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出圈的润中先生是不是周鸿祎所说的有“杠精心态”的大学生?

武汉北看事 2024-09-05 13:04:35

9月3日,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在发布“开学之问”的视频中,给大学新生们分享了几点建议。

其中有一条关于“杠精”的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01

周鸿祎建议说:“在大学里什么事都值得尝试,但是不要去参加大学生辩论赛。”

因为,“这培养了很多‘杠精’”,“等你到了工作上,你会发现这种沟通方式,是没有办法工作的。”

周鸿祎是互联网科技业的成功人士,对于大学生的建议,自然是站在一个企业老总的角度提出来的。

大学生辩论赛会不会培养很多“杠精”暂且不论。

但是,在工作中,以“辩论”的方式去沟通,老板不喜欢,同事也不会喜欢。

所以,周鸿祎认为,这种沟通方式,是没有办法工作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周鸿祎的建议是“善意的”“建设性的”“有益的”。

02

但是,周鸿祎的观点遭到了经济学家马光远的批驳。

很显然,周鸿祎的建议重点在下半句。

马光远却抓住上半句大作文章,就是典型的“杠精”思维。

马光远开篇就说:

很显然,周鸿祎在大学期间,一定是没有机会参加辩论赛,所以把辩论和抬杠混为一谈了。

这在逻辑上就有问题:

没参加过辩论赛,就不可能发现“辩论”会让人养成“抬杠”的习惯吗?

马光远的结论是:

在大学里参加过辩论赛的,一般不会成为无脑杠精,因为他有基本的逻辑和思维训练,而恰恰是那些没有过这些训练的,才会成为真正的杠精。

不知道马光远上大学的时候,有没有参加过辩论赛?

没错,在大学里参加过辩论赛的,一般不会成为“无脑杠精”。

但是,他们却完全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杠精”。

03

马光远大概以为,所有大学里组织的辩论赛都是有电视直播的“亚洲大专辩论赛”吧。

实际上,不少大学组织的大学生辩论赛就是扯淡与抬杠。

首先,设置的话题,肯定是没有标准“对与错”的答案的。

往往是越辩争议越大,谁也说不服谁。

后来就是“为辩而辩”,拼命找对方语言上的漏洞,以证明对方是“傻子”自己是“聪明人”。

最后,就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抬杠”。

一般人说话,就是周鸿祎这样口语化,哪里会没有一点“逻辑漏洞”呢?

大家听懂了意思明白了就算了。

而受过逻辑思维训练的人,就能发现其中的“漏洞”,并以“令人哑口无言”为乐,最终养成了“啥都要辩一下”的习惯。

这种人,同学们谁都讨厌他,又说不过他,只好敬而远之。

习惯一旦养成,完全改不了,毕业之后就带到工作生活中去了。

04

很显然,企业家是不希望公司有“杠精”存在的。

1月26日,周鸿祎在公开课上,就批评了公司运行中的“杠精心态”。

他表示,公司不需要辩论,公司需要discussion。

他举例说: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杠精,你说啥主意,他都是看到缺点,都是以否定的态度来准备跟你辩论。这就比较可怕,因为很多好的想法,刚开始想法不成熟的时候有一个闪光点被包在里面。如果你是一种杠精心态,看到的全是缺点。

周鸿祎认为,拥有这种心态的人,是从来不肯改变的人,这种人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人原谅你,但在商业里,一定会败得一塌糊涂。

05

马光远从周鸿祎话里的头半句“鸡蛋里挑骨头”,完全回避了后半句沟通方式的“建议”,就是典型的“杠精”思维。

无法反驳别人正确的观点,就去寻找别人话中的“逻辑漏洞”。

马光远是“坐而论道”的经济学家,推崇“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无可厚非。

可大学生毕业面对的是就业,听企业家周鸿祎的建议肯定比听经济学家马光远的建议更受益。

假如说,马光远进了360公司工作,周鸿祎能喜欢他这种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与马光远共事的同事们,会主动跟他沟通讨论工作问题吗?

身为企业家的周鸿祎说这番话应该也是有感而发。

老北说一句现在可能在网上非常不受待见的大实话:

最近火出圈的童润中同学,就是周鸿祎所说的大学培养出来的有“杠精心态”的典型代表。

他“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劳苦大众的内心世界,也害苦了“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们。

0 阅读:3

武汉北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