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历史上的康熙皇帝非常看重后妃的家族出身,因而其后宫中地位最高的皇后、皇贵妃、贵妃,仅出自于三个家族,即赫舍里氏家族、钮祜禄氏家族以及佟佳氏家族,而这三家也被称为康熙朝时期的“三大外戚家族”。这其中,佟佳氏家族无疑是最为“特殊”的,它不仅为康熙朝时期的后宫贡献了一位皇后、一位贵妃,同时它也是清圣祖生母孝康章皇后所在的家族,故而佟佳氏家族也成为了历史上非常少有的“双后家族”。
在如此闪耀的“家族光环”的影响下,大量的佟佳氏家族成员入朝为官,担任要职,于是也就有了“佟半朝”之名。而在他们之中,佟国纲和佟国维,这两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兄弟,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两位亲舅舅,无疑是最为显赫的存在,也正是他们二人的共同努力,将整个佟佳氏家族的权势地位抬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影响了整个康熙、雍正两朝的政治格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圣祖的继任者清世宗却对于这两位清圣祖的亲舅舅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奋勇作战、壮烈殉国的佟国纲,惨遭清世宗的羞辱,其家族世袭爵位也被中断;反而是在“九子夺嫡”中,支持过清世宗“政敌”八阿哥胤禩的佟国维,却得到了清世宗的极高赞誉。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的结果,绝非他们二人的原因,这一切全都是拜他们的子女所赐。
清圣祖亲大舅佟国纲,堪称整个佟佳氏家族的“大功臣”提到佟佳氏家族,就不得不提到明末清初一位极富争议性的人物——毛文龙。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毛文龙深入敌后,出其不意地攻占了鸭绿江口的镇江堡(今属辽宁省丹东市),生擒了佟养正、佟丰年父子,史称“镇江大捷”。而佟养正、佟丰年之后被押解到北京,在午门外凌迟处死。
佟盛年
此时佟养正的另外一个儿子佟盛年因为在外领兵,算是逃过一劫,而他的另外一个名字更广为所知,这便是佟图赖。他正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父亲,同时也是清圣祖的亲姥爷。
在皇太极正式建立汉军八旗后,佟图赖成为了汉军正蓝旗固山额真。
顺治十五年(1658),佟图赖去世。此时他的女儿佟佳氏已经嫁给了清世祖,并且生下了清世祖的皇三子玄烨,这便是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只不过,这个时候的佟佳氏还只是位庶妃,级别地位非常低。
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世祖驾崩,清圣祖登上皇位,她才凭借“母以子贵”成为了皇太后。只可惜,她的这个圣母皇太后只当了不到两年,就在康熙二年(1663年)的时候崩逝了。
凭借着良好的出身以及与皇家的亲密关系,佟国纲在顺治朝时期,已经开始担任一等侍卫,清圣祖登基后,又成为了内大臣,并参与平定了“三藩之乱”期间蒙古察哈尔部的叛乱。康熙十六年(1677年),在清圣祖追赠自己的外公佟图赖为一等公的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位亲大舅袭承了这一爵位。“十六年,推孝康章皇后外家恩,赠佟图赖一等公,仍以国纲袭。”之后,又任其为领侍卫内大臣,并让其以副使身份,参加了与沙俄的《尼布楚条约》的谈判。
而佟国纲之于佟佳氏家族最大的贡献,当属“请归满洲”。
爱新觉罗・玄烨
作为清圣祖的“母家”势力,一直以来清圣祖都在极力扶持佟佳氏家族,为的就是让其能够成为维系自己统治根基,平衡“上三旗”其他家族势力的重要支点。然而,在非常看重家族出身的清初时期,汉军旗籍纵使有着再高的朝堂权势,在与传统的满洲勋贵家族抗衡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先天劣势”。
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时候,佟国纲正式上疏 “请归满洲”:“臣祖原系满洲,被明人诱入开原,再移抚顺,后太祖高皇帝兵取抚顺,将臣祖养真并族人大半令居于佛阿拉。明时以臣家原系满洲,将臣族数百人尽行杀害。今臣等仍在汉军之列,能无伤心痛恨而告于我皇上圣明之下哉。为此具疏奉闻 。”
对于此,清圣祖给予了高度重视,毕竟这是其“母家”族长的“请求”,同时也有利于维持朝堂政治格局的稳定。最终“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
而在“请归满洲”后,佟国纲似乎也完成了他的“人生任务”,两年之后,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清准“乌兰布通之战”,佟国纲便迎来了他的落幕时刻。
这是大清王朝与蒙古准噶尔汗国之间的首场大规模战略决战。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利用“驼城”战术进行防御,给予了清军以重创。战斗中,佟国纲身先士卒,直接带队冲入“驼城”之中,结果不幸中枪身亡,壮烈殉国。“国纲奋勇督兵进击,中鸟枪,没于阵。”
佟国纲
佟国纲的阵亡给清军以极大震撼,但同时顺利冲出“驼城”、返回本阵的佟国纲部将也成功带回噶尔丹防御体系的情报,为清军将领们找到了破敌之策。最终经过一番苦战,这场“乌兰布通之战”以清军的惨胜收场。
在得知自己的亲大舅壮烈殉国的消息后,清圣祖本人是悲伤不已,准备亲自前往迎回佟国纲的灵柩。在被百官劝阻之后,他又下旨,命所有皇子和百官一同相迎,之后更是为佟国纲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丧还,命皇子迎奠。将葬,上欲亲临,国纲弟国维及诸大臣力阻,乃命诸皇子及诸大臣皆会,赐祭四坛,谥忠勇。上以翰林院撰进碑文不当意,乃自为制文,有曰:‘尔以肺腑之亲,心膂之寄,乃义存奋激,甘蹈艰危。人尽如斯,寇奚足殄?惟忠生勇,尔实兼之!’”
