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夫人何以受人尊崇?

小兰看中原 2024-09-09 02:46:49

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未缺失女性的身影,被后代引为谈资的颇多,但是受到怜悯和尊崇,令文人赋诗题句、百姓立庙祭拜的却不多。作为春秋时期四大美女之一的息夫人,她却以非凡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深沉的情感,成为跨越千年仍被百姓记忆的文化IP。息夫人身上演绎着怎样的故事呢?她为何如此受人尊崇?

息夫人雕像(来源:息县县委宣传部)

提起息夫人,要从她和息县的渊源说起。

春秋时期,周王朝分封天下,诸侯割据,小国林立。期间各诸侯国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往往从国家利益出发进行政治联姻。

息夫人,妫姓,生于陈国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区),为春秋时期陈国君主陈庄公之女,因容颜绝代,目如秋水,面若桃花又称“桃花夫人”。当时陈、蔡、息三国相毗邻,出于政治原因,陈国这位小公主嫁与息国(今河南省息县)国君息侯,成为息夫人,其姐姐嫁给了蔡国国君蔡哀侯。

息夫人许配给息侯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在与息侯朝夕相处的日子中互生情愫,共度了一段琴瑟和鸣、夫复何求的时光。息夫人饱读诗书,也乐于参与到政务当中替息侯分忧。她重视农业生产,郊游期间愿放下身段,走向泥泞的田间与庶民一同收割禾谷,亲身体验“锄禾日当午”的辛苦。锄、镰等农具短小笨重,息夫人怜惜农人不易,便请专业人士改良农具。她主张修筑浅塘水渠,千方百计提高农耕效益。息夫人细致入微关心百姓生产生活,深受爱戴。在息夫人的辅佐资政下,息国农商大兴,呈现繁荣之势。本以为生活就是如此美好,然而琉璃易碎,好物难牢,命运的轨迹正在悄悄转变。

普通的饭局却成了息夫人命运的转折点。

一次,息夫人回娘家省亲,途经蔡国,顺道去看望姐姐和姐夫。蔡国国君蔡哀侯对息夫人倾慕已久,听闻旧相识远道而来,便设宴款待。席间,蔡哀侯言行轻佻、举止无礼,息夫人愤然离去。息侯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打算收拾蔡哀侯,但是息国当时乃蕞尔小国,收拾比自己强大的蔡国显然是自不量力。息侯审时度势,想到了南边的楚国,随即向楚文王求助:“伐我,吾求救于蔡而伐之”。遂愿,与楚国联手让蔡国蔡哀侯成为了俘虏。

怎料息侯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吃了“哑巴亏”的蔡哀侯知道是息侯联合楚国给他挖的陷阱,为了报复他,蔡哀侯明知“楚王好细腰”,却故意在楚文王面前大肆赞美息夫人的倾城之美,挑起事端。楚文王也由此起了“歪心思”,以巡游为名来到息国,息侯和息夫人尽地主之谊设宴招待。百闻不如一见,楚文王感叹息夫人果然容貌不凡,当晚就用武力俘虏了息侯,并将息夫人强夺为妻。

息夫人本想一死了之,但楚文王以息侯的性命和息国百姓的安危相威胁,面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处境,息夫人向楚文王提出三点要求,作为出嫁楚国的刚性条件,其一,放了息侯和息国子民,要使息国原地生息;其二,不能更改息国国名;其三,厚葬息国死去的百姓。当生命、尊严、爱情、信义、国家安危放在一起,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出比息夫人更勇敢、更大气的选择。

时光的尘土没能掩盖息夫人的光芒,历经千年仍被尊崇。

在息县这座千年未改名的古城,息夫人的汉白玉雕像伫立在县城核心路段,寓意着息夫人对这座城市的守护,含蕴着息县百姓对息夫人的爱戴。那么千百年来,人们尊崇息夫人的是什么呢?笔者有三点看法。

息夫人纪念馆(来源:息县县委宣传部)

她是心怀天下的“大女主”。古代后宫佳丽大都过着锦衣玉食、看萤逐月、赏花扑蝶的生活。息夫人不满足于庸庸碌碌,沉溺在男人和琐碎事务上,而是用其所能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贡献智慧和力量,赢得了三千年来古息人民的真诚尊崇。

息夫人“挂灯劝夫”的故事至今流传于息县的街头巷尾,百姓耳熟能详。息侯不事政务,疏于治国,息夫人为劝君王勤政想出妙招。她做了几盏精美的宫灯,并捉了成百上千的萤火虫放在灯里。一个漆黑的夜晚,息夫人挑着没有烛火的宫灯进来,却能照亮四周,随后又剪破宫灯放飞萤火虫,室内即刻变暗。息侯诧异,息夫人感慨道:“国人之力犹如宫灯,聚则有光,散则黯淡,君侯应设法聚合民力,共谋息国未来。”息侯顿悟,继而振作,集中精力投身于国事。

息夫人不是只顾“小我”,心怀天下、兼济苍生是她更高的“大我”追求。

她是保一方安定的“平安神”。在我国民间,历代百姓皆有祭拜神佛的传统习俗,祈祷顺遂平安,求以心灵慰藉。在息县的土地上,人们建庙立碑,叩拜息夫人,香火绵延三千年。息夫人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使息国百姓免遭生灵涂炭,百姓内心深处是感激她的。面对一触即发的战火,息夫人如若不从,势必会导致千万家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是承受不起的伤和不愿看到的痛。

诗人白居易曾分享此生三愿:“天清平、身强健、数于君相见”,其中天下太平安宁乃他最大心愿。诚然,普通人最朴素的追求或许只是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平安祥和。息夫人所为,恰好契合了广大百姓群体的心理诉求,无愧为“平安神”。

她是有硬核精神的“软妹子”。从古自今,具有“硬核精神”的名人颇多,“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孟子、“诛十族也要捍卫正义”的方孝孺、“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这些铮铮铁骨的“汉子”向我们诠释了何为“硬核精神”。他们坚守做人准则,在红尘中保持着一股股时代清流,给尘嚣的世界以镇定与清醒。

生活在男权社会的“软妹子”息夫人,以自己的方式保持着“硬核精神”。她辗转至楚国,心里却一直记挂着旧日的恩情,面对楚国的良辰美景,终日流泪,对楚文王更是“三年不语”。楚文王分外不满,逼问这是为何,息夫人对曰:“以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息夫人始终秉持内心原则和操守,也是“硬核精神”的外化,武力不能彻底征服弱小者的心灵,沉默是一个女子最直白的反抗和刚强。王维的诗句“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正是对她倔强与不屈的“点赞”。

无论是在息国还是在楚国,无论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现代社会,辗转的是国家地标,变化的是时间轴线,不变的是息夫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心怀天下的“大女主”、保一方安定的“平安神”、具有硬核精神的“软妹子”,这不仅是对她的人设定义,更是其舍己利民之心折射出的熠熠生辉之光。

此心光明,历久不息。息夫人用真心换民心,赢得了后人的尊崇,也成为息县千年来不朽的文化丰碑。今天,我们尊崇息夫人的过程也是感受光明的历程,愿我们以史明鉴、感悟心智,汲取光、追随光、成为光,写好自己一生的光明。

文 | 何 阳

责编 李诗胜 河南电视台法治前沿 豫快报、俊佳知讯、投稿邮箱:18537681588@163.com

0 阅读:0

小兰看中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