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解读《阳羡茗壶系》系列4—金沙寺僧创始,紫砂壶缘起

品声爱紫砂 2024-06-03 00:05:29

壶友们,大家好!今天的内容是一位特别的老朋友——金沙寺僧。

这位僧人虽然没留下名字,但可说是紫砂壶界的“启明星”,默默无声,用一团泥土,铺就了紫砂壶艺术繁荣昌盛的道路。

今天是我们聊《阳羡茗壶系》这本书的第四期。

原文如下:

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传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金沙寺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附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唐相陆希声的山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金沙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地,也是紫砂壶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在唐代,金沙寺因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丽,成了文人墨客和佛教僧侣的聚集地。

这里的僧人不仅修行佛法,也热衷于茶文化,使茶文化与紫砂壶的制作技艺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沙寺经历了多次修建和扩建,成了宜兴地区重要的佛教圣地。

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金沙寺也经历了兴衰变迁,但它在紫砂壶文化中的地位从未改变。

几百年前的金沙寺,僧人们不仅有诵经打坐的修行,还有制壶的闲情逸志。他们与陶工匠为邻,像是现代的跨界合作,将陶土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金沙寺僧人使用的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细腻泥料,将泥料糅合、浸泡,去除杂质,洗尽铅华。

接下来,僧人们用手捏制泥胎,将泥胎规整成圆形,然后,挖空泥坯中间,接上壶口、壶柄、壶盖、壶钮,就像搭建一座微型的建筑,每一个细节都不马虎。

最后,将这半成品的紫砂壶放入陶窑中烧制,经过火的洗礼,凤凰涅槃,紫砂壶便不再只是泥土,而是成为了人们手中之茗器,相传而用。

金沙寺僧人,在晨钟暮鼓中,静静地抟土制壶,方法可能还很简陋,壶的样式也很简单,只有圆形,但不张扬,不浮夸,自有一股让人心动的力量。

僧人制壶启发了后世无数陶艺家,去追求那份简单中的不平凡。

就像种下一棵树,金沙寺僧不仅让紫砂壶在宜兴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更是让这门艺术在历史的长河里开花结果,绽放出独特的文化光彩。

紫砂壶与佛教的渊源不止于此。

相传很久以前,宜兴老百姓日子过得挺艰难,这时候,一位四处云游的僧人路过此地,看到大家这么辛苦,他没直接给钱给粮,而是给了个绝招——卖“富贵土”。

这富贵土,就是后来咱们称之为紫砂泥的东西。

一开始,大家都摸不着头脑,心想这和尚是不是疯了,泥土能富贵?但僧人没多解释,只是指点着丁蜀的乡亲们开始挖掘这看似普通的泥土。

结果,这一挖,挖出了致富的金饭碗,让当地人靠着制陶手艺过上了好日子,这正是佛教里常说的“我佛慈悲”。

如今,你要是去到黄龙山脚下,那片富饶的紫砂泥矿区,就能看到一座巍峨的雕塑——“始陶异僧”,它高高地矗立在大水潭边,差不多有3米高,像是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明代紫砂壶的诞生,多亏了无名的金沙寺僧人,但也映射出茶与佛教文化的深厚渊源。

唐朝之前,和尚们喝茶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到了唐朝,茶就成了寺庙里的“家常便饭”,好像每个山头的和尚都有自己的独门好茶。

茶圣陆羽在他的自传中说,自己是个孤儿,三岁时被遗弃在野外,幸运的是,竟陵龙盖寺的智积大师捡到了他,把他带回寺里养大。

陆羽小时候在寺里煮茶,手艺可称一绝,他煮的茶,香气四溢,味道醇厚,让人一喝难忘。

后来,陆羽离开了龙盖寺,但智积大师却再也喝不惯别人煮的茶了。因为别人煮的茶,总是少了那么一点陆羽的味道。

唐朝大历年间,百丈怀海禅师是个改革派,他不仅提出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口号,还把茶文化编进了《禅门规式》,也就是《百丈清规》。

《百丈清规》里,不仅让和尚们种茶、制茶,还让喝茶成了一种寺院的仪式。

寺院里特意弄一个房间,叫做茶寮,就是和尚们专门喝茶的地方。

茶寮里头,有寮主,有副寮,还有茶头,也就是负责煮茶的和尚。

每天早饭后,茶头就在茶寮外头等着,敲三下板子,大家就知道,喝茶的时间到了。

茶汤会是寺院里的日常,和尚们通过喝茶来提神醒脑,参禅悟道。

喝茶,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为了解渴,更是一种修行,一种通往心灵深处的桥梁。就像药山惟俨禅师的“点茶与这僧”,还有赵州从谂禅师那句“吃茶去”,都成了禅宗里头的经典公案。

禅茶文化盛行的时代,金沙寺的僧人把紫砂壶从粗陶中分离出来,经过一番打磨,烧制成紫砂壶,虽然看起来有些简陋,却开启了紫砂壶的历史,功不可没。

这里是当家小吴聊紫砂,我们下期接着聊。

如果你也喜欢紫砂壶,喜欢清茶一杯的慢生活,我有好壶好茶,邀你共赏!

0 阅读:0

品声爱紫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