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家几米说: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
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诚然,生活的坎最终其实是自己的心坎,只有迈过去才会有新生。
人活一世,最通透的活法就是:少言、少思、少怨。
01
少言者智
古语有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个人如果说话不知节制,随意开口,会给自己招惹祸端。
人际关系往来,不仅看重人品的高低,更要懂得说话之道。
世事复杂,人心难测,面对外界的尔虞我诈,利益纠葛,少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坚决不说。
晚清重臣曾国藩能在风云诡谲的官场一路向前,平步青云,成为晚清第一名臣,就是在于他懂得少言的智慧。
他少年时就为自己立下了三条戒规,其中之一就是:戒多言。
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处事,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讲究说话的场合和技巧。
为官数十年,他能在各种复杂关系里游刃有余,靠得就是少言多思的人生之道。
常言道:“闲谈莫论人非。”
管好自己的嘴,莫说他人闲话,不论东家长,西家短,对他人尊重,就是对自己的保护。
现如今,网络技术发展,便利了沟通,天南海北的人都聚集在网上针对热点事件高谈阔论。
但近些年网上出现了大量舆论反转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对任何一件事,要保持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千万别偏听偏信偏言。
如果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在网上肆意发表言论,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伤害了当事人,更是对自己的一种内耗。
适时的沉默,是一种智慧。
王阳明曾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有远大目标和期望,不说闲话,不管闲事,始终如一专注自己,提高自己,我们才会越来越优秀。
02
少思者福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访谈中,有人问作家李筱懿,总是感到很焦虑,对生活现状各种不满,烦恼很多,该怎么办?
李筱懿听了后就讲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她有一个化解烦恼的神器叫烦恼箱。
每遇生活的烦恼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将这些写在纸条上放进箱子里。
其实自己有很多和大家生活中一样的烦恼:
“写不出稿子,心烦;陪不了女儿,心塞;遇事不顺,生气。”
每天都能遇到各种各样不带重样的烦恼,而箱子也很快就会装满。
隔一段时间,她会去打开看看,顺便整理给后边的纸条腾空间。
结果她发现,让她感到烦恼、忧虑的事,要么是已经解决了,要么是遗忘了。
曾经感到天大烦恼的事也随着时间都不重要了。
最后她告诉大家:
“人之所以大多数时候活得太累,就是想得太多,少想一点,我们就会活得更轻松。”
确实如此,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其实来源于我们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想太多无形中就会给自己上一道枷锁,当枷锁越来越多时,人就会崩溃。
幸福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凡事都别想太多。
只有为当下的事烦心,不为过往的事追悔,不为明天的事焦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
正如古训有言: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03
少怨者乐
《菜根谭》中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平气和者,百福自集。”
意思是说性情暴躁者,做事粗心大意、急于追求成功结果一事无成。
而心平气和的人,做事不紧不慢,遇顺不乐,遇逆不怨,反而百福全,到最后都会成功。
一个人对现状不满,偶有怨言无可厚非,毕竟人有情绪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很正常。
但若总是出现问题就拿外部做借口,不反思自己,时间长了,别人从最初对你的同情会演变为嫌弃。
这个世界,能救赎你的只有你自己,抱怨起不了任何作用,只会成为别人嘲笑你的谈资。
怨天尤人,破罐破摔,只会让自己在黑暗的深渊越陷越久。
《红楼梦》中赵姨娘最终的悲惨结局就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
她从一个仆人一朝得宠成为贾少奶奶,本来可以有更好的人生。
但因她为人的跋扈,搞得家宅鸡犬不宁。时间久了,从仆人到儿女都不待见她。
对此她却从来不反思自己,认为走到这地步都是他人的错,抱怨丈夫无能,抱怨儿子不争气,抱怨女儿和自己不亲近。
最终深陷在抱怨的深渊,负能量的情绪导致她发疯而死,可谓是打错了一手好牌。
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会遇到各种激流险滩,若只是一味抱怨,不做出改变,注定没有好的结局。
抱怨越多,生活乐趣的空间就越少,只有少点抱怨,人生才会有更多如愿。
人活一世,希望我们都能努力一点,豁达一点,清醒一点,自知一点,少抱怨一点,最终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
有句话说:
“人生的成功,一方面在于生命的沉淀,一方面在于心的改变。”
诚然,只有心放下执念,生活才能万物澄明,人生才会有更多可能。
活得通透的人都明白,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要想自在安然,一定要懂得:
少言是一种智慧,少思是一种幸福,少怨是一种快乐。
点个赞,一起共勉,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三把钥匙,去打开人生更多的幸福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