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猪肚鸡,如何从大师名菜演变为今日家常之味?

润诗说旅游 2024-09-08 01:58:13

鸡嫩、肚脆、汤鲜,暖胃。这一口容易让人上头的猪肚鸡汤,不知道是你喜欢喝的吗?

猪肚煲鸡,是用猪肚、鸡、胡椒做出来的美味。起源于客家菜,因取材容易,经济实惠,营养美味,备受客家人的喜爱。常见于广东、福建、广西、台湾一带的客家人餐桌上。

尤其在惠州、河源、梅州等粤东一带的酒席上,猪肚鸡几乎成为不可缺席的餐前汤。人们聚在一起边喝汤,边交流着情感。

都说一道菜,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味传承。猪肚鸡也不例外。

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因为宜妃在刚刚生完孩子后,因胃口不开,进食不佳,导致身体虚弱,迟迟未恢复。

在宫廷御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宫廷御厨根据“药补不如食补”的原理,在传统“坐月子”喝鸡汤的习俗上,将鸡汤上进行改良。把鸡放进猪肚里,再加上胡椒和其他名贵药材如黄芪,人参,红枣等一起炖汤给宜妃喝,宜妃喝下后,果然胃口大开,经过一段时间饮食调理,宜妃的胃病不仅得到改善,而且身体也得到恢复。

乾隆大喜,赞扬了这道菜之余,还给猪肚鸡汤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凤凰脱胎”,从此,这道菜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道名菜。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据《本草纲目》记载,胡椒有温中下气、和胃、止呕的作用。用胡椒、鸡、猪肚共同煲汤,确有行气、健脾、暖胃养胃、温补散寒的食疗功效。

说到客家菜,就不得不提到客家人。

在我国南方,有这么个群体,早期由于战乱等原因,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并聚居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宗族文化,以及饮食风格。决定在南方安定下来,在与当地居民杂居后,并在适应当地生活的前提下,保留了传统的中原习俗,保留了自己的语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饮食文化。

客家菜最大的特点就是食材讲究新鲜,追求原汁原味,并有“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说法。受益于南方一带优越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客家菜在食材源头上就具备了美味的基础。

因此,早已形成的菜肴特色乃得以保留和延续,从而使客家菜在较长的时间里自我成型,自我演变而自成一家。

猪肚鸡,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处理干净的整只鸡,塞入猪肚内,再佐以胡椒,整只放进锅里煲汤。待到煲出味后,再将肚包鸡捞出来,鸡斩件,肚切块,再共同放进原汤里,烧开后,待到肚吸鸡味,鸡溶肚香,调味就可以喝了。

这样煲出来的汤,不仅汤鲜浓郁,肉质鲜美,无论是汤还是肉吃到嘴里,唇齿间都流转着一股浓浓的胡椒味,很是开胃。

肚煲鸡,流传开来后,每个地方的厨师又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不同的改良,街头巷尾的餐馆见得最多就是在汤中加入黄芪、党参、淮山、红枣、枸杞、玉竹等多种配料和药材煲汤烹饪。

有些餐馆则把猪肚煲鸡做成火锅,在吃了鸡和猪肚后,再加入其他食材,像涮火锅一样吃。但不管是哪种,这道菜都得到广大食客的认可和热爱,尤其是在寒凉的天气,围着这锅热气腾腾的猪肚鸡,真的是暖胃又暖心。

0 阅读:26

润诗说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