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里的中国传统色:美,让人热泪盈眶

大美华夏 2023-02-20 10:57:10

将中国传统色与世界上所有的颜色相比较,也罕有能与之匹敌者,因为传统色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是追求生命快乐的样子。

这辈子只要去过敦煌莫高窟的人,哪怕一次,都会念念不忘。风沙里驼铃声声,循着大漠孤烟,有的人为再见一只九色鹿,有的人为藻井如痴如醉......色彩研究者郭浩再一次回忆起在莫高窟看壁画时说:“我是非常强烈的,被这个色彩所吸引。”1600年后壁画多暗淡棕黑,莫高窟第321窟的穹顶却极蔚蓝,“很透的,明亮得让我觉得不真实”。栅栏上的天人身体黝黑,一笔笔白线勾勒着身形,眉眼弯弯,你抬头一望,他们就笑脸盈盈。

在色彩的映照下,郭浩的心被打开了,穿越时光“赴会佛去听法,飞天摇曳顾盼,祥云舒卷弥漫,漫天花雨间......”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无烦恼的佛国。在他心中,敦煌色的力量是让人放下烦忧,感到愉悦,就像他自己说:“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看待世界、追求愉悦的方式。”近日物道君与郭浩老师畅聊了一个下午茶的时间,今日邀请您进入那个看似寸草不生,却描绘着五颜六色的快乐的敦煌。

“如果说只用一种颜色形容敦煌,你会选择什么色?”郭老师无法选择,“不能用一种颜色去形容敦煌,它太磅礴了”。他让我看一幅壁画,莫高窟第328窟有四位一组的供养菩萨,很是大红大绿,但很美好!他们的菩萨充满了多姿多彩,朱砂描着圆乎乎的脸庞,朱唇配以翠眉,身上华服,用了石青、石绿、赭红着色,很漂亮,让人一看就觉得气度非凡,宛如大唐的丰盛与饱足。

莫高窟第328窟(初唐) 供养菩萨 色彩回溯郭老师说他第一眼看到,脑子里就跳出来了四个字,“美人青绛”。美好得就像一道彩虹啊,很缤纷,看得心里欢欢喜喜。可若放到今天,用大红大绿画一幅画,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天哪,这怎么会好看,我敢这么画吗?”但敦煌的画师就这么做了,“因为古人没有这个束缚,他认为美的颜色就去呈现,往往出来的效果是惊人的。”欣赏敦煌色只消走进洞窟去,放开心胸,它们靠着自身就能征服人心。

莫高窟第45窟(盛唐)西壁阿难 色彩回溯这是莫高窟322窟(初唐)的《竹林释迦说法》,释迦在竹林讲法,竹色怎么取?诗经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生在水边的绿竹很灵动,画师就用了最有光彩的绿颜料——石绿,它来自孔雀石,最正、最盛的绿。两位菩萨身上的薄纱和头顶上光相的绿色,也是石绿。郭老师说:“青青翠竹,尽是真如。”佛陀讲法,周围的青青绿竹跟着也有了佛性。这幅壁画庄严华美,因为石绿生出了些许盎然。

莫高窟322窟(初唐)《竹林释迦说法》这是莫高窟254窟(北魏)的《尸毗王割肉贸鸽》,一千多年以后尸毗王的身体已变黑变污,但他的青发依然明亮,像刚刚画出来的一样。此青画师用了最名贵的颜料——青金石,碾磨成粉末涂抹,得到最纯正的蓝,佛经里称“绀青色”或“绀琉璃色”。《石雅》有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灿,若众星之丽于天也。”青色泛着金星,好像宇宙掉落的星光碎片,很华美,在当时比黄金都要贵重,佛陀的发色大多来源于此。尸毗王并非佛,画师们选择为之赋青,或许对他不惜割肉喂鹰保全鸽子的生命所感动。闪着金光的青,寓意着人格的灿烂。

莫高窟第254窟北壁(北魏)《尸毗王割肉贸鸽》

莫高窟285窟(西魏)三世佛这是莫高窟第57窟(初唐),也叫美人窟,有一个好漂亮的菩萨,脸蛋儿、肌肤细细白白地如妙龄少女,柳叶眉,樱桃嘴,脸颊淡淡染着胭脂红。这样一位菩萨,却穿金手钏、金臂钏、戴双层的金璎珞,和一个堆满金粉的佛冠,若没有真的看见过或许会觉得这位“少女”有些俗气。但画师的笔下,“美人菩萨”却让郭老师想到了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云发丰艳,娥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莫高窟第57窟南壁(初唐)《中央说法》色彩回溯走进莫高窟第427窟(隋朝),会看到三面墙的千佛,他们的脸、脖子、手都贴上了金箔,熠熠生辉。黄金贵重 ,人们会觉得它很俗气,古人却不觉,反而钟爱它的明亮,不惜频繁地使用它。不需要分辨黄金是俗是雅,单纯欣赏明亮就足够了,一如犹想当初金箔未剥落前,灿灿黄金,如孤灯点亮漆黑的洞窟。仅仅几幅壁画,敦煌色数也数不尽,更带给人许多无法言语的震撼:绀青色佛发可以这么纯真,光灿灿的脸蛋竟然好看,全身上下都红彤彤的华服也不俗不可耐,一片石绿、铜绿的山水,竟然深深浅浅分明可爱......

