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这些年来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些成就成了一些西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怎么把中国的影响力降到最小成了他们“夜不能寐”的问题,但是中国制造已经在全球发展的“根深蒂固”,想要随便的“去中国化”明显不会那么容易。
眼看着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却收效甚微,他们又把眼光放在了印度身上,印度和中国在一些方面是比较相似的,这一下子就让印度成了不少国家眼中的“香饽饽”,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么?
去中国化”无望,西方转向印度梦碎?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制造出口到全球各地,不少国家都深受中国制造的影响,尤其是传统的手工业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大国,工艺品早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中国的纺织业,丝绸做出来的衣服穿起来轻薄又柔软,深受不少人喜爱。
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手工工艺品牌在世界上“名声大噪”,通过一些国际上的展览会,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得市场更加宽广。
中国制造也紧跟世界格局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上到高端人士喜欢的“高调”产品,下到平民百姓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蛋糕”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度不断提高,这也为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打开了销路。
然而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影响远远不止手工业,拿高铁来举例,中国的高铁及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网,占据了全球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三分之二左右,并且还有自己自主研发的一系列高速列车,成功走出了国门,参与了不少国家的铁路建设。
眼看着中国的影响力在世界上这么强大,西方国家感觉这个事不太好办了,然而总会有一些“点子”被人想出来,既然去“中国化”那么不好处理,不从中国购买东西不就行了,他们把目光放在了“阿三”哥身上。
他们认为,印度和中国都拥有着庞大的人口,那么市场也应该差不了多少,不知道该说这些国家是“目光短浅”还是怎么滴。
印度市场诱惑多,外资入驻却频受挫?印度确实有着不小的市场机遇,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印度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直接去了印度进行投资,首先登场的是,苹果公司,他们看中了印度有着大量的劳动力,以为这次肯定能大赚一笔,然而事与愿违,从印度生产的手机退货率暴增,明明苹果手机很好卖,怎么印度生产的就这么多退回率呢?
开在印度的生产车间,算是彻底废了,不仅仅是偷工减料,更是“干净又卫生”,这波操作直接都快“赔了个底掉了”。
莫迪上台之后颁布了不少的政策,其中有不少就是关于他国企业在印度建厂的,简单来说就是想在印度建厂,就得让把自己的技术“共享”出来。这还得了,不少企业直接都撤离了,富士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前些年,富士康宣布将在印度投资195亿美元建立芯片工厂,这一计划曾被视为印度制造业的重要里程碑。
这计划顺手还能给印度解决就业问题,然而万万没想到,这项计划宣布了没多久,富士康就决定撤离印度,直接放弃了这个价值百亿的“造芯计划”。
相比于中国,印度的一些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更何况一个企业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电,然而在印度断水断电的事情经常发生,这对一些需要电力支持的设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工期上也带了不方便。
更何况印度一直因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导致当地许多人没有工作,就业问题困扰了印度政府许多年,不少人都习惯了整天无所事事的日子,当有一份工作摆在面前的时候,虽然都兴冲冲的,时间一长就恢复了本来面目,素质有高有低,并且喜欢偷懒,导致工作进度一直跟不上,并且越来越没有工作的样子。
其他国家对于这些外资企业大多都是“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再不济也不会太过分,而印度则是直接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能坑一把就坑一把”,动辄以“威胁国家安全”等理由向外企索要天价罚款。
印度“潜力”变“实力”,路漫漫其修远兮为了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莫迪政府还推出了“印度制造”计划,就是想把印度打造成像中国一样的制造业大国,好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外资前来建厂,当不少企业认为这是一块香甜可口的“蛋糕”时,印度政府用行动告诉他们“这都是假的”。
印度政府还通过限制外资企业的活动和提高关税的一些手段,想要从外资企业中获得更多利益,说白了就是不仅要掏空你的钱包,还得把你的技术也给要过来,这让一些外资企业“人心惶惶”,在这种前提下不少都“逃离”了印度。
印度政府老爱拿他们国家那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去吸引外国公司来投资。可一旦这些外国公司真金白银地投进来了,印度政府有时候就会使出各种法子,让这些公司赚钱没那么容易,扩张也受阻。就像那个印度高铁项目,日本公司先掏了一大笔钱,结果项目老是拖着不动工,印度那边还跟日本说,要不再加点钱吧。这种“光想占便宜不干活”的做法,让外国公司心里头那个憋屈啊,感觉被套路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同样适用。印度要想真正实现从“潜力股”到“实力派”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效率和透明度,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培养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只有这样,印度才能在全球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深夜突发!印度大溃败,富士康宣布:退出!2023.07.11
新浪网——印度坑外资的代价来了:吓跑特斯拉,富士康要关厂,越南却赚麻了2024.07.12
观察者网——“莫迪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目标,要通过中国实现”2023.06.08
澎湃新闻——被忽悠押上全部身家后,富士康在印度翻车了2024.06.24
印度有啥搞头[吃瓜]
去印度也做不到,谁能取代印度的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