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企的信心:炬光刘兴胜“自愿降薪”

融棒棒糖 2024-09-27 16:04:47

“被动降薪”始终是打工人的痛点,当经济承压之时,陕西硬科技公司的开启了“管理层主动降薪”。

26日,炬光科技(688167)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刘兴胜及部分董事、管理人员(含外籍)鉴于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公司所处行业态势,主动提出降薪。其中刘兴胜薪酬下调30%,董事、副总经理田野等部分管理人员薪酬下调10%至20%不等。

在我们对“产业新势力”的持续观察中,此举堪称“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的又一例证。

中期亏损:9年第1次

降薪的直接背景是业绩承压。

财务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炬光科技的中期业绩始终为盈利状态,在上市当年的2021年,中期业绩达到6900万元高点,但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实现总营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9.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11.92万元,同比下降206.71%,扣非净利润-3247.88万元,同比下降-416.26%。

显然,现阶段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状况。而从年报口径看,炬光科技从2010年至今均为盈利状态,此番半年报亏损是否会冲击到全年业绩,引发投资者关注。

▲图:历年中报

亏损原因是什么呢?上市公司列举了5大原因,其间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价格下行”,大家也可以理解为行业内卷加剧。

一看收入:虽然整体实现了增长,但上市公司认为“不达预期”。主要原因是预制金锡氮化铝衬底材料销售单价大幅下降,上市公司主动降低出货量,并购瑞士炬光所瞄准的快轴准直镜(FAC)产品发货量虽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受到持续的价格下行压力,收入也同比下降。

二看毛利:同样是因为行业客户价格整体下降,“销售半导体激光器”的毛利率从2023年度的43.28%下挫至17.27%。“销售汽车应用产品”的毛利率从2022年中期的正27%重挫至负27%。尽管占半壁江山的“激光光学原器件”毛率利仍然保持平稳,但总盘子仍然受到价格下行的拖累。

很多读者会关心,业绩下行与海外并购是否有直接关联?

对此炬光科技表示:2024年初完成并购的瑞士炬光尚处于整合初期,降成本计划还没有得到完全实施,管理和运营的协同效应还未能完全显现,其汽车业务中投影照明微透镜阵列毛利为负,负面影响盈利。

与此相叠加的是,上市公司财务费用在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为负值之后,2024年中报为324万,这种一进一出背后,也和并购瑞士炬光新增3.5亿元长期贷款相关。

不止态度:更是信心

众所周知,我们是炬光科技的持续观察者,因为这家公司在我们呼唤的“产业新势力”中,屡次带来“新型企业家”的震撼。

在我们纪录中,我们首先评价其是“科学家创业”的典范。

刘兴胜于1995年在陕西师大(物理系)读完本科之后,硕士考取北大(凝聚态物理),博士考取美国弗吉尼亚理工(电子封装专业),归国后加入中科院西光所,后期创业至今,始终保持了在光学赛道的创新驱动。

如果说科学家思维在西安并不罕见的话,第一次打动我们的是这家农家子弟保持了对“财富”的理性理解,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的理念,在其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执行。

2022年4月,炬光科技股权激励方案出炉,591人的体量占到公司员工总数(733人)的80.63%。如果剔除100多名海外员工,已经接近于“境内全员持股”!更具冲击力的是,我们查询招股说明书发现,早在2015年股改之前,刘兴胜就通过两个员工持股平台为70名员工提供了股权池。

而那个时候,炬光科技员工总数还不到100人!详见《“西安版”华为:炬光科技刘兴胜启动“全员持股”》。

支持“新型财富观”的刘兴胜之所以能够如此“大度”,真实原因从其朋友圈可知:

“炬光科技不是高大上,是社会底层构成的!”

“多少人第一次坐飞机是在炬光科技(我们的团队是社会底层)!多少人第一次出国是在炬光科技!多少人第一次讲英语是在炬光科技!”

客观的说,这位“父母不识字”的绥德兄弟不但“没有忘本”,还想“带着兄弟们”一起致富,这才是金融棒棒糖持续保持对其观察的最大动因。

但回到真实的商业场景中来,“能力最强责任越大”要迎来另一面,就是下一步怎么办?

8月29日,炬光科技披露了《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详尽的披露了所有的努力,在业务扩张领域,包括拓展优质客户、增强品牌影响、加速整合瑞士(子公司)等,在成本控制领域,包括西安运营基地生产效率年度增幅超 12%等,但排在最前排的却没有变化,那就是——“加大研发”。

这就是硬科技公司的本色!我们注意到,就是中期亏损的同时,炬光科技研发支出(4754万元)较2023年中期(3874万元)仍然增长了22%,占营收比达到15%。

显然,研发驱动是刘兴胜最大的信心。因此在自愿降薪的预期中,其表示降薪期限自公告披露后次月起生效,持续至公司实现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为正后终止,最长12个月。

显然,12个月,就是信心。

民企降薪:隆基先行

其实,管理层主动降薪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央广网8月30日刊文称,据其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A股共有9家上市公司公告宣布高管自愿降薪,其中2024年以来就有4家。(下为列表)

如果换作全市场口径,更有说明力的WIND数据显示(以2023年报计):

具有可比性的5100家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总额合计为451.87亿元,同比下降1.24%。

具有可比性的3880位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薪合计52.16亿元,同比下滑1.82%,其中1456位董事长的薪酬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可比上市公司中占比38%。

具有可比性的4372位上市公司总经理年薪合计56.3亿元,同比下滑2.19%,其中1773位总经理的薪酬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在可比上市公司中占比41%。

显然,“共同退”成为A股管理的共同选择。但事实上,最震撼的消息仍然出自陕西上市公司。

4月30日,隆基绿能(601012)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董事兼总经理李振国承诺,自2024年二季度起“本年度不在公司领取工资”。

“零薪酬”意味着什么?2023年度,钟宝申薪酬为1153.95万元,李振国薪酬为816.12万元。而如果对比2022年财报则可知,上述两位创始人的薪酬已经分别出现了大约20%的主动下调。

▲图:隆基绿能过往写作

隆基绿能所面临的局面,或许比炬光科技更加复杂,因为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绞杀”阶段。

8月30日披露的中报显示,隆基绿能归母净亏损52.43亿元(2023年同期实现净利润91.78亿元),成为十二年来第一次中报亏损。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金融棒棒糖“一直对民营企业保持善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产业新势力”的干法不同。

坚持研发:隆基绿能仍然在挑战最新的技术路线,并在过往5年已经拿出100亿元的研发经费,成为陕西民营企业最舍得花钱做研发的代表性公司。

果断求新:隆基绿能通过协同金属围护龙头森特股份(603098)进入“屋顶光伏”,近期又协同生态龙头蒙草生态(300355)介入“草光互补”,都显示出挑战新领域的雄心。

勇敢出海:隆基绿能通过马来西亚等海外建厂,较早寻求中资出海的本土化经验。此一条,与炬光科技先后并购德国及瑞士同行公司如出一辙,即陕西本土民营企业的眼光正在成长。

因此,面对高管降薪潮,我们关注的不止是“与员工及股东的共进退”的态度,更是“有精准判断的执行预期”。

就在8月,钟宝申公开表示:“短期来看,今年是隆基绿能最困难的一年。从2025年开始,隆基绿能会重新走向增长。”

提示:

本文不构成投资参考

0 阅读:6

融棒棒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