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第一集,李云龙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带领部队向号称“日军精锐”的坂田联队发起了正面冲锋,随后和日军展开了白刃战,成功从正面突围。
这是李云龙的亮相之战。楚云飞称其为“简直不能想象”。
小说有艺术加工在所难免,但仍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我们只需稍微一想,就会发现,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李云龙所谓的正面突围是不可能实现的。
且不说我军在向日军冲锋的途中,会遭遇多大的伤亡,就算以很小的伤亡和敌人短兵相接,进行白刃格斗,胜利也一定不会如电视剧中演绎那样轻而易举。
作者都梁在原著中,借李云龙之口交待了这次白刃战我军为何能获胜:“其实,以中国武术的眼光看,日本步兵那两下子刺杀技术,根本上不得台面。论冷兵器,咱中国人是老祖宗。”在剧中,李云龙也说过类似的话。
现代军队的刺杀技术,在中国武术面前上不了台面。事实真的如此吗?想必大家自有公论。
在武器、火力落后的情况下,选择与敌人近战、肉搏战,这在战术上是有合理之处的(抗美援朝时期常用这个思路),但整体来说,这仍然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必定会伴随大量的伤亡,完全不适合尚处在战略防御阶段中的我军。
剧情中这个故事发生在1940年2月的苍云岭,在真实的历史中,有没有李云龙这样的打法呢?
1941年2月7日,115师教导2旅副旅长张仁初(开国中将)带领一个团和数百名日伪军遭遇,张仁初高喊:“共产党员跟我来!”战士们跟着他勇猛地拼刺刀,给了敌人打击,但自己的伤亡也很严重。
《罗荣桓传》记载:战后罗荣桓看到指战员牺牲名单时,十分惋惜和沉痛,见到张仁初后他“狠狠地盯着张仁初”,厉声问道:“张仁初,你是来请功的吧?我这里没有功给你。你真是个疯子!你还我干部,还我战士!你违背了游击战的原则,拼掉了我们的红军老干部,你赔我的干部来!”
多年之后,张仁初将军依旧难忘罗帅的这次批评,他多次惭愧地说:“唉,罗政委说得对,我真是个疯子。”
新一团已经成功掩护总部机关撤退,总部命令他们向后撤退,他们就应该奉命撤退,李云龙却选择了正面突围。这已经不是违抗军令了,而是缺乏军事常识,逞匹夫之勇,以部下的牺牲换自己的一时之快。
这是完全不值得表扬的。但在剧中,这却成了“亮剑精神”。剧中总部首长(彭老总)只批评李云龙战场抗命,总部参谋长(左权)还为李云龙说好话,把整个事的重点完全模糊掉了,显然有失水准。
最令人感到突兀的是,剧中迫击炮手一炮炸掉了坂田联队的指挥部,而这个指挥部就建在了某山头一处最显眼的地方,这种极度低级的操作,在现实中似乎不会出现在一个号称“日军精锐”的部队里。
在这段剧情里里,日军的作战能力明显被低估,甚至被低智化,已经具备了一些抗日神剧的雏形。而那些抗日神剧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它们在最底层的逻辑上站不住脚:日军已经如此低智,我们的抗战却还进行了14年!这个逻辑正是对那些数以万计的抗日先烈的最大侮辱和亵渎。
李云龙在剧中打的第二仗是李家坡之战,对手的番号是山崎大队。我们知道,此战的原型,正是我军历史上颇为有名的关家垴战斗,此战中,我军8个团一万余人围攻日军一个500人支队,给敌人造成大量杀伤,但仍让其逃走一部分。
但在剧中,李云龙率领独立团全歼了山崎大队,因为他有两个绝招:一个是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掘近,让敌人的火力无法发挥作用;另一个则是3600颗手榴弹一齐扔向敌人的阵地。
土工作业的作战方式在解放战争中被频繁使用,堪称我军的一大绝招,作者把这个几年后的战术搬到抗日战场,作为一个文艺作品,这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在于第二个绝招,我们用3600颗手榴弹就能摧毁一个日军阵地吗?
