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1949年假装下野时就对长江以南的防守情况作了一次意味深长的布置。
他对外虽已挂印,私下里却还在玩弄兵权。
他召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三人于南京公馆,布置防御方针,其态甚是从容。
此时的他未有半分将领之气,风采全无。
不过还是改不掉老毛病,喜欢在众将前指点江山,炫耀昔日余威。
此时的他哪里晓得,自己已经威风不了多久了。
1949年,蒋介石正在别墅午睡,侍卫长推门而入:共军冲破长江防线
蒋介石的长江防线
1949年的元旦,桂系在国际内外形势的推波助澜下,促使蒋介石不得不声称“下野”。
蒋氏一退,桂系便迅速展开江防的精细部署。
他们既有政治上的暗中勾结——“一致对蒋,以防其反扑”,又有军事上的严密布阵——以南京为核心,重兵驻守,以阻截江北之敌。
桂系主张,江面宽广之处,敌军难以秘密渡江;而江面狭窄、两岸河流众多之地,恰是敌军藏船之所。
因此,白崇禧着力于长江防线的加固,江防的战略重心放在南京及其上下游,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
国防部作战厅厅长蔡文治提出的方案主张将主力部署于南京两侧,尤其强调江防军需利用江阴以下江面宽广、北岸无支流的地利,将敌军挡于江南。
李宗仁和何应钦皆认为此计甚妥,然而,方案未获蒋介石之认同。
1月18日,汤恩伯提出另一江防方案,他主张以江防线为屏障,上海为决战点,并依托附近的部队,计划向浙江线转移。
汤强调,芜湖以西及江阴、镇江等地为敌军主力渡江之地,国军纵有重兵,亦难以阻挡。
若江防线一破,皖南道路崎岖,大军难以调动,而苏南地形较为宽畅,还能保留机动的余地。
因此,他建议在南京东南部署国军主力。
蒋介石在与汤恩伯多番斟酌后,终于点头认可了这一江防策略。
时值蒋桂之间的江防之争,核心争议点便落在究竟应以南京为防御重点,还是将战略重心置于上海。
桂系在政略上,意图通过控制南京来巩固自身的中心地位,以此来实施“划江而治”的长期战略。
他们在长江沿线部署重兵,力主固守南京,意在确保政权的稳定,而非让之轻易坠入敌手。
其用心深远,不单单是为了一个南京,而是为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盘,他们希望通过这一策略,来稳固自己在政治棋盘上的地位。
然而,蒋介石的策略却与之大异其趣,他为了削弱桂系的势力,阻碍其与共产党达成和谈的可能,故意实行了一种“重沪轻江”的战略。
1949年4月21日,正是春意盎然之时,然而对于蒋介石而言,这却是忧心忡忡的一天。
自晨曦破晓起,他便在浙江奉化溪口的妙高台别墅中,审阅了一摞又一摞的前线紧急军情。
紧绷的神经,让他显得格外疲惫,眼角的皱纹仿佛都能倒映出战场的硝烟。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帘斜射进房间,蒋介石用过简单而快速的午餐后,便在书房尝试闭目养神。
然而,他的午睡并未能持续多久,卫士长俞济时慌张的脚步声,猝不及防地冲破了午后的宁静。
门被推开的瞬间,俞济时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眼神中满是惊慌。
这突如其来的打扰让蒋介石从梦中惊醒,他本能地皱起了眉头,正待发作。
然而,俞济时那带着几分惊恐的话语,却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宽敞的书房里。
总裁,大事不妙!前线急电,我们的长江防线已经被突破,共军已经越江而南,成功登陆江南地区了。
听闻此言,蒋介石顿时从榻上坐直,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原本盖在他身上的羊绒毛毯,在这一刻无声地滑落到地,发出轻微的响声。
他急切地追问:什么?你再说一遍!
俞济时重新组织了语言:总裁,就在刚才,共军不仅冲破了号称‘天堑’的长江防线,而且已经在安徽芜湖的荻港登陆,他们的进攻势如破竹,战报显示,共军此次可能动用了接近百万的兵力。
蒋介石听到这些,愣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雷霆般的怒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汤恩伯在做什么?他到底是搞什么东西……
“一国三公”的怪相
自一九四六年夏,国共两党便在华夏大地上铺展开了一场关乎未来的战略大决战,至一九四九年春,其局势已大体见定。
这三年间,解放战争自战略防御、战略进攻至战略决战,三步走地显现了革命军的崭露头角。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由战初的一百二十七万增至四百万之众,且完成了整编统一。
而对面的国民党,自蒋介石退至幕后,由李宗仁顶替为“代”总统之后,其内部四分五裂,权力争斗不已。
政府机关自南迁至广州,形成所谓“一国三公”的怪相。
三大战役之后,国军损兵折将,总损达四百九十五万之众,其正规军力几近荡尽,残兵剩将不过一百一十五万,加之特种部队及地方兵团,总兵力尚存二百零四万。
然而,真正能上阵之兵仅一百四十六万。
这些零散的兵力,散布在自银川至兰州、西安至宜昌以及武汉、南京至上海一带,早已无法形成一条完整的防线。
在九江至宜昌约一千公里的长江河段,仅有二十五万兵力驻守;而从长沙至南昌的广阔区域内,亦只有不过四十五万的兵力。
且这其中不乏受过严重打击的非正规军队。
在此背景下,国民党筹筑的长江防线,其初衷本是企图借助长江天险,再辅以美英帝国主义之力,试图透过国际斡旋及“和平谈判”,实现所谓的“隔江而治”。
他们自认为这道防线足以成为抵御红潮的坚固屏障,可革命的洪流不可逆转。
国共两党的这场较量,首先是战略决策的较量,决策者的一念之差,往往就是胜败的关键。
中共方面审时度势,以大局为重,筹划着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迅速结束战争;而国民党方面则显得犹豫不决,内部矛盾重重,各自为政。
蒋介石在这一切中,尤显彷徨失措。
