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为什么曹魏文武死后都称薨,而蜀吴却称卒?

历史爱好者祥子 2024-06-27 15:16:38

近日翻阅陈寿的《三国志》,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死的称号不同也就算了,为什么三国各阵营中的文臣武将的死,其称号也不相同呢?

先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死的称号有何不同?

《三国志·武帝纪》:庚子,王(曹操)崩于洛阳,年六十六。

《三国志·先主传》:夏四月癸巳,先主(刘备)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三国志·吴主传》:夏四月,(孙)权薨,时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

从以上可以看出,曹操的死称“崩”,刘备的死称“殂”,孙权的死称“薨”。

按照《礼记·曲理下》的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皇子)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也就是说,崩一般是对皇帝(天子)的死的称号;薨,一般是对诸侯的死的称号;而“殂”就显得有些耐人寻味了。

说到这里,不免又出现了两个问题,刘备和孙权分别是蜀、吴两国的开国皇帝,而曹操却没有称过帝,按理刘备和孙权死后应该称“崩”、曹操死后应该称“薨”才对,可为什么在他们死后的称号上,陈寿却不按常理相称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另一个不同之处,即:《三国志》的曹操是“武帝纪”,而刘备和孙权却是传。纪,是帝王本纪;传,是人物列传。

▲陈寿雕像

也就是说,陈寿只承认曹操是名正言顺或正统的天子,而刘备和孙权只是一方诸侯。

这又是为什么呢,似乎感觉与事实不符吗?

其实不然,因为曹丕是通过汉献帝禅让建国称帝的,是为正统天子;而刘备和孙权只是自己称的帝,非正统,不被陈寿承认也就很正常了。

以此来看,曹操死后称“崩”,孙权死后称“薨”也就说的通了。那么,刘备死后称“殂”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在这里,诸葛亮将“崩”与“殂”放在了平等的地位并列。

又据《书·舜典》记载:“帝乃殂落”,殂落,死也。

从以上两则典籍来看,殂与帝是有一定关系的,只不过没有崩那么的直接与常用。

可见,在陈寿的心中,还是将刘备当成半个天子来看待的,毕竟炎汉代表的是大汉的延续,只因半正统的关系,就只能取一个相对隐晦的“殂”字来表达自己对刘备这个炎汉皇帝的尊重。

▲三国时代

至于孙权,他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甚至都不用客套,开头直接称呼其为“孙权字仲谋”。但是,陈寿在写到曹操和刘备时,却是相当的尊敬,如:开头写曹操,“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开头写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

此外,在曹操死后,《三国志·陈矫传》说:“王(曹操)薨于外,天下惶惧。”当时,曹丕还未篡汉,以“薨”相称也是符合礼法的。

又据《三国志·孙权传》中说:“刘备薨于白帝”。在这里,孙权是把刘备和自己放在了同等的身份地位来看待的。

还据《三国志·张嶷传》记载,嶷与书曰:“东主(孙权)初崩。”这里用“崩”的称号,显然并不合适,很可能只是张嶷对孙权礼节性的代表个人的尊称。

以上就是曹操死后为“崩”、孙权死后为“薨”、刘备死后为“殂”的最大区别与渊源了。

接着,再来说说魏蜀吴三方阵营中文武的死的称号的不同之处

通过细读《三国志》不难发现,曹魏一方文武重臣死后都称“薨”,如:荀彧“以忧薨”、张辽“薨于江都”、乐进“建安二十三年薨”、于禁“病薨”、李通“薨”、许褚“薨”等;蜀吴两方文武重臣死后都称“卒”,如:诸葛亮“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庞统“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法正“明年卒,时年四十五”、马超“二年卒,时年四十七”、陆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黄盖“病卒”、周瑜“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等。

当然了,曾为一方诸侯的孙坚和孙策死后,与孙权一样都称“薨”。

显然,若按照《礼记·曲理下》中的记载,似乎曹魏一方文武重臣死后的称号有些僭越,以诸侯死的称号“薨”相称,但这也更能代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正统立场,无论是曹魏皇帝,还是曹魏的文武重臣,其地位都要比非正统的蜀吴高上一阶。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同时,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薨”和“卒”的使用,基本代表的都是正常死亡,而对于非正常死亡,陈寿在《三国志》中基本都是照实记录,而非以“薨”、“卒”相称,如:典韦“瞋目大骂而死”、庞德“为羽(关羽)所杀”、凌操“中流矢死”、“斩羽(关羽)及子平(关平)于临沮”、张飞“被帐下将张达、范强杀之”、陈武“战死”等。

不过,到了后来的唐、清等朝代,“崩”、“薨”、“卒”所代表的涵义都有了一些不同的变化,如:《唐书·百官制》中称,二品以上官员死后称“薨”,五品以下称“卒”,六品到庶人称死;清代皇太后、皇帝和皇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至嫔称“薨”。

此外,关于人死后的称号,还有一种为“殁”,一般是指小孩夭折或病死或庶民死亡。

从以上来看,庶民的死在称号上比较随便,而帝王、诸侯(皇子)、大夫的死,在称号上就比较严谨了。

古代,是一个非常讲究礼法的社会,不但人死后的称号有所不同,而且死后的葬礼也有所不同。

最后,再来说说崩、薨、殂、卒、殁(死)的不同葬礼规格

古代葬礼,在祭礼、葬式、葬法、墓葬规格以及陪葬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讲究,表达的也是死者为大的一种文化理念。

▲陈寿与《三国志》

这里,就不一一加以说明了,只以葬礼中的“袭”礼来看看“崩、薨、殂、卒、殁(死)”在葬礼中的规格有何不同吧。

袭礼,是指为死者穿上新衣,外衣一套为一称,后来各朝代基本沿用的都是周制的礼法,即:

崩(天子),死者口含玉,身穿新衣十二称;薨(诸侯),死者口含珠,身穿新衣七称;卒(大夫),死者口含贝,身穿新衣五称;殁或死(庶民),口含米,身穿新衣一称。

总之,无论是死后的称号,还是各种礼法,都代表的是古代尊卑有别的一种阶级文化,更是一种规范的管理制度,使一切都给人以井然有序的感觉。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0

历史爱好者祥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