(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当时我军的一个团有没有可能有3600颗手榴弹——李云龙从后勤部长那里只拿了20箱手榴弹,就算是大箱子,一箱能装50颗,那也只有1000颗,这意味着独立团已经有了2600颗手榴弹。如果按照一个团1000人算,人均2颗半。)
3600颗手榴弹无疑是一个看起来不小的数字,足以把观众唬住,但事实上,并不足以击垮一个构筑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剧中,日军的防御工事完全是露天的,也看不见任何纵深,就是简单地在山上,一副等着被炸的样子。
据史料记载:关家垴战斗后,彭老总、左权、刘伯承、陈赓等人曾一齐登上关家垴,仔细察看了日军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刘伯承元帅看到日军挖的众多“猫耳洞”,人躲藏在里面非常安全,大加赞赏:“别小看这小小的招式,非常实用,凭我们现有的武器还真难对付。”日军善于利用地形、善于构筑工事、合理配置火力的实例,使身经百战的八路军将领很受启发。
由此可见,日军的阵地是丰富的,成体系的,绝非剧中所展现的那样简陋。3600颗手榴弹,在“猫耳洞”、“暗堡”的面前能发挥多少作用,我们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李云龙的打法是,向前掘近50米,“剩下的30米,就算是个娘儿们,也能把手榴弹扔进环形工事去。”
这种打法显然忽略了日军阵地是有纵深的,并不是只要扔30米就够了,日军有第一防线,第二防线,这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怎么可能是一个手掷30米就能搞定的?
再者,一营的360人,要向前掘近50米,他们的土工作业要进行多久,是否要进行夜战?这360人如何在几条简单的壕沟里同时展开,确保每个人都距离敌人的阵地只有30米?
李家坡之战,不合实际的地方太多。日军的侵华战争是一场工业国对农业国的战争,这场战斗之所以持续了14年,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碾压,而不是种族或国民智力上的差距。而在这段剧情中,创作者却在有意无意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逻辑:抗战之所以进行了14年,是因为我们像李云龙这样拥有“小聪明”的人太少了;日军的猖獗,不是因为他们武器先进,训练有素,而是因为我们的抗日先烈都像那个呆板的“程瞎子”,否则抗战何必如此艰辛?
要说全局中最像抗日神剧的地方,无疑是李云龙和楚云飞各带一个警卫员就勇闯县城聚贤楼,在某日军军官生日会上歼灭一众日军军官的桥段。这段故事单拎出来,完全是《抗日奇侠》的路子。
李云龙不仅有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的能力,还有于万军丛中取一众敌将首级的本事,这可比关羽只能取颜良一个人的首级厉害多了。日军内部竟然如此空虚,如此不设防,进城的关卡,进会场的警卫完全不存在,而且他们的反应能力是如此迟钝,以至于李云龙等人在结束之后迟迟不来,甚至始终没有出现,最后放李云龙等人全身而退。
全局的最高潮无疑是李云龙冲冠一怒为红颜,带着部队去打平安县。李云龙在无意中促成了一场“围点打援”的大规模战役,他主攻县城,各兄弟部队纷纷配合打援,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了一锅粥。
按照书中的介绍,这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到1943年之间,不仅李云龙的独立团具备了攻打一座城防坚固的县城的能力,我军和国军各部队也都具备了和日军进行阵地阻击战的能力,打起来完全不落下风。这个桥段在军事上是否可信姑且勿论,从政治上看,李云龙绝对是犯了大错的,而且他犯这样的错误还不止一次。
首先,李云龙是在不知道独立团已经有1万人情况下,做出攻打平安县城的决定的。换句话说,即使当时他只有5000人也会打。其次,李云龙这次决定的目的非常单纯:“我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的嫂子被鬼子抓走了,怎么办?”众人回答:“打县城,救嫂子!”李云龙又说:“老婆都被别人抓走了,咱屁都不放,那还是爷们儿吗?”
