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父母与子女保持距离,避免随意干涉,用心过好自身的生活。

三立叨叨 2024-08-10 13:32:30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类反差场景:

孩子成年后,父母依然事无巨细的,和孩子关系都十分紧张,动不动就吵架,或者怄气。

反倒是那些“三不管”的父母,和孩子关系融洽,孩子也十分地尊重和爱护。

看似奇怪,其实是必然。

父母和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同,势必导致他们的三观不同,如果一方强制另一方按照对方的生活节奏,必然会出现问题。

智慧的父母都懂得,在老年的时候和子女保持距离,只要不是大原则问题,都不过度干涉,而是用心过好自身生活。

这样不仅自己舒服,子女也舒服,一家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这就注定年轻人和老年人生活方式不同。

现在的年轻人成长于和平年代,温饱无忧,加上互联网的兴起,过着和老一辈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甚至是颠覆性的生活。

他们个性突出,知识面广,思维敏捷,眼光长远,生活上讲究性价比,健康为主,舒服为上。

这些在老年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

因为老一辈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勤俭节约,缝缝补补,能修则修;是相互谦让,以和为贵。

他们明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

走得越近碰撞的越厉害,管的越深,反抗的越强烈。

就拿剩菜剩饭来说。

对于年轻人来说,大概率只有一种做法就是倒掉。

因为在他们看来,剩菜剩饭里都是不健康的细菌,多吃无益,毕竟也没几块钱。

万一要是吃了,吃坏肚子不仅要花更多的钱看病,还要遭罪,因小失大,实在是没有必要,倒不如一开始就浪费一些。

这是一种长远眼光看事情,看似浪费,实则省钱。

要知道,现在去医院看病,动不动就各种检查,光检查费就好几百。

当然了,这种做法老年人是不认可的。

他们经历过苦难的生活,一粥一饭对他们来说都来之不易,吃剩饭剩菜更是熟悉,因为从小就吃,也没吃出什么问题。

所以,经常在家里能够看到,子女在倒剩菜,老年入在吃剩菜,双方都不满意对方的做法。

年轻人担心老年人的身体,老年人担心子女随意浪费,本是好事情,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其实,双方都没有错,只是要分情况。

有些剩菜多吃几顿是没有问题的,有些菜是不能多吃的。那些有问题的菜,即使当下没有影响身体,时间长了也会出问题。

都说病来如山倒,其实在山倒之前,病是一点一点积累来的,只是山倒那一刻你才发现而已。

相反

那些有智慧的父母,在老年之后,就会适当的远离子女,懂的放手,让子女过子女的生活,自己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人呀,只有过着自己认为对的生活,心情才会好,只有心情舒适了,才会有余力去关心爱护周围的人。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过的不好,怎么会有心情去照顾其他人,又怎么能照顾好,吵吵闹闹是必然。

本来就没有完美的生活方式,只有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再说了,老年人最重要的是就是身体,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子女来说,都是很重要。

自己身体好,老年生活就随意很多,想去哪去哪,想找谁就找谁,不像行动不便的人士,去哪里都要人照顾。

对子女来说,父母身体好,就不用分心,专心做好自己的是事业就好,事业做好了,收入提高了,心情好了,当然更愿意照顾父母。

有句话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

意思是说如果家中的老人长时间患病乃至卧床不起,那么他的孩子很难做到孝顺。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孝顺是美德,但终究抵不过人性使然。

一个孝顺的人会对他的父母好,会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付出,父母急病时也能辛苦奔波。

可是如果父母并没有大的危险,但又无法自理,那就会成为家庭中的隐形累赘。

生活不是只有美德,还有柴米油盐,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因此,和子女保持适当的距离,对子女来说是一种的尊重,一种爱,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智慧,一种明智之举。

子女喜欢,自己舒服,何尝不是一种神仙日子。

最后想说

对于子女,如果他还小,你的事无巨细对他来说就是最大的爱,因为他什么都不懂,需要你的带领。

这时,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带领是父母的课题

但当他长大成人之后,有自我思维后,你的放手就是对他最大的爱,因为没有人一辈子都活在温室的,他的世界需要他自己去闯荡。

这时,探索是孩子的课题,放手是父母的课题。

正如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写道:

“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和子女相处,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智慧,唯有这样才能相处融洽,才能家和,家和才会万事兴。

0 阅读:4

三立叨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