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不得不服“基因”

樊稠说育儿 2024-03-10 22:34:36

家庭教育就是无痕的教育。

孩子会追着父母的身影前进,而不是被我们推着走。

作者 | 番茄妈

前几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拜访了多年未见的闺蜜小雅。

小雅一直是个有条不紊的人,这种井井有条甚至体现在了她家的装饰布局上。

当我坐在她精心布置的客厅里时,我注意到她4岁的儿子小豪在角落里玩耍。

他正专心致志地拼着一个复杂的积木玩具,每一个部件都被他小心翼翼地分类放置,就像他妈妈做家务一样细致、认真。

下午,我们一起带小豪去公园散步。

小雅告诉我,小豪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感知力,他可以准确地分辨出不同种类的花草,并且兴趣十足。

这与小雅年轻时热衷于植物学研究简直一模一样。

随着一天的观察,我发现她们母子二人很多习惯、神态、爱好真是如出一辙。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充满了感慨。

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儿子放学回来。

儿子把鞋一脱,直接往沙发上一躺,跷着二郎腿,拿起ipad就玩起来。

我看着有点火大,不知儿子何时养成了这样一个坏习惯。

思索之间,我突然想到孩子他爸每天下班回到家,也是这样躺在沙发上玩手机。

不禁啼笑皆非。

养孩子,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

但是不得不说,养孩子这事,很多时候你真得服基因。

习惯的基因

看过一段爸爸开家长会的视频。

视频中,一位爸爸昏昏欲睡,后面干脆直接趴在桌上会见了周公。

他旁边的另一位爸爸,则双目无神,全程呆滞地看着前面的老师。

后来有网友放出来他们两个孩子上课时的照片,对比下来,从动作到神情,这两对父子可谓如出一辙。

这大概就是“基因”的力量吧。

俞敏洪说过:“如果家庭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复印件。”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的人生产生影响。

认识两个妈妈,同样是家庭主妇,同样都有一个女儿,教出的孩子却天差地别。

一位妈妈经常在家里打麻将,每天家里声音喧闹,烟雾缭绕。

她家孩子上初中了,每天放学总是跑出去混,作业也不做,成绩一塌糊涂;

而另一个妈妈早年离异,独自抚养女儿,很是艰难。

但平日里她下班回到家,不会玩手机刷短剧,要么就是陪女儿一起安静地读书,要么就是跟女儿聊聊学校的趣事。

她女儿学习特别自觉,从来不用妈妈催,听说一直是年级前十,是被老师重点表扬的对象。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你整天上网玩手机,怎么指望孩子自觉学习?你整天好吃懒做,怎么指望孩子勤快积极?你整天熬夜刷剧,又怎么指望孩子早睡早起?

如果父母都无法控制自己,就不要指望孩子自觉自律。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那个样子的人。

因为,你就是孩子的基因啊。

性格的基因

记得看过这样一张海报:

厨房里儿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父亲见状,立刻扬起了巴掌。

儿子恐惧不已,只能伸出双手挡在脸前。

然而多年后,当初那个无助、惊恐的孩子,却变成了另一个冲动、暴戾的父亲,将拳头砸向自己的孩子。

客厅里,母亲正怒气冲冲地对着女孩咆哮,面对母亲的怒火,女孩吓得只能用手捂住耳朵。

多年之后,女孩怎么也想不到,她也会长成为一个易燃易爆的母亲。

父母什么脾气,就给孩子种下什么性格。

父母失控的情绪,早在潜移默化之间刻进了孩子的基因里,把孩子变成了同样暴虐、情绪化的人。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yīng),则是一位温柔婉约、低调平和的女性。

杨绛曾在谈及过往时感慨道:我母亲向来不尖锐,她对人事的反应总是慢悠悠的。

即便有人当面损她,她也不会计较太多,事过之后更不会放在心里。

遇上家里爱占小便宜的亲戚,她依然能够坦然面对,遇到好东西还会留给她们。

长大之后,杨绛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慢慢成长为一个情绪平和之人。

在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生活里,两人从来没有红过脸,一派和谐美满。

在他们稳定情绪的滋养下,女儿钱瑗的童年松弛又快乐,幸福感满满。

家庭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孩子则是天生的情绪接收器。

那些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情绪记忆,永远不会消失,而是会代代相传下去。

父母要努力修炼自己的情绪,不把坏情绪带到家里,遇事少责备,平常多宽容。

如此,孩子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修得好性格,获得更强大的灵魂。

精神的基因

作家莫言在散文《母亲》里有这样一段叙述: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

但母亲的乐观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心态乐观的母亲,丰盈了莫言的灵魂。

让他在漫漫人生路上充满了勇气和自信,遇到什么挫折都能咬牙面对,对生活满怀热爱和希望。

父母的人生态度,决定着孩子的精神面貌,也书写了孩子的命运。

钟南山院士曾在一次分享中,直言在自己的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父亲钟世藩。

父亲话不多,也不爱讲大道理,把全部热情投入在了自己的医学事业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进步着。

到了晚年,钟世藩教授患了严重眼疾,身体极其虚弱。写稿时身体几乎都贴在桌面上,但仍坚持轮流捂着两只眼睛,苦苦撰写出长达40万字的儿科医学著作。

看到父亲为事业永不放弃的热情,不断好学进步的追求,钟南山深受鼓舞。

如今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鼓舞了无数年轻人。

不仅如此,他还把父亲的衣钵和精神传给了自己的一双儿女。

父母若在生活面前奋力拼搏、不轻言放弃,孩子自然会紧随其后,力争上游;

父母若能持续学习、不断进取,孩子自然也会奋发努力、自立自强。

我们留给后代最宝贵的礼物,不是金山银山,而是在漫长时光中打磨的精神财富。

白岩松曾说过:

“为人父母要小心你的思想、语言、行动,因为这些会变成孩子的性格,也会变成他的命运。”

家庭教育就是无痕的教育。

当你下班泡在电视机旁的时候,你教会了孩子懒惰;

当你在他人面前趾高气扬的时候,你教会了孩子自负;

当你和伴侣吵得昏天暗地的时候,你教会了孩子指责;

当你在弱者面前蛮横强势的时候,你教会了孩子欺负……

所谓家教,就是家长先管好自己。

点个赞吧,与父母们共勉。

3 阅读:140

樊稠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