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安身、崇德广业,《易经》有大用,看《系辞》怎么用

书生弘毅 2022-07-03 17:02:30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系辞.下》第5章,孔子对《易经》11条爻辞的发挥解读,需要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解读,才能知道《系辞.下》第5章,到底在说些什么。

《系辞.下》第5章,以《咸卦》九四爻为开端,为青年男女指出人生的终极意义是崇德广业,以《困卦》的六三爻,告诫青年男女,当知进退,以存身、安身为崇德广业的基本条件。

在能存身、安身以后,《系辞.下》第5章,再以《解卦》的上六爻告诉人们,并非想崇德广业,就能崇德广业,得等待时机,得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这些诱惑,有时甚至会让人丧失初衷,最终落入《噬嗑》卦上九爻爻辞的境地:何校灭耳,凶。悔之已晚!!!

因此,《系辞.下》第5章,用《噬嗑》卦的初九、上九爻,来告诫人们,想要最终达成崇德广业的终极意义,当于《噬嗑》之初,当于决断之初,就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就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决断,并将这种决断,自始至终,贯彻一生。

但是,要达成崇德广业的终极目标,并非是一件轻松、简单、容易之事。除了要自始至终,保持清醒,有所决断,目标明确,进退得当,存身、安身,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以外,尚且需要有自身条件和外部条件的配合。

《系辞.下》第5章,对于崇德广业所需具备的自身条件,用《否卦》的九五爻,和《鼎卦》的九四爻,进行了相应的说明。

《鼎卦》的九四爻,本放在《系辞.下》第5章《否卦》的九五爻之前,但是在《系辞.下》第5章中,《鼎卦》的九四爻,呼应前文的《噬嗑》卦上九爻,说明了人生崇德广业,自身所需具备条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这个最根本的条件,就是自己的德行、智慧、实力是否匹配。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鼎卦》九四爻爻辞:“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孔子的解读,大家耳熟能详。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第5章中,在这里,既呼应了前文在对《噬嗑》卦上九爻的解读中所提到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这一跟德行积累有关的至关重要的,积德行善的内容;又呼应了前文在对《解卦》上六爻的解读中所提到的,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一跟智慧、实力有关的内容;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行、智慧、实力不匹配,崇德广业亦有限。

只有自身的德行、智慧、实力,与《否卦》的九五爻大人那样,才能在常态的《否》之时,休天下之《否》,崇己之德,广天下之业。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否卦》的九五爻,完整的爻辞是: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苞、桑是两种根系非常发达的植物,桑之为物,其根深固,苞谓业生者,其固尤甚。桑的根系已经够发达、够深了,苞之根深,更甚于桑。

《系辞.下》第5章中,孔子对《否卦》的九五爻爻辞的解读,原文是: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系辞.下》第5章中,在这里,呼应了前文的《困卦》六三爻提出的存身、安身,重点强调的也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的居安思危,存身、安身的思想。

但是,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不仅有居安思危之意,更有天下能不能出否、休否,全系于休否之大人,是否有与苞桑那样,根深蒂固的德行、智慧、实力,之意。

天下能不能出否、休否,系于休否之大人,德行、智慧、实力是不是与《否》时匹配,是大人能否成《鼎》之功,崇大人之德,广大人之业的关键所在。否则,后果会象《鼎卦》九四爻所说的那样,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不胜其任,甚至会有鼎折足,覆公之凶。

至此,《系辞.下》第5章,谈到了要实现人生崇德广业的终极意义,既要自始至终,保持清醒,有所决断,目标明确,进退得当,居安思危,存身、安身,又要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还需要积累与崇德广业相匹配的德行、智慧和实力。

然而,这些只是崇德广业的内部条件,要想最终达成崇德广业的终极目标,尚且需要一定外部条件的配合,尚且需要合适的时机,这就涉及到《系辞.下》第5章,后续提到的《豫卦》六二爻: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系辞.下》第5章后续之文,且待来日再探,感谢阅读!!!

其德文化,与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