而也正是因为佟国纲的壮烈殉国之举,加之在此之前的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圣祖晋封佟国维之女、皇贵妃佟佳氏为皇后,即历史上清圣祖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使得清圣祖将佟佳氏家族抬入到了“八旗”中位于“头旗”位置的满洲镶黄旗之中。至此,佟佳氏家族的出身、地位,彻底与钮祜禄氏家族、富察氏家族等一众满洲传统勋贵家族拉平,能够并驾齐驱。
纵观佟国纲的人生经历不可不谓之辉煌,然而,他却也有着两个致命的缺陷。其一,是他性格耿直急躁,且非常的倔强,平日里就经常顶撞康熙,而他在“乌兰布通之战”中深入敌阵壮烈殉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他的焦急情绪所致。其二,就是佟国纲的家庭内部管理非常混乱,儿子们之间矛盾重重,而他与长子鄂伦岱之间更是关系紧张,甚至已经到了佟国纲不惜上奏清圣祖“请诛其子”的地步。而最终,也是因为他的这个长子,使得佟国纲的一世英名尽毁,还惨遭清世宗的羞辱。
佟国纲长子鄂伦岱,一系列愚昧表现让父亲蒙羞在康熙朝晚年的那场“九子夺嫡”中,鄂伦岱便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一废皇太子”不久便有了重新复立胤礽的想法。于是,清圣祖“精心策划”了一场御前会议,并且提前将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参会的众人。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让清圣祖失望透顶。
爱新觉罗・胤禩
会上,在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内大臣鄂伦岱、翰林院掌院学士纳兰揆叙的带领下,所有的与会官员均力保八阿哥胤禩为新任储君,并且强烈反对清圣祖复立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之后,随着阿灵阿和纳兰揆叙的相继去世,官居领侍卫内大臣之职的鄂伦岱俨然成为了整个“八爷党”的“党魁”,继续支持着八阿哥胤禩,并且在“毙鹰事件”后,开始全力扶保十四阿哥胤禵争夺皇位。
只不过,“九子夺嫡”的最终结果是,此前不显山不漏水的四阿哥胤禛成为了胜利者,这便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而扶保清世宗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正是鄂伦岱的堂兄弟、佟国维之子隆科多。
初登皇位的清世宗,对于支持过胤禩的鄂伦岱并没有为难和清算,反而是对其予以了重用,并且还将鄂伦岱的父亲佟国纲追赠为太傅。当然,清世宗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安抚、拉拢佟佳氏家族,另一方面也是在给隆科多以及自己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等这些照顾、支持过自己的佟佳氏家族成员“面子”。
然而,鄂伦岱却对此嗤之以鼻,并且一再触及清世宗的“底线”。
雍正二年(1724年)的时候,清世宗开始清算“八爷党”的旧部,他将已经去世的阿灵阿和纳兰揆叙搬出来大加批判,并且还把阿灵阿的墓碑改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将纳兰揆叙的改为“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紧跟着,清世宗又对阿灵阿之子阿尔松阿进行了处罚,将其革职查办、发配盛京,并且安排鄂伦岱前去宣读旨意。“朕有朱批谕旨降与阿尔松阿者,令鄂伦岱转交。乃鄂伦岱于乾清门众人前将朕旨掷之于地,且极力党护。”“又一年元旦清晨在乾清门院内掀衣溺便。朕见之骇异,知其行同畜类。”
爱新觉罗・胤禛
这样的举动毫无疑问就是在亵渎皇权。于是,清世宗在盛怒之下直接将其发配盛京,一年之后下旨处死,同时也废止了其一等公的家族爵位。而余怒未消的清世宗随即将怨气发泄到了鄂伦岱的父亲佟国纲身上。清世宗不仅称佟国纲是“素性乖谬”,更是对其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壮烈殉国的表现加以了批判:“伊独穿出色甲胄,单骑驰出鹿角之外,以致身死,盖其平日蓄智忿戾,特有意轻生,甘辱国体。”
佟国纲原本英勇壮烈的为国捐躯之举,在雍正看来却是自己主动“找死”,有辱国体,可谓是一世英名尽毁。而这一切都是拜自己的长子鄂伦岱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