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刘兴元调任四川,毛主席接见时意味深长道:你先去看一副对联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4-03-30 12:56:11

1972年初,时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国华因病不幸去世,年仅58岁,周恩来,毛主席得知后不胜悲痛,周恩来叹息道:“张国华走的太早了,中央正是要用他的时候,太可惜了。”

张国华离世,四川工作“群龙无首”,悲伤过后,党中央领导明白,必须要马上再选一个人来执掌四川。

四川此时有八千万人口,社会局面十分复杂,要想将四川治理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谁来主政四川?此人必须有过硬的本事和经验。

思来想去,周恩来推荐了时任广州军区政委,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刘兴元。

对刘兴元,毛主席并不陌生,但也不是很熟悉,1971年毛主席南巡到长沙时,特地找来广东,广西的军政领导人物见面,会谈。

谈话前,毛主席先是问了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第二政委刘兴元他们的简历,丁盛告诉毛主席,自己参加过七大,打过锦州,还讲了参军的时间和在红四军工作的情况,毛主席听后笑着说:“你可不要摆老资格,不要搞宗派主义呀!”

接着,刘兴元也讲了自己的革命历史。

刘兴元是山东莒南县人,1908年出生,相对于其他的开国将领,刘兴元有所不同,因为很多开国元勋都是贫苦出身,而刘兴元,则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他家在当地是个富裕家庭,所以从小,刘兴元也不用放牛,割草,只要认真读书就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兴元先后到青岛等地增加见识,那个时候的中国兵荒马乱,刘兴元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思来想去,他觉得只有参军才有前途,所以他就进入到了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

由于刘兴元小时候读了不少的书,文化水平很高,所以参军之初,他并没有当一位普通士兵,而是当上了“文书”

这个时候的刘兴元对革命,还未真正的认识透,直到土地革命开始后,刘兴元跟着部队攻打红军,他逐渐的认识到了国民党部队内部的黑暗和腐朽。

1931年,刘兴元所在的国民党部队被红军打散,红军对他们很友好,如果他们愿意走,就发给路费,刘兴元对红军此举深为震动,他知道,自己一旦回家,如果幸运,也许会种一辈子地,如果不幸,还会被国民党抓壮丁。

经过一番“天人交战”后,刘兴元决定留下来参加红军。

那个时候,刘兴元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使得共和国中将名单上又多了一个名字,而他的人生也是从这个时候,彻底的进入到了一个新时期。

在红军队伍中,刘兴元明显的感觉到了与国民党部队的不同,红军的每一位战士,虽然大家都很穷,甚至衣服也破,吃不饱饭,但是每个人的眼里都有光,有追求,有信仰。

反之国民党部队,虽然战士们穿好,吃的也比红军强,但是每个人都不乐意,他们的战斗力也不强。

经过这一鲜明的对比,刘兴元坚定了自己革命的信仰,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那就是中国共产党,自此,刘兴元一直努力工作,希望能够取得一番成就。

正是由于刘兴元的努力,他在参加红军半年后就加入了共产党组织,此后,他历任红军医院政治部巡视员,总卫生部秘书等职。

整个战斗年代里,刘兴元做过最大的官,是四野42军的政委,在红军队伍工作多年,刘兴元完全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工作者,所以,上级才会任命他做军政委。

在此职务上,刘兴元没有辜负上级领导对他信任和器重,将一切政治工作都抓的很好,很严,使得部队有着很强的战斗力。

建国后,刘兴元被授予了中将,成为了共和国的高级将领,1959年,刘兴元更进一步,成为了广州军区的第二政委。

众所周知,广州军区是四野“演变”而来,刘兴元虽然是第二政委,但是在当时,由于第一政委有其他工作,所以,整个广州军区的政治工作,都是刘兴元主持的。

刘兴元兢兢业业的工作,将整个军区政治工作领导的很好,特殊时期开始后,刘兴元开始抵制“不正之风”他的做法,赢得了中央的支持和好感。

中共九大以后,刘兴元又利用职务便利,在广东保护了一大批的领导干部和同志,秘密将他们安排在安全的地方,并派医疗小组随时静候,为他们治病吃药。

对于老干部,虽然他们不在其位,但是刘兴元对他们很是敬重,在一些老干部第一次来广州时,刘兴元还特别嘱咐:“广州讲究吃海鲜,第一餐一定要有海鲜”,后来有些老同志,问他能不能配点稀缺的药,刘兴元当即指示:只要军区有,保证供应,军区没有,就到地方找,地方找不到,就去香港买。”

刘兴元的话,让很多老同志都感激涕零,1970年,刘兴元去拜访朱德时,朱德很是激动,专门将自己制作的一根拐杖送给了他,并说道:“来到流溪河,就像重上井冈山”

朱德字里行间,完全是对刘兴元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特殊时期,刘兴元兼任了广东省革委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正是由于他在广东出色的表现,所以他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2年张国华去世后,周恩来当即推荐刘兴元接替张国华前往四川,主政四川。

对于周恩来推荐的人选,毛主席是赞同的,在此之前南巡,他接见刘兴元时,已经对刘兴元有了基础的认识,而通过周恩来的介绍,他对刘兴元在广东的表现,还是满意的,所以,他也同意刘兴元前往四川,不过在刘兴元前往四川前,毛主席决定接见他。

接见中,刘兴元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到四川后该如何工作,毛主席当即给刘兴元指出了光明大道,毛主席意味深长道:“你到四川后,先到武侯祠看一副对联,然后再做事。”

刘兴元心里忐忑,他不理解毛主席话里的深意,但是他知道,毛主席的话肯定有道理,所以他到成都后,当即前往武侯祠。

可让刘兴元没想到的是,武侯祠并没有毛主席所说的对联,思来想去,刘兴元觉得毛主席不可能记错,他就问武侯祠的工作人员,武侯祠馆长梁玟便说:“1958年春,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来过武侯祠,他在赵藩敬撰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幅楹联前凝视了许久,看后对此联大加赞赏。”

刘兴元当即眼清目明,他知道,毛主席对他说的对联,应该就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呢?

其上联写道:若能以“攻心”策略使对方诚服,那么反侧(指对立面或敌人)会自行消除,古往今来,懂得打仗的人都不是穷兵黩武之辈。下联说,不审时度势,政策或宽或严都会出问题,后来治理蜀地的人应该好好想想。

刘兴元智商极高,他看完对联,当即明白了毛主席的深意, 毛主席是通过这副对联告诉他,要想治理好四川,取势为首要,审时度势是关键。

1975年,成都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调任北京,刘兴元兼任了军区司令员,当时他不想当,上书中央自己只会做政委工作,请中央令派人来,但是中央没有批准,刘兴元只好顶着头皮上,好在他能力强,没有辜负中央的信任,将成都军区的工作也抓的很好。

特殊时期后,刘兴元担任了解放军军政大学政委,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身体负荷已经相当大,为了给年轻的同志让位,也为了自己的身体,刘兴元向中央提出了离休的申请。

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辞职请求,批准他离休,此后,刘兴元“一心不闻窗外事”安心静养,读书,写字,颐养天年。

1990年,刘兴元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82岁。

0 阅读:96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