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人们,动动您发财的小手,阅读之前点一下关注吧。
疫情后的这几年,有不少人都体会到,日子确实有些难过,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钱难赚,花起来又太快。
钱难赚是由于经济形势不好,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都在下滑,不少地方的基层公务员工资都被拖欠,企业倒闭、裁员的新闻也是时有发生。
“熬”,是这几年最热门的关键词。
企业能熬过寒冬,继续生存下去;员工能熬过不被裁员的风险,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支出、老人的医疗费用、全家的生活所需才有盼头。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这种压力,仍旧有为数不少的高收入群体,在一片哀叹中照样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两类单位的平均工资排名上继续排名第一,分别为231810元、129215元。
而金融业两类单位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97663元、124812元,其增速仍排名各行业第一。
搞金融的赚钱快,这已经是社会的共识,据业内人士透露,前些年券商拿百万年薪的员工非常多,甚至千万的也大有人在。
即使这些年,金融行业薪酬有所下滑,但对于各机构的高管来说,影响也并不是太大。
据说,在金融圈里有一条众所周知的鄙视链,即私募>公募>信托>券商>银行>保险。
2024年9月,据新浪财经的报道,A股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42家银行超250万人的薪酬“曝光”。
其中,招商、兴业、浙商、南京、江苏等银行员工人均月薪均在4-5万元,国有六大行则接近3万元。
要知道,这还是相比于去年同期年薪平均下降5321元,摊到月薪则是下降887元。
咱们再排除众多金融机构基层员工被高管“平均”的因素,起码七八千的月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几乎处在鄙视链低端的银行收入已经这么高了,可见金融行业“造富机器”的称号真不是吹的。
而大多数的工人收入能到四五千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更不要提一些类似保洁、环卫的低收入群体。
收入分配不均衡,已经让社会贫富差距的比例被拉得越来越大,实际上已经背离了当初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去带动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这个问题,老百姓都感受到了,相信国家也早就注意到,并且一直在想办法去解决。
今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
《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意见》里也着重指出,“要促进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政府首次从国家层面发文要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进行指导,这是否意味着政府会“要求”企业给员工涨工资呢?普通民众有望迎来一轮工资上涨吗?
要知道,中央下发的文件,无疑是站在一个全局性的高度,其立意和指导性是毋庸置疑的。
大家一直都在羡慕公职和退休人员,能够享受到稳定的薪酬增长福利,难道这样的好事也轮到企业身上了?
然而,事实却未必如大家所设想的那样。
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要改革收入分配机制。长期以来,我国收入分配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再分配环节。
因此,如何让劳动人民在初次分配中获得更加公平的报酬,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么来理解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呢?
根据官方的资料可知,初次分配是基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分配完成的。
其重点是通过促进机会公平,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来实现共同富裕。
再分配是指政府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征收税收和政府非税收入,在各收入主体之间以现金或实物进行的收入再分配过程,以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
再分配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分配方式主要是是税收、收费、补贴、救济等。
比如说,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和缴纳五险一金的方式,政府先把钱收走集中起来,再分配给其他人。
第三次分配主要是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和个人等基于自愿原则,以募集、捐赠、资助、义工等慈善、公益方式对所属资源和财富进行分配。
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公益的力量,来实现富裕群体向穷困人群的帮扶。
这些年,有不少的传言,比如国家将征收房产税、遗产税、富人税等等,很多人理解为,这是凸显再分配领域重要性的标志。
其实,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早就对三次分配的任务作出了明确的说明,简单来讲就是:
初次分配增加要素收入的比重,尤其劳动收入向中低收入人群倾斜;再分配利用税收、社保等托底保民生;第三次分配通过公益慈善事业让富人帮穷人。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这个提法听起来,是会让人“想入非非”。
然而,我们也知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并不能强制要求企业给员工涨工资,那么这个所谓的“宏观指导”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其实,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政府起码能从一些政策上去对企业的工资标准进行引导和规范。
比如说,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发布工资指导线,比底线上去约束企业,保障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切身利益。
其实人们也清楚,想要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想要靠企业给员工涨工资,在当前可能并不太现实。
国家财富的分配,受益者其实无非三方,那就是劳动者、企业和政府,表现为劳动者的薪酬、企业利润和政府财政收入。
想要提高老百姓的劳动报酬,比较现实的做法,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想办法稳定和扩大就业,保证让老百姓有赚钱的饭碗。
二是切实维护一线劳动者的权益,解决拖欠工资、不交社保、无辜辞退等损害劳动者利益的问题。
三是缓解老百姓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生活压力,让中低收入人群财富不至于流失的那么快。
四是降低对劳动报酬的征税力度。最明显的措施就是个税起征点,并扩大征税范畴。
真正实现让拥有多渠道收入的富人多交税,而不是只对辛苦上班赚得的工资征税。
此外,还要严厉打击富人偷税、漏税的行为,不仅要重罚,甚至可以追求刑事责任,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尽管促就业意见稿的出台,并不能让企业给员工涨工资变成现实,但它的象征意义也是很明显的。
它代表了国家对于贫富差距过大的高度重视,指导是一个信号,下一步会不会有具体的实施条例出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此,大家怎么看?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弘扬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无任何不良诱导倾向,文中图片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本人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