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字——途

字说文 2024-06-10 09:34:28

途 · [tú]

途【tú】,甲骨文是以止为意符、以余为声符的形声字。金文把意符改成了辵。

说 文 解 字

“途”这个字出现得很晚,文献中多是以“涂”或“塗”来假借途。《说文解字》没有收入“途”这个字。《爾雅·釋宮》:路,途也。“途”的本意就是路途。

文 献 选 读

“《爾雅·釋丘》: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途出其前,戴丘;途出其後,昌丘。”

道路的规划,如果是环绕在山丘的西侧,则称为“画丘”;如果是在山丘的南侧,则称为“戴丘”;如果是在山丘的北侧,则称为“昌丘”。

“《詩經·小雅·出車》:雨雪載塗(途)。”

一路上雨雪交加。这里就是以“塗”来假借“途”。

“《孟子·梁惠王上》: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这里也是以“塗”来假借“途”。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却不加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也不开仓救济。

“《禮記·儒行》: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不爭險易之利,冬夏不爭陰陽之和。”

这里是以“涂”来假借“途”。儒者说话一定要有诚信,做事一定要公正。走在路上,不会为了自己躲避险阻,而与人争抢平易的地方。不会为了自己的舒适,冬天和别人争抢温暖的地方,夏天和别人争抢阴凉的地方。

“《荀子·成相》:門戶塞,大迷惑,悖亂昏莫不終極;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惡正直。正直惡,心無度,邪枉辟回失道途。己無郵人,我獨自美,豈獨無故?”

蒙住了耳朵、堵塞了门户,迷惑又糊涂,悖乱昏暗何时止。正确的说成是错误,结党营私骗君主,却把正直来憎恶。正直的人受憎恶,心中全然无法度,奸邪背理不走正道。不要只怪罪别人,自我感觉美好,难道就没有自己的原因?

“《莊子·齊物論》: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仁义的头绪,是非的途径,错综纷乱,我怎么能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呢!

成 语 典 故

半途而废事情只做到一半就停止下来,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殊途同归虽然途径不同,但是却到达了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周易·系辞下》:天下同歸而殊塗(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迷途知返知道自己走错了路,而能够迅速加以纠正。

“《三國志·魏書·袁術傳》:陰謀不軌,以身試禍,豈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穷途末路处境窘困而已经走投无路。

“《吳越春秋·王僚伎公子光傳》:夫人賑窮途少飯,亦何嫌哉?”

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小道消息。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論語·陽貨》:道聽而塗(途)說,德之棄也。”

0 阅读:2

字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