莫高窟第427窟(隋朝)千佛墙那时的人们看世界、用颜色真大胆,不拘泥、无限制。敦煌色是一种直白的美学,带给人们一种纯真的愉悦。然而就像郭老师在《中国传统色:敦煌里的色彩美学》所言那般:“颜色如青春,失去不复得。”在今天,很难再有这样不设限的眼光。

图 |物道©

每一个去过敦煌的人,在震撼之外,都会有一个遗憾。因为高湿,红扑扑的脸蛋已经氧化、褪色变黑;漫天的风沙吹进洞窟,使得壁画黑蒙蒙、乌漆漆;壁画是用泥巴和草拌着抹上去的,太脆弱,雨一多它就软下了;还有不期而至的地震,使得洞窟开裂、坍塌......是的,我们眼前的敦煌再不是从前的模样,在那里几乎每一个敦煌讲解员都会说,敦煌是会消失的,我们呼吸的每一口气都会加速它的消亡,唯有珍惜当前。

在珍惜以外,一些人希望描绘出最初的敦煌。于是张大千来了,参考唐卡的设色、用料推导出敦煌色,临摹壁画。此时,另一位画家王子云也在莫高窟,两人关系甚好,但对敦煌色看法迥异。王子云说张大千的临摹:“画面红红绿绿,十分刺目。”王子云更喜欢真实临摹当下敦煌的色彩。

张大千 临摹初唐璎珞大士图

张大千 临摹五代地藏菩萨图在采访中,郭老师说,他也要去面对这个两难,究竟是“侧重当下还是侧重当初的色彩”?后来他想到一个方法——回溯。不是还原敦煌1600年前的零点,而是沿着时间的长河,往前回去300年、600年,看看那时的色彩会不会是最佳状态,没有那么艳,但也没有现在残破。“回溯”的过程,正是敦煌色主要颜料“矿石”的变色过程。比如朱砂,它在1600年的时间里不同的时间段会变色成什么样,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模仿光照、温度、湿度去实现。

莫高窟263窟(北魏)三世佛  回溯前

莫高窟263窟(北魏)三世佛之过去佛 迦叶 回溯色彩

榆林窟第4窟(元代) 文殊变 色彩回溯

莫高窟第217窟(盛唐)山水画 色彩回溯目前“几乎所有的颜色,敦煌研究院都做过类似的实验”,郭老师如是说。最难的就是把一幅“敦煌壁画”以最美的状态呈现给大家。他与临摹小组用了两年做这件事情,一幅壁画不断用电脑模拟,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色对不对,“他们有时候也会给我一些反驳的意见,说不对啊,这个小角它是更蓝一点,郭老师你可能说的更绿了”。这便是“色”的奇妙,每个人所看之“色”是不一样的,因为颜色在自然与想象之间。人们看山水,花红、柳绿、梨花白、杏黄、柿子红,这是现实中的色彩,也是中国人审视色的开始。

郭老师在印厂校色然而,每个人都有“记忆”,在观遍群山之后,随着时间、经历,人的记忆里有了“色”。同样的绿,有人看淡一点,有人看深一点、暗一点;有人倾向鲜艳,有人喜欢淡雅。中国传统色是中国人心灵的投射,是现实与观念之间,在郭老师看来,敦煌色就在“如是我见与如是我闻”之间。在这“之间”,他想呈现出梦想中那真实的敦煌色,在一次次的回溯中,郭老师完成了37幅壁画的色彩回溯。

图1 2 |物道©圆梦敦煌,终究是所有人的遗憾,遗憾没有任何一幅壁画的色彩回溯能代表所有人对敦煌色的想象与回忆;遗憾敦煌壁画上的颜色,会在时间的河流烟消云散,回到最初的原点。幸好的是,我们还有记忆,有那些一次次走进敦煌临摹色彩的人,有像郭浩老师这样钟情颜色,把敦煌色记录下来的人。敦煌会消亡,但她会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笔到此处,想起了与郭老师畅聊时最初的那个问题:“您为什么偏偏选择以色讲敦煌“?因为敦煌太浩瀚了,她记录了华夏从北凉到清朝的1600年时间,有佛之经变故事,壁画的线条之美,有藻井、卷草之纹样......在这里人们将看到一个全盛的美貌的中国。可以说,如果没有敦煌,华夏就不完整。

图1 2|物道©那么也可以说,如果没有敦煌色,就没有中国人的快乐。因为每一笔敦煌色都是古人没有条条框框的所爱,是画师看世界纯净的眼光,这种眼光在今日的人们看来很直白、很原始、很初心。是的,美色是一种快乐。走进敦煌,我们可以学术地研究,也可以浅浅一游,但是就像郭老师说:“世界上获得最大的奖励,就是美色带来的愉悦感。”今日一文,愿你走进敦煌色,感到快乐。今日一文,愿你在此时此刻,只生欢喜。

图|物道©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