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鸣:晋西古城印记

文化纵横 2021-06-05 11:47:11

槐夏初始,良师益友成团;朝发夕至,不远千里而行,终达碛口古镇。回首丁酉仲夏阔别,再逢已是辛丑人间四月天!

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古渡口,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古有"水旱码头小都会"之美名,明清时期之建筑和庙宇,数之丰富,完好保存!黄河由北来,湫水从东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之气势,河之雄浑,绘成"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今故地重游,旅居民宿窑洞,惜余时日,品其历史长河,刻重重印记于心!

晨光熹微,夕寐宵兴,稍作整顿即步出洞外。阴月至初,晋西早晚寒气依重,粤人自需适应!出乎意料,同班学员已在强身健体,练功修身,沐浴于暖阳中!遥望远处,仿有空灵之音,阵阵传来;简餐裹腹,行囊作业于背,即四驱前行,李家山徐徐在目!

李家山村--位于碛口黄河岸边,向南十里,隐大山深处。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层层叠置错落有致,分布于70度的山坡之上。前辈吴冠中老师曾到此采风,惊呼其外看像座荒凉的汉墓,进内却是高雅的古老窑洞;山体与建筑合而为一,人与自然共融一体,撼人心魄。古村相对封闭,仿似与世隔绝之桃花源;接连5日,我们将在此深耕,试用笔墨去探究她深邃的灵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翻阅历史方能娓娓道来。史载古村之风貌得益于李氏东西财主。其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业有大成。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也涉足于商,此后财路亨通、日进斗银。便大兴土木由来凤凰之建筑。极目远眺,依山就势,上下叠置,从沟到顶,九层之多,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古村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村内大小屋院有百十间,大村小村,筑群却天壤之别。小村仍存“一炷香”之独门独窗土窑洞,仿如原始穴居生活。别村多以土窑接口子,石拱窑洞,砖瓦建筑甚是少见。

建筑之代表,以李氏东主所建两层窑院。一层窑院正窑坐东向西为五孔石窑,三明二暗。南厢房两孔石窑西侧为硬山起脊大门,大门朝南,其上匾额书“堂构增辉”;大门对联:书为天下英雄业,善是人间富贵根。大门墀头砖雕“麒麟献瑞”细腻逼真。院内北侧三孔石窑旁筑石阶通二楼厢房。二层正窑是带没根厦檐五孔石窑,前廊南设小门直通院外。整座院落设计精巧别致。

后地院别名“香亭楼”,李氏西主所建,位西侧山坡之上,坐西朝东。由主院和两个小跨院组成。主院正房一层是七孔石窑,二层是七孔砖窑,北侧厢房一层是三孔石窑,二层是五间带前廊砖瓦房。整个窑院宽敞宏大,在沟壑纵横的李家山村实属罕见。偶等正是被这黄土高坡与人居建筑的珠联璧合,及深厚的民俗风情和黄河文化吸引而来。

暮去朝来,光阴荏苒;是日驻地西湾古村,碛口向北2里。村落设计奇特,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五条竖巷寓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为陈氏家族五个支系。各支系分别按五行属性巷子聚居。街道小巷院落互通。进任一院,即可游遍全村。俗称“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完整院落三十有余,从前往后沿山势向上,顶高达六层。远望纵横交错,气势宏伟。村内满眼是石,石堡墙、石门洞、石围墙、石屋墙、石面路。院落正房为石碹窑洞,坐落在高石台上,窑顶伸出一排石梁和木明柱共同支撑着宽阔的厦檐。

西湾全村姓陈,村东第一巷口院落--竹苞松茂院,大门墀头上有木刻砖雕“财神进宝”、“麒麟送子”。祠堂坐落于村南正央,祠堂大门匾书“承先启后”。两面对联“俎豆一堂昭祖德,箕裘千载振家声”。东财主院为陈三锡修建,极具代表。院落由东西并列两组建筑组成,坐北向南,两组院落均为四进,随山势层层升高,院内有楼梯上下。东西两边各有街巷,院落间可直通巷子,以便出入。院子一层是伙计住处,二层正房住长辈,两边厢房住晚辈,二层正房窑上有议事厅。三层是客房。四层是绣楼。院落内外砖石木雕构思精巧,刻画细腻,散发着浓浓的古典气息。

碛口四月天,枝头绿芽初放,蕴含无限生机。那柔嫩泛着神圣之光,明净清澈,唯美纯净。轻风飘来,开怀抱拥,凡灵合体,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下一站,碛口古镇,天外来物、灵河奇石、待我细细道来......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