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药很多,但有一味药在伤寒论中被医圣用的出神入化,那就是桂枝,能把阳气从头补到脚,横扫一身的寒痰瘀。
在伤寒论112个经方中,除了甘草这个和事佬,就数桂枝用的最多了。用得多既与当时的环境有关,也与桂枝这味药的独特药性关系更大。桂枝有什么作用呢?药性辛温,甘温补火助阳,与附子、肉桂并称温阳三阳,不仅能走表散寒,还能走里驱寒,在虚症和实证上都可使用。因此我们可以在伤寒论的很多经方中看到桂枝的身影。
比如小青龙汤,就是以桂枝和麻黄做君药,对于肺阳不足引起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胸闷气喘,痰多咳嗽,痰以清稀发白,小便不利等症状,起到温阳散寒,宣肺平喘的作用。病人通常就是外感风寒,内有水饮,桂枝就能起到化气行水以解水饮之邪,寒湿一散,咳喘自无。
还有桂枝甘草汤,仅仅两味药,但对于心阳不足,从而出现的心慌心悸,乏力气短,后背发凉,畏寒怕冷,爱出冷汗等, 桂枝搭配甘草,方中桂枝能入心,辛温助阳,通血脉,鼓舞气血运行,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
此外还有伤寒论中为数不多的补里虚的方子,小建中汤也少不了桂枝,对于寒邪伤脾,导致脾胃虚寒,表现为腹胀冷痛,胃口不佳,消化不良,喜温喜按,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方中桂枝温阳气,祛寒邪,搭配饴糖,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从而起到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作用。
在调理下焦疾病时,也可常见桂枝的身影,比如治水经方五苓散。对于肾阳虚弱,气化无力导致水湿不利导致的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等,方中用泽泻和桂枝的配伍,起到温阳化气利水,恢复膀胱气化能力,进而解决小便不利的问题。
我们仅仅从上中下三焦举例来看,桂枝的应用可以说心阳、脾阳、肾阳都可用。实际上在阳虚导致的痰瘀痹症等疾病,也少不了桂枝温阳通脉的作用,像桂枝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当然,在具体怎么使用上,还是要辨证不同症状。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