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上旬湖北新季小麦粉墨登场以来,目前2024新产季小麦收割工作已由南向北逐步推进,从已收割或正在收割的区域具体情况来看,虽然品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减产20%甚至更多也已是普遍的共识。同时从即将进入成熟期的北部小麦来说,大范围的白穗病和高温干旱天气也大概率会引发单产和容重同步下降,减产预期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减产预期能否使得一直孱弱不堪的小麦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提振呢?
如果从已经上市流通的湖北和皖西南区域的新季小麦购销情况来看,确实有提振现象。烘干企业和贸易商收购价格从最初的2200元/吨目前已快速上涨至2350元/吨左右,容重750g/L以上,水分14.0%以下的烘干小麦装车价也从2340元/吨上涨至2380元/吨-2400元/吨。少数大型贸易型企业和贸易商标准品甚至挂出了2400元-2440元/吨,虽然说上涨幅度较大,上涨速率较快,但收购量依然有限。同时集中度较高的北方面粉加工企业新麦收购价也终于按捺不住开始上调新季小麦收购价,虽然说上调幅度不大,但至少也是一种对当前小麦市场的态度。
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目前已登场流通且已明确减产的新季小麦区域在整个小麦市场中的份额占比确定是比较小的,代表性并不强,且这些区域播种面积也是有小幅度增加的,同时减产也只是对比2022和2023产季,对比通常年份来说也还算是正常,况且价格上涨幅度大是建立在开秤价过低的基础上的,因此目前只能说是对区域市场的情绪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能对小麦市场起到全局作用的依然是目前只是存在着减产预期的淮河以北区域。
下一步随着2024新产季小麦收割期的逐步向北推移,新季小麦的供应面和供应数量也会逐步增加,同时对于北部面粉加工企业来说,运输距离和物流成本也会降低,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面粉加工企业耐心很足的原因之一。
再从小麦市场供需角度来说,当前虽然中央储备粮小麦暂停轮出销售了,但各级地方储备粮小麦依然是我行我素地继续着,虽然销售底价已趋于全面下调,但成交率依然没什么表现,出现溢价更是凤毛麟角。更悲催的是部分生产年份到了必须轮换期的地方储备粮小麦更是不计成本地选择了缴械抛售,这对当前小麦市场无论是供需面还是市场情绪都构成了较大的冲击。
尽管从大的供需结构和市场情绪来看,当前小麦确实没什么大的亮点和明确利多因素支撑,但后市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变数:其一是可以确定政策性储备粮小麦的轮出销售数量必然是越来越小,并逐步开始转为轮入收(采)购,其二是虽然淮河以北区域出现烂场雨的极端天气概率已是微乎其微,但高温干旱引发的早衰和干热风天气依然是存在的,减产也应该是明确的,只是程度大小而已。其三随着玉米市场价格的走强和小麦市场价格的下跌,小麦替代玉米的饲用性价比也越来越强。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小麦作为口粮,政策面的支撑力度必定是非常强的,后续政策性小麦收储政策有动作或是集中发力也是可以预见的。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湖北、皖西南新季小麦的价格走势确定会为当前极度疲弱的小麦市场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但幅度和时间都会有限,小麦市场的价格重心还要要依赖淮河以北产区的天气情况和产情情况来指引,阶段性的提振和机会也许会出现,但大的方向趋势其实也越来越明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