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杨朱没成主流,要不就没有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了

璞因挲果 2024-10-14 09:38:51

在之前的文章里,小君聊过,杨朱的理念之一便是“贵己”,因此他流传最广的言论便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于也”。但是就像如今流传的名言都是阉割版一般,其实人家还有后半句呢,便是“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最能体现杨朱理念的故事便是《庄子·逍遥游》中许由的故事。尧年龄大了,便想将天下托付给年轻俊才,于是找到了许由。

但许由得知尧来意便拒绝道:“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子无所用天下为。”

可见,杨朱所谓的“贵己”,并非我们如今所理解的利己主义,毕竟对于杨朱来说,他虽不愿损己而利天下,但他也不愿意损天下而利己。与杨朱而言:“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若人人都能不损己利人,却也不损人利己,那么这天下即便没有严刑峻法,也能天下太平。

想想似乎也是,若人人都能如此“贵己”“守己”那么这便有几分“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的意味了,而这不正是儒家所追求的内圣的基础么?

若以后世的观点来看,杨朱的“贵己”或可视为“明哲保身”,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人唯有先确保自身的利益的同时才会去考虑集体的利益。若自己的能力都难以自保,又谈何为他人谋利呢?

这就有点像每到夏天学校总要宣传让学生们不要玩水,若是见到有人落水也需要量力而行。一个不懂水性的人若非要下水救人,那么结果不单单是给救援添乱,说不定还要多搭上条人命。

而“贵己”还有层意思便是“自爱”。正如小君之前文章所说,一个自己都不懂得爱的人,又何谈爱他人。即便是有“奉献”之心,却不知自我提升,那么所奉献的也不过微弱的“小爱”罢了,所能照亮的范围终究有限。

杨朱的理念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的赞誉,如史学家吕思勉就反对将杨朱的思想概括为浅薄的“利己主义”,他认为“不利天下,不取天下”真正的含义是:“夫人人不损一毫,则无尧舜,人人不利天下,则无桀纣;无桀纣,则无当时之乱;无尧舜,则无将来之弊矣。故曰天下治也。”

只不过,杨朱的理念极力反对墨家的“兼爱”,且与儒家的“仁义”精神相悖,因此遭到了孟子、韩非子的激烈批评和排挤,使得如今流传下来了关于杨朱的说法多有偏颇。如“一毛不拔”这负面的成语,便是出自孟子对杨朱的评论。且大多数人对杨朱的了解来自于《列子·杨朱篇》篇,然而如今多疑《列子·杨朱篇》应是魏晋时期所伪造,因此其中许多极端纵欲主义的观点并未杨朱真正的观点。

而杨朱的观点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便是:“贵己”、“全性保真”还有“生死论”。

“全性保真”在之前的文章中小君也聊过了,便是“顺自然之天性”,保持自然赋予的真性,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被这世间外物所累。对于杨朱来说,声名、财富、享乐都乃身外之物,是束缚自己,让自己不自由,让人生痛苦的源头。因此,杨朱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

而生死论说起来就更简单了,便是:人皆有生死,坦然接纳便是。对于杨朱来说,要过好自己的人生,就要坦然面对人生最终的结局,没有什么仙道、鬼道。不论圣王或是暴君,人生终有一死。

从杨朱的理念可以看出道家最原初的本貌,避世贵己,淡看生死。

毕竟,杨朱的理念正处于道家的初创其实,多了几分朴素,少了些许玄妙,自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好在当年盛行且流传下来的不是杨朱学派而是儒家理念,否则各个政权仅求自保,各自为政,或许便不会有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华文明了。

不过,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了解杨朱的理念,或许对于我们该如何过好我们的生活也是会有所帮助的。毕竟,他所留下来的,并非仅止于关于自私的争论,更是一种深思熟虑后,关于如何生活的哲学。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