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打完仗,正要烧一堆杂物,团长急忙下令运走:这个很有用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1-06 03:50:46

1939年末的华北战场,在聊城至东阿的公路边,八路军129师骑兵团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战斗结束后,骑兵团不仅全歼了敌军小队,还缴获了大量战利品。当战士们准备按惯例焚毁战场杂物时,新任团长曾玉良的一声令下,让所有人都愣住了。这些看似无用的物资,在曾团长的巧思下,竟成为了根据地发展轻工业的重要物资,为八路军的战斗力提升作出了意想不到的贡献。

穿梭战火铸就英雄传

1939年的华北,局势风云诡谲。阎锡山在山西挑起"十二月事变",进攻山西新军和八路军,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同一时期,军阀石友三与日寇勾结,多次挑衅八路军,其部队与八路军冀南、冀中根据地势力范围重叠。

中国共产党本着团结抗日的大局,对石友三采取争取教育的方针。谁料石友三得寸进尺,调动181师及暂编3师向八路军根据地发起进攻。

到了1940年2月,山西战场形势有所缓和。八路军腾出手来,决定给石友三以沉重打击。

八路军冀南军区司令员宋任穷统率17个团对石友三展开围剿。经过4个多月的激战,石友三主力部队被歼灭,残部退回鲁西南。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重要人物来到了129师骑兵团 - 新任团长曾玉良。他来自河南,有着不同寻常的军事经历。

曾玉良早年在西路军服役,西路军失利后与程世才一同前往新疆。在新疆期间,他与新四军骑兵团团长周纯麟同为喀什第48团骑兵连的正副连长。

两人在迪化接受过苏联军事顾问的系统训练,掌握了先进的骑兵战术。1940年,他们驾驶苏联汽车返回延安。

曾玉良到任后,与骑兵团政委况玉纯一拍即合。两人都出身红30军军部,是多年的老战友。况玉纯1937年徒步讨饭回延安,如今重逢,默契十足。

曾玉良带来了全新的训练理念。他首先解决了骑兵团没有专职兽医的问题,派人赴德州请来名医,专门负责500多匹战马的调理工作。

在训练上,他重新规范了骑兵的队列训练。从静止列队到行军、战斗队形,每个细节都有严格标准。他用木棍丈量战马间距,力求整齐划一。

骑兵破敌战果显赫名

1941年初,日军加强了对华北地区的统治。他们调集两个师团的兵力,在各地修建据点工事,企图用公路、铁路、封锁沟形成一张巨大的囚笼。

八路军骑兵团接到命令,配合主力部队开展反"囚笼"作战。他们的任务是破坏敌人交通线、封锁沟,攻打据点。

一次夜袭阳谷县郝楼据点的战斗打得格外激烈。据点内的伪军都是些老兵油子,深谙守点待援之道。

战士们本想炸掉炮楼,但地方上的同志提醒说内线还在里面。这一仗打了整整一夜,双方都有伤亡。

天亮时分,为避免日军增援,骑兵团主动撤出战斗。伪军也不敢恋战,立即逃往阳谷县城。

曾团长总结战斗经验,认为这样打消耗太大,不符合骑兵特点。他随即调整了战术打法。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骑兵团采取了新战法。他们白天在敌据点附近活动,500多匹战马排成单列纵队,远远看去气势惊人。

敌人被这声势吓住,不敢轻易出击。趁此机会,老百姓们投入破路行动。

在地形合适的地方,骑兵团还设下埋伏。他们让民兵引诱敌人出据点,然后实施包抄。

这种战法收效显著,仅用几次战斗就破坏了100多里的交通线和封锁沟,歼敌数百,己方几乎没有损失。

骑兵团的战果引起了上级的重视。团首长提出要发挥骑兵快速、突然的优势,突袭日军控制严密的"治安模范区"。

师部批准了这个计划。骑兵团的第一个目标是位于济南至德州铁路线上的吴官屯据点。

据点由伪军中队长李洪儒把持,此人在阳谷县城做生意,甚至在据点里开了个作坊。李洪儒不懂军事,全靠副队长王光照打理军务。

但李洪儒不知道,这位副队长其实是我党的唐北县委统战股长。有了这层关系,据点虽然防御工事坚固,也变得不难攻打。

废物利用建工厂忙

骑兵团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夜袭行动。他们在寨墙的东北和西南角悄悄架设了云梯,等待时机成熟。