“嫂子”,“爷们儿”,李云龙私自调动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就为了救自己的老婆,为了报仇,让自己更像个爷们儿。他的这番话,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八路军的指挥官,一点也看不出独立团是党领导下部队,而仿佛成了李云龙个人的武装,一伙快意恩仇的绿林好汉。
在任何部队里,私自调动部队都是绝对的大忌,其后果也比战场抗命要严重很多倍。
李云龙拒绝向总部请示,理由是他们距离师部500里,一个来回黄花菜都凉了。一个上万人的部队都没有自己的电台,可见,当时的通讯条件真的非常落后,但另一方面,各兄弟部队却嗅觉敏锐,消息灵通,对日军的动向一清二楚,能及时有效地做出防御。这是非常矛盾的地方。如果各部队的反应跟不上,那他这个一万多打平安县城的“兄弟”们应该怎么办?
李云龙把部队当成“私产”的情况,在影视剧和书中都有很多,最离谱的是他被贬成营长后的那段情节,身为营长的他,在团里依旧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绝对的决策权,张大彪视上级命令如无物,副团长把同志关系庸俗化成旧社会的兄弟关系,甚至一向在政治上高度敏锐的赵刚都在这件事上高度退化。
最令人不舒服的一个桥段是,一个新来的哨兵因为不认识李云龙,被段鹏拍打军帽恐吓,赵刚知道后,居然没有批评段鹏,反倒是把新兵训了一顿:“谁让你这么叫的?你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是团长,咱独立团除了他,没有别的团长,明白吗?”这已经完全是军阀作风了。
书中写道:“全团人都这么认为,上级怎么任命那是上级的事,在独立团,团长的位子只姓李,就算李云龙被降成伙夫,在这一亩三分地里,他永远说了算。”这是离谱中的离谱,创作者们却以此为荣,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带兵有方,训练有素。
李云龙身上旧军人的气息太重,他支持体罚乃至打骂战士,这个思想,从他指导骑兵连训练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当时赵刚还能坚持我党的政策,但到了这里,他却似乎不在乎那位新来的哨兵,以及他的疑问:“凭什么打人,你凭什么打人?”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退化。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怎么唱?“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三湾改编中,毛主席确定的官兵平等的原则在这里荡然无存,我军和旧军队的区别也几乎看不到。
李云龙所在的八路军129师是原四方面军改编过来的,在四方面军时期,中央的博古就曾批评张国焘有军阀作风,批评他们把养马的同志叫马弁,把做饭的同志叫伙夫,认为这不是革命的队伍。
后来,刘伯承元帅提出,我们养马的同志叫饲养员,把做饭的同志叫炊事员,指挥官和战士平等,大家都是指战员,以至于我们的纵队军事主官都叫“司令员”,政委叫“政治委员”。
在129师的李云龙长期参加领导工作的李云龙,不至于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全然不放在心上,甚至公然反着来。这又是电视剧中一项不合理的地方。
李云龙对于他这个团长和赵刚这个政委的工作分工也显然是错误的,所谓“军事上的事我说了算,生活上的事你说了算。”仿佛我军的政治委员制度应该改名,叫“生活委员职务”。而赵刚竟然对此默认了。
党领导军队,这是很早之前就确立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政治委员这个职位就是为了确保这一点儿设立的,而《亮剑》的创作者对此全然没有认识,显示了其在党史知识上的贫乏和无知。
史料记载,1931年,15岁的开国上将肖华,被罗荣桓派到特务连当政委,这个连的连长来自旧军队,见肖华年纪小,就对他说:“以后你就听我的就行了。”肖华听后回答说:“我是政治委员,有最后决定权,怎么能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
在电视剧和书中,赵刚全程都被李云龙压制,是李云龙的配角和“拥护者”,他没有在政工工作上发挥作用的机会。而李云龙改变对他的偏见,也不是因为他的政工能力,而是因为他能在150米外一枪狙掉鬼子。
赵刚的政工工作,在剧中被扭曲为婆婆妈妈,不切实际。连带着整个政委的工作都仿佛不重要了,剧中的人物在贬低一个人的时候会说:“你怎么婆婆妈妈的,啥时候改行当政委了。”“政委有的是,虎将不可得。”
最后,赵刚终于失去了他作为一个政委的特征,即网友所说的“驴化”,这在剧中被认为是赵刚的成长。
亮剑本来就是抗日神剧,但你要知道,想要追求真实的抗日电影电视剧根本没法拍,日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身体素质也优于中国军人,在战场上基本上就是碾压,也就靠骚扰游击偶尔能占点小便宜,以前的像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这些影视作品不也是这个调调,大家就图个乐子,别说这些战争电影电视剧,谍战片也是需要艺术化否则真没法看,就像007,谍影重重,谍中谍。要知道战争是极为残酷的,血肉横飞,人命如草芥,好莱坞战争片绝大多数也做不到真正的反映真实,即使是单方面碾压的战争也只会让普通人感到不适,胜利方的美军也有很多患有战争综合症,一辈子都走不出心理阴影。
的确是抗日神剧,此文给个大大的赞[点赞]
一部神剧何必较真[呲牙笑]
想看真实战争你看纪录片去啊,看毛电视剧啊。我们俗人看看电视剧不就求一个爽吗?人家又没编出什么离谱剧情,就在现实基础上加一些小小的爽点。我觉得挺好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才是抗战剧的天花板
吹毛求屁!连里还有政委?