他一时注目于沪杭的防守,一时又视南京为可牺牲的棋子,充满了矛盾与摇摆。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军的主力已大为削弱,败象已露,而国民党政府,面对即将到来的崩溃,不过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希望依靠长江天险,同时寻求美英的支持与帮助,幻想着以长江以南的土地为根据地,期待着能有所作为,甚至在“和平谈判”的桌面上,扳回一局。
而中共方面,则显示了更为成熟和审慎的战略思维,提出在八项和平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谈判,旨在尽快实现和平,减少人民的痛苦。
但同时,为了防范任何不确定因素,如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共中央决定,不论和谈的成败,解放军都必须做好随时渡江的准备。
决策的这一环扣着那一环,关乎整个战局的走向。
中共中央与军委在深思熟虑后,决定将渡江作战推迟一周,以确保军事行动与政治斗争的最佳配合。
这种战略的深远考量,正是解放军能在接连的战役中屡屡获胜的重要原因。
江防虚设,败退台湾
国民党一方的局面,实则与共产党大为不同。
1948年12月,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被彻底歼灭的消息震撼了南京,使蒋介石原本寄望于徐蚌地区取得一场胜利以稳固战局的梦想彻底破碎。
此消息让国民党内部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国内,军事的接连败仗使蒋介石的威望如同冬日江面上的薄冰,轻轻一踩即碎,碎得无声无息。
国统区物价飞涨,市井小民的怨声载道,反蒋运动如同被点燃的火草,日益猛烈。
国际上,美国的政局变动也给蒋介石带来了新的外交尴尬。
杜鲁门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击败了杜威,连任成功。
蒋介石此前曾错误估计杜鲁门必败,故而曾拉拢杜威,结果导致杜鲁门对蒋介石心生厌恶,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亦随之生变,增添了蒋介石的外交困境。
在这一系列内忧外患之际,国民党内部的裂痕也日益明显。
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等,因长期不满蒋介石过分重用浙江籍官员,纷纷心生变计。
他们积极推动李宗仁取代蒋介石,意图以此整顿国民党内乱。
白崇禧更是在华中大胆策动“五省联盟”(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公开提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内危机,逼迫蒋介石下台。
蒋介石下野后,虽然仍留有国民党总裁之职,却已是名存实亡,幕后操纵成了其最后的权力象征。
关于长江的防御布局,蒋介石与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意见大异。
1月22日,蒋介石召集何应钦、顾祝同、汤恩伯等高层军官,密谋江防部署,将长江防线一分为二。
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由汤恩伯带领的25个军约45万人,负责自湖口至上海段的江防,以及浙赣路、浙东等地区的防守。
而华中“剿总”白崇禧的部队则由15个军约25万人组成,负责从九江至宜昌段的江防,同时守卫武汉、长沙、南昌等关键城市。
此外,还有海军和空军的配合,构成了名义上的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防线,兵力共计70万,飞机300架,舰艇120艘。
然而,尽管名为立体防线,实则兵力分散、指挥不一,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形成真正的合力。
李宗仁在战局愈发紧张之时,计划从新疆等地调集十万大军以增强长江的防线。
他与白崇禧共同认为,应将军事重心放在南京以西的长江中游地区,而在江阴以下则不宜配置重兵。
而蒋介石,则坚持要在沪杭三角地区布防密集,将长江防线作为防守的外围,以坚持浙沪地带,静待国际局势的变化。
蒋介石早在国民党筹备长江防线之际,便已派遣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北上前往北平,与中共展开谈判。
他期望通过谈判达到划江而治的目标,若谈判无法达成共识,则至少要争取时间,以便自己在长江一线加强防御工事。
从蒋介石这个举动可以看出,他还是老一套的军阀做派。
选择汤恩伯守卫湖口以东的战略部署,是基于一旦江防线被突破,他可以迅速撤退至上海、杭州,加快物资的转运,最终撤退至台湾的考量。
对于李宗仁和白崇禧,蒋介石的信任度并不高。
他担忧,一旦长江防线被突破,白崇禧可能会带领部队撤向西南,利用那里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尝试在西南地区另起炉灶。
因此,蒋介石只给予白崇禧指挥的部队二十余万兵力,这一兵力虽然在数目上看似足够,实则在对抗解放军的浩大攻势下,维持防线已是力不从心,更不要说在西南尝试割据了。
这样一来,蒋介石既要对抗解放军的猛烈攻势,又要警惕内部的白崇禧可能的背叛。
解放军的进攻力度远超蒋介石的预料,他们展示了极强的战斗力和高效的战术运用,使得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防不胜防,结果自然是不堪一击。
从4月21日至5月17日,长达二十七昼夜的渡江战役规模前所未有。
解放军以木帆船划破江水,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固守的陆海空立体防线。
当最后一批解放军成功登陆江南时,长江防线名存实亡,蒋家王朝的命运亦已注定。
参考资料:
杨学功著. 1949决战京沪杭 渡江战役胜利纪实[M]. 2021
1949年国民党长江防线失守原因论析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