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努尔哈赤肯定在宁远受了重伤,并且很可能因此而死呢?

高哥贯通古今 2023-09-30 12:43:00

首先,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个人的研究结果,我经过认真的分析,确定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肯定是受伤了,而且还是重伤。至于努尔哈赤是否因此伤而死,只能说概率非常大,他很有可能就是死于伤势复发。

下面给大家详细叙述我的理由。

(一)

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起倾国之兵,共计六万人,号称二十万大军,直扑辽西走廊,发起了对明朝的又一次大规模作战。

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明朝辽东经略高第手足无措,慌作一团。他做出荒唐的决策:命令辽西走廊的明军放弃阵地,全军退入山海关。

然而,明军的撤退实际上变成了溃逃,存放在广宁右卫的三十万石军粮竟然被丢弃,完好无损地落入到了八旗军手中。

八旗军的后勤供应一直都是短板,由于人口稀少,八旗军后勤供应能力不足,所以缺乏长期作战的能力。这一次,高第把三十万石军粮拱手奉送,等于是帮了努尔哈赤一个大忙。他倒是真的应该被下狱论罪呢。

在明军一片望风溃逃、鸡飞狗跳的末日景象中,宁前兵备道袁崇焕勇敢地站了出来。他坚决拒绝执行高第的命令,表示自己将死守宁远城,绝不后退一步。

就这样,著名的宁远之战爆发了。

袁崇焕以不足两万的兵力坚守在宁远小城,并且把来自西洋的红衣大炮搬上城头,严阵以待。

正月二十三日,八旗军兵临宁远城下。努尔哈赤派人劝降,袁崇焕丝毫不为之所动。

二十四日,八旗军正式开始攻城。

这时,红衣大炮开始发威,在猛烈炮火的轰击下,八旗军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在红衣大炮面前,八旗军的各种楯车冲车,以及士兵的重甲统统都是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在炮火的轰击下纷纷化为齑粉。

二十五日,八旗军继续攻城,依旧被红衣大炮打得无法靠前。面对着红衣大炮的杀伤力,一向悍勇的八旗军都不敢冲锋了,军官提着刀督阵都没有用,士兵冲到城下很快就退了回去。

二十六日,八旗军不敢再攻打宁远了。他们发现了新的目标:海中的觉华岛。

觉华岛此时由于天气酷寒,导致海面结冰,从而与陆地连成了一体。于是,八旗军冲上了觉华岛,把岛上军民一万余人杀尽,缴获了粮食八万石,水师船只两千余艘,以及大批的战备物资。但是八旗军并没有将这些东西带走,而是放了一把火都给烧掉了。

当天晚上,八旗军就开始拔营撤退。到了二十七日,八旗军就已经撤到了右屯卫。一天一夜跑了大约一百五十里。

到了右屯卫之后,八旗军也没有把明军丢弃在这里的三十万石粮食想办法搬运走,而是点了一把火,把堆积如山的粮食统统烧掉。随后,八旗军就继续快速撤退,到二月九日,全军退回沈阳。

至此,宁远之战全部结束,以上便是整个战役的过程。

(二)

宁远之战最奇怪的事情就是八旗军的匆忙撤退。

正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八旗军进攻宁远,连打了两天。到了二十六日,他们摄于红衣大炮的威力,不敢再打了,转而去进攻觉华岛,并且顺利地攻下,缴获了八万石粮食。

此时的八旗军按理说应该继续进攻,争取拿下宁远的。

对于八旗军和努尔哈赤来说,保住“八旗军战无不胜”这个神话是很有必要的。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八旗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已经形成了巨大的心理优势,这也是高第面对着八旗军的进攻仓皇败逃的原因之所在。

现在,一座小小的宁远城,八旗军打了两天打不下来,他们就要放弃吗?

因为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就任由八旗军的神话破灭,努尔哈赤能心甘吗?

此时的八旗军还有很多有利条件,完全可以继续打下去。

八旗军首先是不缺粮食,他们已经缴获了那么多的粮食,完全可以长时间地围困宁远。

八旗军还有很多手段没有使用。他们可以尝试用挖地道的方式攻破城池,他们还可以围而不打,把宁远城包围起来,等候明朝的援军到来,到时候来个“围城打援”,一样可能获得收益。

总而言之,八旗军不应该撤退,应该继续打下去的。

同时,八旗军的撤退显得非常匆忙、急切,好像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一样。

对于后金来说,粮食是很宝贵的。他们人口少,农业生产能力十分有限,这一次出征,他们获得了几十万石的粮食,按理应该运回去,留着自己吃,但是,八旗军却把所有的粮食都一把火烧光了。这明显是要抛弃辎重,轻装上路,争取尽早赶回沈阳。

因此,后金方面肯定是遇到什么大事了,否则不会这样急于撤退。

到底是什么事能让后金方面这样忙乱呢?

难道是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毛文龙的牵制,导致努尔哈赤匆忙撤军吗?