你看似讲的有道理,实则狗屁不是!啥叫合理啥叫电视剧?还在这头头是道,实则真的狗屁不是
你学问太大,适合研究历史,不适合看文艺作品。
反正就是好看!!不牺牲不搏命不血性不保护群众,哪有百姓拥护及加入[得瑟]这就是胜利的关键
亮剑讲的是什么都没看懂,还在这里瞎逼逼
一部电视剧就是看看热闹,也不研究军史,何必较真。
貌似什么都懂,实则狗屁不通。结果我们打赢了。你不服也没用。就如同现在的美帝,也不服,欺负中国军人几十年没打过仗,一直叫嚣让台海成地狱的那位,可以试试,但要先做好自己下地狱的准备。
别拿影视剧当历史剧来看,这种有一定艺术加工的剧集,能够激起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就可以了,不要拿真正的历史往上套,那就成了吹毛求疵了,
哪个大佐是你家亲戚?
第一点,去了解阿布规秀是咋死的。第二点,去了解一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各师旅团的人员编成。这些网上都有,其它不解释,多研究抗战在来说吧?牵强附会的一篇文章。
小便杠精一个,那影视作品跟历史比较,三国演义中有多少虚构跟史实不符的地方,耽误它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吗?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演的跟现实一样你看吗?按你的标准哪部影视作品你挑不出毛病,纯属闲的蛋疼
武汉会战后。 日本就没有进攻能力了。 我们和日本的战局发生了改变。从原来的退守 转变成对峙。
热情的中国老百姓跟你打招呼:“远方来的明友,你好!”
说的对,但看的过瘾[笑着哭]
抗日战争中很多将军打的神仙仗还少吗?
作者写的很客观详细,一帮人为什么喷作者呢,抗日这种题材的还是真实一点比较好,你们看这个电视剧不也觉得是真的吗,会不会误导后代
那就说第一集吧,当时李云龙接到的命令是突围对吧?那么谁能告诉我突围跟撤退两个词的区别?我想智商正常的人都会告诉小编只有被包围了才能谈得上突围吧?既然李云龙部白刃战不让打,热兵器战又打不过(觉得李云龙部的热兵器战能力能礼拜倭寇一个联队的咱单聊)。所以这时候按照小编的逻辑应该是死守到死或者投降两条路吧?
抬杠届也这么卷
现在的神经病太多了。硬把小说,当作纪实文学来搞笑。。。日军再牛,就没有失败的时候?
写得很好,下次别写了。小编应该改行去写纪录片,你写电视剧屈才了!
亮剑本来就是个夹带私货的地摊爽文,赵刚作为政委,居然能说出我们不谈政治只谈军事的话
真尼玛扯淡,我居然还点开看
就问你看着爽不爽?想真实看记录片去。
那是电视剧,要不下次打战的时候小编到前线去拍个记实的
说的很对!
你不累吗?
