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开始向中国释放缓和关系的讯号。欧洲多国的主要官员和领导人先后访华。德国总理府驳回了绿党推出的措辞强硬的“中国战略”,希望与中国进行政府间磋商之后再公布具体内容。
西班牙首相在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前专程访华,表示希望听一听“中国声音”。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访华,更是让这股中欧关系“回暖”的趋势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在北京,马克龙发表演讲,公开表示,自己“绝不相信”中欧关系的未来是令人紧张不安的。并表示中欧之间存在很多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在俄乌问题上,马克龙也对中国给出的十二点立场表达了积极的态度,称自己“欢迎”中国参与到这项国际热点议题当中。
马克龙
这种“春暖花开”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近段时间美欧之间在中国议题,以及俄乌议题上的分歧。毕竟,近几年,美国一直鼓噪对华脱钩论,最近更是开足马力,想把中国和俄罗斯捆绑,让中欧渐行渐远,马克龙这样说,算是和拜登“唱反调”了。
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美国现在对欧洲老牌国家越来越严重地压榨直接相关。自二战以来,欧盟和北约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北约则承担北美和欧洲的安全工作,而欧盟更多地专注于经济事务,同时配合西方立场搞意识形态斗争,在国际事务上为美国的立场背书。两者“互帮互助”,让西方世界在几十年间都占据了全球产业链顶端的地位。
北约
但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情况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的拜登政府成了热衷于喊口号和搞意识形态斗争的那一方,欧洲,尤其是法国、德国这些老牌强国,开始逐渐转向采取更加务实的接触政策。
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现在的美国,已经把刀口转向了自己的盟友。之前欧洲愿意配合美国,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美欧可以联手收割发展中国家。
但首先,因为中国这个“稳定器”发挥了作用,过去被美国视为“血包”的东南亚、拉美,开始逐渐啃不动了;其次,美国过去几年疯狂印钞放水,内部经济泡沫太严重,必须要寻找一个“大猎物”才能填饱肚子。
美元超发
所以,在安全问题上受美国控制、经济联系和美国十分密切的欧洲国家,成了美国的目标。美国现在对欧洲,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欧洲和美国之间,在“民主盟友”这块遮羞布之下的矛盾,正变得越来越尖锐。
在经济上,欧洲央行正在和美联储开始打一场金融战。3月中旬,在瑞信银行倒塌之后,欧洲央行毫不手软,立刻决定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维持欧元币值,即便流动性进一步紧缩,也不愿意被美联储收割。
现在欧元和美元,就是在比拼谁能撑的够久。在产业发展上,欧洲也多次高调反对拜登大手笔补贴美国本土新能源产业的计划。马克龙不止一次抨击美国再搞贸易保护主义,是“损欧利美”,让本就陷入危机的欧洲制造业雪上加霜。
欧盟
在军事上,法德此前力推的“欧洲军”计划因为俄乌冲突被打断。美国利用这场冲突,掏空了欧陆老牌强国的武器储备,同时大规模武装起了东欧以波兰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国家。
北约秘书长还“吹风”称,今年下半年,北约计划在峰会上提出一项在北约和俄罗斯的边境地带,也就是东欧,驻军数十万人的计划,并点名要求德国要出钱出力。这样的行为,很明显也是在挖老欧洲的底、将美国和波兰的军。
美国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让欧洲开始重新考量自己在中美之间的站位。这一点,在马克龙与冯德莱恩的北京之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尽管英美媒体还在试图粉饰太平,称这两人是想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无间,一起对付中国,努力维持美欧联盟依然“坚如磐石”的遮羞布。但是,只要稍微了解一下马克龙和冯德莱恩的行程,这种说法就不攻自破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美国在欧盟的代理人冯德莱恩,在访华期间,行程的重合点非常少,基本是在“各谈各的”,完全谈不上打配合,意见分歧基本快要公开化了。
众所周知,法国和德国,因为综合实力是欧洲大陆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所以这两个国家本质上就是欧盟的话事人,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就是欧盟真正的领导者,他们所在的欧洲理事会才是欧盟的实权机构。
马克龙
相反,冯德莱恩及其所在的欧盟委员会,则是一个执行机构,在欧盟内部并不掌握实权,所以我们只需要跟法国德国搞好关系,整个欧盟就不会对中国不利。
再加上欧洲各国与中国之间本就存在庞大的贸易联系,这是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不可能放弃的,有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对于中国来说,欧洲现在想要调整站位,肯定是件好事。毕竟,再怎么被美国“吸血”,欧盟也依然是中国贸易伙伴的前几名,对中国来说,欧洲变成朋友肯定比变成敌人好。
欧盟
但是,怎么和欧洲打交道,绕开美国,以及美国的坚定拥趸东欧国家,建立起和欧洲沟通、贸易的管道,是个很大的难题。如果想要绕开美国,那么中国就需要考虑一件事,是否要绕开“欧盟”这个已经被美国日益工具化的组织。
不是和作为整体的欧洲,而是单独和那些愿意跟中国交往的国家打交道。中国当然希望看见一个团结繁荣的欧洲,但欧盟这个组织在设计之初,就是和北约相辅相成的,先天“瘸腿”。
很多国家,包括“领头羊”之一的德国,他们的国防需求都需要仰仗北约和美国驻军来满足,整个欧洲唯一不需要美国驻军的只有同样是五常之一的法国,但就算是法国也没办法排除美国的干扰,更遑论其他国家。
驻德美军
而且,很多欧盟官员,本身与美国存在紧密的利益纠缠,虽然在欧洲工作,但是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上面提到的冯德莱恩就是例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逐个击破”,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和欧洲国家打交道时的首选项。这一次,马克龙访华期间,如果能够谈成大生意,肯定是中法之间的,不太可能是中欧之间的。
除了绕开美国之外,在绕开东欧这件事上,其实中国也已经着手布局了。如果途经东欧的路线走不通,那么取道中东,绕开坚决站队美国的那群“拦路虎”,直接进入地中海,应该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近段时间,中国在中东的经营,也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北京协议”已经进入落实阶段,沙伊两国的外长已经在钓鱼台发布声明,表示将会按既定时间表开放使领馆。
沙特伊朗外长在北京会晤
如果阿拉伯世界真的能够走向繁荣与稳定,那么中国的“西域之旅”,一定也能走得更加顺畅。当然,归根结底,中欧之间虽然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可是分歧与矛盾也依然不少。
欧洲现在是和美国陷入了“离婚冷静期”,但毕竟还睡在一张床上。想和中国更进一步,欧洲还需要释放出更多诚意。比如5月的G7领导人峰会上,法德意会不会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发难?
被冷待了很久的中欧投资协定,是否有重新回到桌面上的机会?2024年欧委会主席换人,上台的是真正能为欧洲代言的政客,还是冯德莱恩这样的“美国代理人”?这些,都是未来可供判断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老美现在是内分泌失调,两党之争正在激化,进入白刃战。中国有句古话,趁你病,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