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2读书笔记|复盘《翦商》一场恐怖之旅,却拨云见雾了解众生

半橘子味的牛奶 2023-06-24 11:43:27

感悟:

看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人性是环境的产物,就像《南京大屠杀》里的日本士兵一样,本质上地球上的人类都属于“人”这个物种,这个属种。但是却因为环境的不同,无论这个环境是否包含着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因素,人类在此环境中生长,所受到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并不排除会有天生为恶和天生为善的人,因为天才都存在,为何不存在至纯至善和至恶的人呢?因此可见人性不是绝对的,但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周公是伟大的,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华夏民族的信仰,开创了新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德”。

文章摘抄:

>>商朝不可能被武力摧毁,却可能会因异族熏染而堕落。

>>中国古文明的重要特征是实用和低成本,不重视公共参与性。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才有了农业和定居生活,不再像野生动物一样四处流动觅食。这是距今约一万年前开始的变化。

>>距今6000年后,村落的集体生活特征逐渐变弱,独立防御体系也逐渐消失,出现了更大范围的政治体——十几个村落形成的“部落”。

>>商人并非生来就热衷杀戮和人祭,只是随着王朝步入扩张轨道,杀祭行为才陡然增加起来,成为蔚为大观的国家级宗教活动;

>>周公宣称,王者应当爱民、德治和勤勉,这样才会受到“天命”青睐,长寿享国;如果王者残暴对待庶民和小人,天命就会转移到更有德的候选君王身上,从而改朝换代。

>>面对这个悖论,盘庚必须强调神界的规则:天界的贵族们必须服从诸位先王,不能偏袒自己的子孙;倘若现世的贵族违逆商王,你们的先祖自会大义灭亲。

>>这是上古时代的常态:并非所有的人类社群都会自动进化成更大的共同体和国家;事实是,多数会一直停滞无为,直到被强大的古国或王朝吞并,被强行裹挟进人类的“发展”大潮中。

>>玛雅和阿兹特克还留下了一些关于人祭的雕塑、浮雕和绘画。相比之下,从新石器到殷商,中国境内从未发现用于人祭的景观建筑。殷商人祭只有甲骨卜辞记载,从未有雕像、铸造、绘画等艺术表现。殷商和阿兹特克、玛雅共有的文化基因并不多。

>>夏朝和商朝的更迭,在史书中有道德评判色彩很强的记载:末代帝王夏桀胡作非为引起天怒人怨,终于被新兴的有道之君商汤取代。 帝桀之时……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

>>从神话传说时代到春秋再到今天,中国唯一没有变过的地名,可能就是商丘了。 先商的始祖谱系从契开始,到灭夏的武王成汤(甲骨文中的“天乙”),一共有过十四代首领,共经历八次迁徙:“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史记·殷本纪》)也就是说,平均不到两代人就要迁徙一次。

>>为使自己的解释圆满,周公还重新定义了“德”的概念。在周公这里,“德”已不再是《尚书·盘庚》里商人的那种无原则的恩惠,而是所有人生活在世间的客观道德律,如孝悌长幼、中正恭逊、宽宏温直等。上帝只保佑有“德”之人,也会替换掉那种没有“德”的君王或王朝,以有德之人代之。所以,只要武王努力修“德”,就一定能在上帝福佑之下战胜商王。

>>他认为,这背后虽都有天——上帝意志的改变,但唯一能影响天命的因素,是人的“德”,也就是人处理现实问题的准则。所以,周公说,“天不可信”,人不能奢望去揣摩天帝的意旨,只需要把世间的义务履行好。

>>周公的“改制”恭敬地解除了上帝和诸神对世间的掌控,把他们奉送到距离尘世极为遥远的彼岸世界。诸神远行似乎也带走了一切奇伟莫测,留给人间的只有平庸的平和,以及残留着种种传说的巨大废墟。不过,诸神及其神迹并未消失,只是它们不再返回东亚,而在此后的美洲大陆上,玛雅和阿兹特克等文明将相继繁荣,且伴随着盛大的人祭仪式以及精美的图画文字、石雕和巍峨的金字塔神庙。

0 阅读:2

半橘子味的牛奶

简介:关注我带你发现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