显然不是,所谓毛文龙的牵制,那都是他自己吹嘘出来的。不管是明朝方面还是清朝方面都不承认毛文龙在宁远一战中有过什么牵制。就连天启皇帝都在上谕中说,“……奴犯宁远已经三月,毛文龙竟不知觉,何云牵制?”

由此可见,所谓毛文龙出兵牵制,导致努尔哈赤撤兵的说法是荒谬的。这不过就是眼下一些专门在网络上贬低袁崇焕的人在狡辩而已,不值一提。

仔细想想,除了太祖努尔哈赤身负重伤之外,还能有什么理由能够让八旗军那样匆忙地撤军呢?

(三)

因此,当时努尔哈赤一定是负伤了,而且是重伤,很有可能是伤口发炎,导致了努尔哈赤高烧昏迷,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位皇子不得不赶紧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如果努尔哈赤伤势不重,神志清醒,那么他大概率还是不会同意撤军,还是要坚持战斗。宁远城才打了这么两天,怎么能这样轻易认输呢?

如果努尔哈赤因高烧昏迷,那就不一样。那意味着他随时可能一命呜呼,他要是一死,谁来继承皇位可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顾得上什么宁远城?顾得上什么几十万石粮草?所有的人肯定都是一个念头:赶紧回家,把这件天大的事解决了再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八旗军的匆忙撤退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了。

有人可能要说了,清军不会留下一部分兵力打扫战场,把粮食运回去,让其他的兵力护送努尔哈赤回沈阳,这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当时八旗军各旗都分别由各皇子掌管。假如努尔哈赤死了,各位皇子在争夺皇位时,自然要靠着自己统领的旗兵来作为靠山倚仗,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个皇子愿意让自己的嫡系部队留下来慢慢地打扫战场啊?

所以,八旗军是要撤大家就一起撤,都回到沈阳去,所以没人留下来运送粮食了。

当然,我们可以说努尔哈赤当时受伤了,但是他却没有当时就死掉。众所周知,努尔哈赤死于1626年农历八月,此时距离宁远之战已经有将近八个月的时间了。

在此期间,努尔哈赤还曾经于农历四月带兵讨伐喀尔喀蒙古部落,五月,又曾经到沈阳城外迎接来访的蒙古科尔沁部首领。可见,这时他的身体还是可以的。

但是到了七月,努尔哈赤的身体就不行了,到汤岗子温泉去治疗背疽。到了八月,努尔哈赤病体垂危,在回到沈阳的船上病逝。

那么努尔哈赤是旧伤复发,从而导致身亡;还是宁远的伤已经好了,后来又添了新的病症,这才去世的呢?

我们只能说两种可能都存在。

(四)

有些人会说,努尔哈赤正月在宁远受的伤,怎么可能拖延到八月份才死?这中间他又怎么可能去做带兵出征那样的事?

关于这件事,我们只能说如今有些小朋友在现代医学环境内生存习惯了,都天然地以为外伤这种东西,最多也就是十天半月就能痊愈康复。可是在古代社会,完全不是这样的。

古人不懂得消毒,不懂得伤口清创,更没有抗生素来帮助杀菌。所以,古人伤口长期不愈合是很常见的事情。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率军北伐,与辽国军队激战于高粱河。激战中,赵光义大腿中了两箭,被迫坐着驴车逃走。

此后,赵光义的箭伤就一直都没有彻底痊愈,年年都会复发,让他痛苦不已。到了公元997年,箭伤再一次复发,最后夺去了赵光义的生命。

赵光义的箭伤长达18年,因此,对于努尔哈赤来说,他受伤后八个月再死完全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当然,也有这样的可能:努尔哈赤在宁远受的伤回到沈阳后就痊愈了,但是他不知怎么搞的,又出现了外伤,这一次,他就再也没有治好,最终去世了。

不过,以努尔哈赤的地位,他接连遭遇外伤的概率是很小的,从理论上讲,他死于宁远之战的伤情可能性最大。

总之,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宁远之战中,努尔哈赤被红衣大炮所伤,伤势严重,一度生命垂危。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金诸皇子急速撤军,返回沈阳。

回到沈阳后,努尔哈赤经过一番调理休养,身体渐渐恢复,但是伤势并没有完全痊愈。

然而,争强好胜的努尔哈赤不顾自己的伤情,依然强行组织对蒙古部落的征讨,而且还要御驾亲征。他要以此来显示自己依然强健有力,后金王朝依然生机勃勃。

可是,到了七月份,努尔哈赤终于坚持不住了。他的伤口再度恶化,不得不接受医生的建议,用泡温泉的方法来疗伤。

泡温泉对于努尔哈赤的伤情毫无裨益,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到了八月份,已经不能支撑了。这时,他只好下令返回沈阳,意图是回去安排身后大事,可惜的是,在沈阳城外,努尔哈赤就再也坚持不住了,最终病逝,一代枭雄的人生就这样划上了句号。

0 阅读:14

高哥贯通古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