吹毛求疵
请问,你是啥意思。
小编你闲的很啊,电视剧说的就是亮剑精神,挑刺有意思吗
有一点说的不对,兄弟部队离李云龙近一些,再加上丁伟孔捷又跟李云龙比较熟,比总部的人更了解李云龙,那么他们的下属在平常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跟对方接触的比较多,互相时不时相互通报一些细节的信息是有可能的,跟总部汇报反而不会汇报得太细节,所以友邻部队比总部更了解情况是符合逻辑的,而且这些友邻部队实际上并没有很早得到情报,是因为日军增援要通过自己辖区才知道的,他们阻击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敌人来了就不轻易放过去,哪怕去祝寿都不行,并不是说他们一开始就知道是李云龙再打县城,至于孔捷和丁伟是根据自己面对敌人的表现以及知道李云龙的辖区加上了解李云龙的为人,把这些综合起来才判断出李云龙可能是在打县城,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建议作者只看手撕鬼子[呲牙笑]
热血澎湃振奋人心
要是再往两千年前看,秦始皇都不如小编!
真把历史拍出来没人看的,1942拍的不好吗?有人看吗?私人订制拍的什么玩意?那是大卖特卖
加里森敢死队看过没?抗战神剧鼻祖
兄弟 亮剑本来就是根据当时抗战的老英雄们的事迹改变的小说 就和三国演义一样 你非要当历史书纪实片来看 那电视就没法拍了 我就说一句 我看了这么多年的电视了 印象当中就只有一部剧里面 有一个角色上了次厕所 难道剧里面的人物都是修仙的 都是钢铁肾?
第一集就看不下去了,战斗场面太假侮辱智商
同样题材那个不是神剧,真实历史多是悲剧,你投资?
有本事自己去写一部出来拍啊!自己什么都不是,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
阿部规秀是怎么死的?
哪天老外拍个火烧圆明园实情,带路的放火的捡破烂的都是谁,我就不信八国联军没有写日记的
作者想否定什么呢,你用现在的思维去否定几十年前的事有意义吗,拍电视剧本身就不可能与战争一模一样
无非追个剧,干嘛呢?人家剧组可绝对没有把《亮剑》提供给你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想法吧?
去指点指点地道战,地雷战吧,也是神剧。
小编目的不纯!查查!亮剑就是中国抗战片的丰碑,拍出来了中国军民的血性,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霸气!鼓舞民心
其实李云龙也说了为什么能和日军精锐直面硬刚,是手里有家伙,没家伙谁敢跟敌人硬碰。上级没有补发给养,找旅长要,旅长说让他自己想办法,所以李云龙就散养自己手下的几个营长,谁有本事谁就去强敌人的,谁抢的算谁的,调动了手下的积极性。不仅抢日本人连楚云飞的都不放过,导致他手底下兵强马壮。
想看正史有三国志,看小说有三国演义
[病了哦]电视剧而已嘛,其实亮剑就是把八路军的几次胜绩给加到李云龙身上而已,例如开始的坂田联队就是平型关大捷、黄崖洞兵工厂、山本就是阿部规秀、楚云飞就是张灵埔
收视率那么高,重播率那么高,你非要拿一部电视剧要一一对应当时的战争场景。你都没查档案看是否有李云龙,楚云飞真实人物吗?你想刷存存在感,但不能故意找骂。
谁重复看第二遍的,都是大撒子
你非要跟个文艺作品较真儿,是你傻还是他傻呀
别胡扯了,阿部规树的指挥部就是一个显眼的农家院子,一炮就给打中了!
你想表达什么?满篇文字搞的自己很懂军事很懂军队的配置,最后来个到连队当政委?
不错,比许酒鬼强多了,起码没冒充少林和尚和刀枪不入[笑着哭]
这是一部不同于别的神剧的神剧,“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个立意放在现在也是对的。“亮剑”终归还是神剧,娱乐了观众,观众也不能傻到认为是真实的历史。
写这么多,你还当真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只要出现黄油枪的抗日剧都是神剧
你行,你上,事后诸葛亮,你拍得出这么这么高收视率再说,不是老是揪着细枝末节说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很能。
说的有道理,不过老百姓看电视剧就是图一乐,似乎没有深究这些缺点的必要。严格来推敲,所有的抗日剧都有不合理的地方,只不过有多有少罢了。小编借此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军历史上的军事政治制度,也是好的,也是一篇好文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