战斗在半夜打响,比预定时间略早。2连的战士已经爬上岗楼,与守卫展开近身搏斗。3连则在正门待命,准备接应内应王光照开门。

战斗结束得很快,王光照用枪逼降了李洪儒。整个据点的伪军纷纷放下武器,骑兵团轻松拿下吴官屯。

不等敌人反应,骑兵团主力立即奔袭20余里外的固河据点。那里的守军也是王光照的关系网,他们轻松打开了寨门。

日军闻讯赶来,分三路围剿。但骑兵团早已西渡卫河,转移到河北清河县。两个据点被八路军彻底清缴,准备付之一炬。

就在这时,战士们在一间平房里发现了一批特殊物资。那是李洪儒作坊里的生产设备和原料。

曾团长快速勘察了这批物资,当即改变了焚烧的决定。他立即命令部队将这些设备和物资转移。

这批意外收获被运回了冀南根据地。曾团长召集技术人员研究设备用途,很快找到了合适的使用方法。

在曾团长的主持下,根据地建立起了一座小型皮革厂。这个厂子专门生产骑兵作战必需的马具和武器配件。

皮革厂的建立解决了骑兵团长期缺乏马鞍和刀鞘的问题。部队的机动能力和战斗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次战斗的收获远不止缴获武器装备。通过对缴获物资的合理利用,骑兵团走上了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

随后,曾团长又开始谋划建立兵工厂。他派出侦察兵搜集情报,很快得知某地有制造手榴弹的设备。

这个发现让骑兵团看到了进一步发展军工生产的希望。他们开始筹划新的行动,准备夺取这批设备。

一个从战场废墟中发现的作坊设备,在八路军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不仅体现了八路军将领的远见卓识,更展现了我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这种变废为宝的智慧,为根据地的军事工业发展开辟了新路。此后,骑兵团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军工生产助力再出征

皮革厂的建成为骑兵团带来了巨大改变。战士们不再为缺少马具发愁,每匹战马都配备了称手的鞍具。

装备的改善直接提升了骑兵团的战斗力。马鞍质量的提高让骑兵在长途奔袭中更加轻松,战马的体力得到了有效保护。

曾团长注意到,皮革厂的工匠们逐渐掌握了制革技术。他们不仅能制作马鞍,还开始生产皮带、枪套等军用物品。

工厂的产能不断提升,开始为其他部队提供装备支持。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在根据地引起了广泛关注。

骑兵团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兵工厂。侦察兵传回消息,发现了制造手榴弹的关键设备。

曾团长立即组织了一次秘密行动。在月黑风高的夜晚,骑兵团突袭敌人据点,成功夺取了这批设备。

设备运回根据地后,技术人员立即投入调试工作。经过反复摸索,他们掌握了手榴弹的制造工艺。

小型兵工厂很快建立起来,开始为部队提供急需的武器弹药。这极大缓解了根据地武器补给不足的问题。

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工厂的产品种类不断扩大。除了手榴弹,他们还尝试修理枪支,制作简单的火药。

骑兵团的成功经验在八路军系统内传播开来。其他部队也开始重视缴获物资的收集和利用。

这种变废为宝的做法获得了上级的肯定。根据地开始有计划地发展军事工业,建立起更多的军需工厂。

到1942年,骑兵团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型军工体系。这不仅保障了自身的装备需求,还为周边部队提供支援。

在军需物资自给自足的基础上,骑兵团的战斗力显著提升。他们在反"扫荡"战斗中屡建战功。

战士们亲身感受到了军需工业的重要性。他们在战斗中更加注意收集和保护有价值的缴获物资。

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八路军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依靠智慧和勇气,走出了一条军需工业发展的新路。

这种自力更生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成为了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它见证了共产党人在艰难岁月中的创造力。

0 阅读:9

红尘的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