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外地,总喜欢品味一下当地的风味特色,所到之地不同,风味自然也有所不同。这些特色美食无不与当地物产、气候和生活习惯息息相通。
不久前,应邀来到天山东麓的新疆哈密,品尝到一种叫“馕”的美食,它以天山冰川沉淀的雪水、麦面拌和后烤制而成,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不但营养丰富,而且便于携带,适宜储存,尤其适合游牧或长途跋涉时食用。经过岁月的沉淀,和一代代人的味蕾沿袭,这种被叫做“馕”的食品,被人们广泛认可,并冠以“美食”的标签。
其实,我最初尝到这种美食,始于少年。当时,家父在新疆工作过两年。每当他探亲回家,总会带些葡萄干、葵花籽、馕之类的特产,在当时食品相对短缺的年代,称得上稀罕物,掰下一块,放在口中咀嚼,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据说,人的味觉是有记忆的,童年时代的味觉是难以忘却的。这次到哈密,我的味蕾竟然被“馕”再次唤醒。
在哈密一周,自然品味到不少美味,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让我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了哈密这座西域之城。可以说,这里的每一道菜肴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而那飘香的美味,像是在诉说着一段段陈年往事。怀着好奇,我向当地的朋友询问关于馕的前世今生,令我惊讶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哈密五堡、且末县扎滚鲁克、鄯善县苏贝希等地几千年前的墓葬中均发现了形态各异的馕,虽然这些馕与现代意义上的馕存在不少差异,但也足以说明馕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
哈密是通向中国内地的要道,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查阅资料得知,最早关于馕的文字记载见于《后汉书》:“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可见,馕在当时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美食。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交流融合。如今的馕,已经被中国大江南北广为认知和接受。馕不仅作为一种食物遍布祖国各地,更是作为一种文化纽带,把新疆与祖国内地紧紧连在了一起。
不得不承认,对馕,我有种非同寻常的敏感,行走在哈密街头,很远我就能闻到它独特的香味。
一周的采风转眼即逝,在离开哈密的前一天下午,我们一行慕名来到一家当地的特色“营养馕”店,这里生意红火,排队买馕的人络绎不绝,现场制作师傅就有七八个人,二十多米长的案板上各种馕应有尽有。馕是经过烤制而成的,材质以精面粉为主,辅料有茴香、精盐、芝麻、小苏打、鸡蛋、黄油、纯牛奶、土蜂蜜等。由于馕水分少,储存时间长,制作工艺流程独特,而且不霉不烂,广受旅游者青睐。
该馕店位于繁华街道上,这里买馕的队伍,早已排成蜿蜒的长龙,我随着人群缓缓向前移动着脚步,约半小时,终于走到了队伍前面。我的眼神被几个配合默契的打馕师傅所吸引,他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靠外边的一个人先拿起一块发酵后的面团,用一只手在手掌中翻转几下后,一团团柔软的面团,瞬间便舒展开来,然后,他麻利地抛给下一个人,那人将其摊在案板上,右手执面饼,左手的大拇指飞快地撵搓,面饼在他手中以圆心状飞速地回旋起来,在擀面杖轻巧匀称的碾压下,面团瞬间变成中间薄、四周厚的馕,被快速抛给另一个打馕师傅,师傅娴熟地在上面抹上适量的油,再撒上芝麻和洋葱粒等辅料,接着利落地把馕打进馕坑,再熟练地往馕坑里的馕上泼洒些盐水,最后馕被牢牢地贴在坑壁上。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干脆利落。
这种手工制作的馕,呈不规则形状,在炉火中大约烤5分钟后,正反面烤匀,焦黄的烤馕,便被打馕人用长长的铁钩子、从冒着热气的红通通的馕坑里钩出,一缕缕诱人的烤香味扑鼻而来。师傅微微向前探腰,把馕装进食品袋,双手递给我。我从师傅手中接过热腾腾的馕,这馕热得还有点烫手,可我实在无法抗拒美味的诱惑,一转身,忍不住沿着金黄色的边缘撕下了一块儿,小心地放进嘴里,顿觉酥软脆香,咸香可口,唇齿间留有浓浓的麦芽香味,这香味绵延至今。
在哈密,馕的种类有很多,而且各有各的烤法,各有各的味道。从形状上分,主要以圆饼为主,兼有椭圆形、三角形、圆形等。还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造型,有的浑圆如铁锅盖,有的拙朴如蒲扇形,可谓形状各异、大小不同。论味道,有咸的、甜的、淡的。有的咸馕里还放有肉末辣椒酱等。为了体现馕的口感,几乎所有馕的表层,都有一层黑芝麻或白芝麻,这也是馕的主要特色之一。
馕的表面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纹,这些花纹,古典而雅致,食用时,沿着花纹更容易把馕掰开,咀嚼时也更有松脆感。这些精美别致的花纹图案,像是艺术品,折射出了当地文化所蕴含的浪漫和典雅。这里的馕不仅松脆不油腻,而且还有绕于鼻端、浸入心脾的烤香。
经过漫长时光的浸染,馕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早已成为民俗文化的一种,成为西域饮食习惯和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馕,让人们感觉到一种平淡生活里知足常乐的幸福。在哈密,有人的地方就有馕,有馕的日子才有滋味。在哈密,馕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有人说,在哈密,茶是馕的绝配。一碗茶,一块馕,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朴素简单而又不失乐趣。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馕背后独特的故事。千百年来,它成为古丝绸之路骆驼背上商人的首选食品,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信仰和风俗。它将东西方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品尝着馕,脑海中便浮现出一队队满载货物的商队,伴随着驼铃悠扬的叮当声,从远古的黄沙漫道上,向我们缓缓走来……在古老神奇而又漫长的丝路上,馕,早已成了一个醒目的符号,馕香飘过,人们脸上的微笑,才会更加灿烂。
本文发表于2024年5月22日《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克红: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铁路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州铁路局作协主席,洛阳市作协名誉主席,《香港文艺杂志社》顾问。其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多次被收入各种选本,及多省、市语文考试试卷。著有诗集、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评论集等十余部。获第八届全国铁路文学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四届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第三届奔流文学奖诗歌奖、中国诗歌春晚2020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中国 《大河诗歌》双年度诗歌奖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