来入药或者煮薏米红豆粥,利水祛湿的功效更显著。购买的时候要注意区分红豆和赤小豆。

2. 薏米煮之前用热水泡1小时

薏米和赤小豆都很难煮烂,直接煮如果时间不够营养很难出来,所以最好用热水先浸泡一小时后再煮。这样煮起来更加快捷还能保证祛湿功效。

3. 薏米煮粥千万别加大米

我们经常用薏米做材料煮粥,比如薏米红豆粥、薏米百合粥等;但此款“粥”不需要加大米!

像红豆和薏米,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好利用这种“清”的性质来祛湿。

一旦加入大米,就会变得粘稠,相当于加了湿气,味道可能更好,但对于祛湿养生来说,功效会没那么强。

4. 煮时加把料,健脾又祛湿

湿气是脾虚引起的,湿气又会使脾虚加重,所以健脾、祛湿要一起进行才正确。

薏米虽能健脾胃、清肺热,但重在利水渗湿,而芡实、茯苓、莲子、山药都属于味甘性平之物,又有补脾健胃、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还能改善脾虚、湿气引起的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更为重要的是不论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都能食用。

宫廷里流出的养胃方

话说清代光绪六年九月,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太医们心急如焚,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她该补脾益胃,于是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

吃了几天后,慈禧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而且食量大增,全身有劲,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之一。

八珍糕

食材准备: 八珍粉500g(党参、茯苓、生白术、扁豆、莲子肉、生薏米、生山药、芡实各等份,磨成粉),低筋面粉500g,鸡蛋5个,糖粉200g,盐5g,苏打粉1勺,牛奶75ml,黄油450g。

做法:

1、准备好各种药材,打成细粉;

2、把鸡蛋打散,加入黄油、盐、苏打粉,打成稠膏状后,加入八珍粉、低粉和牛奶,揉成团;用模具压成自己喜欢的形状。

3、烤箱预热165度,放入八珍糕,烤13分钟,中间进行翻动一下,以免局部受热太过。

4、诱人的八珍糕就可以出炉啦!

用法:

成人:每天早晚各一次,10克八珍糕,也可用开水调成糊状泡服,或加冰糖或者蜂蜜改善口感。

儿童:每天早晚各一次,取5克八珍糕粉,用开水调均匀,可加牛奶或者蜂蜜改善口感,或者直接加到孩子的粥碗中;5岁以下的孩子,量减半。

文章综合自:磐安县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等

0 阅读:37

小猫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