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原型揭秘:残杀35条人命、2次成功越狱、被捕后居然还能在狱中结婚生子,给警方出谋划策......

章鱼海绵 2024-02-01 15:06:35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非常经典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沉默的羔羊》。

说到底,那是一场罪犯与罪犯之间的对决,是汉尼拔和水牛比尔二者的“高智商对决”。

但你可能并不清楚的是——

就是这样一部电影里的两个“变态狂式”的高智商角色塑造,都曾从一个真实人物的身上汲取过灵感。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可以说是现实里的“汉尼拔和水牛比尔”的综合体,有过之而不及。

他就是在世界犯罪史上轰动非常、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犯”泰德·邦迪,更有人为其冠以个听来凶残但又文雅的绰号——“俊俏杀人魔”。

然而,这样一个活跃在美国1973年至1978年的连环杀手,他“俊俏”的可不仅仅是他那副帅气的面孔。

包括他的犯罪手段、毁尸技巧以及逃脱手段,都因其“高智商”的加持,让当年的警方头疼不已。

更让人惊讶叫绝的是——

他居然在被警方抓获后,还两次成功越狱,继续高调杀人,当然了,这也成了他最终被抓的关键契机。

总之,就是这样一个长相帅气的所谓“优质股”,在1973年到1978年短短五年间,横跨美国6州,两次越狱,三次被抓,前后残忍杀害35名女性,最小的才年仅12岁。

当年,这样的案件被爆出来后,更多让人瞠目结舌的“骚操作”依旧不断——

因其警方公布的罪犯照片以及犯罪细节,居然有好多人将其视为“偶像”,这其中,有男有女,男的崇拜他的高智商,女的更沉醉于他的帅气长相以及忧郁气质。在这样的“粉丝情结”驱动下,他在社会上俨然成了一个社会明星,而且还在狱中结婚生子。

对,你没听错,他居然在等待死亡的判决与执行过程中,结了婚,还生了孩子。

这样一个变态又传奇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在那个距今已稍显久远的上世纪70年代,他的罪恶是如何兴起,又是怎样覆灭的。

01   深夜路旁的“甲壳虫帅哥”

1974年,是令美国警方相当头疼的一年,也是让当时美国许多年轻女性深感岌岌可危的一年。

而造成这一切“人心惶恐”和“警界动荡”的,就是隐藏在暗处的“帅哥杀人魔”泰德·邦迪。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无法料到,最近一年来接连发生的年轻女性失踪案和被杀案,会跟这样一个表面上品学兼优,气质上潇洒初衷的“优质男性”挂上钩。

彼时的泰德·邦迪,还有一个跟其“连环杀人魔”的暗黑人设相比,极具反差感、讽刺性的“现实职业”——西雅图预防犯罪咨询委员会助理主任。

白天从事预防犯罪的工作,深夜开启“杀人恶魔”的角色,这就是当时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来自泰德·邦迪的“黑白双面”,真可谓是自己和自己玩上“无间道”的游戏了。

每当夜幕降临,他就带上他的“杀人装备”全副武装地去寻找他的“猎物”——

一辆大众甲壳虫汽车,拐杖或者绷带,然后木棍,还有用来勒毙受害者的绳子。

当然了,这些在他看来,只是“第一阶段的工作”,他内心的变态欲望,远远不止只是杀死这些无辜女性而已。

奸尸,肢解,再将尸体潦草埋葬或者随意丢弃,在泰德·邦迪看来,这些于常人看来血腥变态的非人恶行,对他而言,则充满了无限的乐趣。

据其后来被抓获,在其对于曾经所犯罪行到案交代的警方笔录中,也大体可还原出他五年间”连环杀人“时所用手段的相似之处,甚至在对比分析以后,能够较为清晰地看出,泰德·邦迪的杀人手段以及作案流程已经渐趋系统化、专业化——

时间:深夜

交通工具:甲壳虫汽车

角色扮演:受伤帅哥,寻求帮助

对象选择:落单女性

作案工具:各类钝器(击晕受害者)、绳索(勒毙受害者)以及锯刀等肢解工具

借由自己帅气的外貌以及阳光潇洒的气质,再加之他很精准地抓住和利用了女性群体本就富有的同情心,这样一来,他这样的“诱兽行动”几乎可以说是百发百中。

试想,在一个寂静安谧的深夜,一位看似温文尔雅的病弱帅哥,求助独行女性帮个举手之劳的小忙,这样的“场景”,在你看来是不是还颇有几分“月色浪漫”的言情剧本特色?

只是,那些女孩一旦心软地帮助了这位病娇帅哥,迎接她们,跟浪漫邂逅的爱情无关,而是残忍血腥的可怕死亡。

作案后,他褪去兽欲,就又恢复到那个看似理性谨慎的“高质量男性”了,他会精心处理现场,以免给警方调查留下蛛丝马迹。

但他的“谨慎”又跟他的“肆意大胆”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奇妙可怕的“化学反应”——

每当他发现尸体经过数日仍旧没被警方发现时,他便会大胆地再次去到犯罪现场,对于已经腐烂的尸体,开启他的新一轮折磨,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奸污死尸、当场肢解尸体以及通过各类变态手段侮辱尸体。

据他交代,他对这样时刻的来临,一直都保持着一种热情不熄甚至是走火入魔愈加狂热的兴趣。

在他看来,尸体迟迟没有被警方发现,一方面是证明了美国警方的无能,另一方面,在他看来,这就是“天助我也”,是上帝也认可自己这样的“变态举动”。

在这样变态心理的持续操控下,他总是会在杀人案发生几天仍旧风平浪静时,选择重回犯罪现场,掘挖出潦草埋葬的尸体,对其进行新一轮的侮辱和折磨,之后将尸体随意弃置荒野,任由其作为野兽的“吃食”,也正好替他“完成更彻底、更死无对证的“毁尸灭迹”。

就这样,即便是美国民众在郊外树林以及一些荒僻之处发现受害者的部分尸骸,又由于早就遭受野兽啃咬吞食,根本无法确认死者身份。

再加上在当时那个年代,DNA检测技术和监控设备并没有出现,指望案发现场那些显明罪证以及死者身份以及关系网确认的侦案手段,在面对泰德·邦迪这种发挥自身超期反侦察能力以及巧妙借助荒郊野兽的“肉食”习性的“高智商”手段下,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处于了被动地位。

警方迟迟没有关于案件的线索推进,民众对此的惶恐惊惧自然是与日俱增,许多年轻女孩别说是深夜,就连着白天,也得时刻保持三五成群结队出行的状态。

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泰德·邦迪疯狂作案的嚣张气焰,在接下来的10个月内,他前后总共作案17起。

这些被害者中,以女大学生占多数,而且由于警方对案件的侦察迟迟没有产生任何有效进度,泰德·邦迪用来残杀这些大学生的手段也愈加大胆放肆——

很多时候,他不再采用“深夜被动蹲守”策略,而是直接堂而皇之,设法进入女寝公寓,将居住其内的女大学生敲晕后,再实施强奸,之后就是残杀,更变态的是,他还会为满足自己的恶趣味,在许多女性的下体塞入窥阴镜等医用器具。

有几起案子中,泰德·邦迪在被害人后背上刻下了“Rule”、“Law”等英文单词,与法律和规则相关的单词。而那几位受害者都是前法院法官或警察的女儿。他这一举动,也明显是充满了对警方以及检方的蔑视和挑衅。

随着失踪人口和无名尸体的越来越多,民众对这样一个藏在暗处疯狂作案的变态恶魔,变得愈加惊恐,可以说是到达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地步。

自然而然,在这样的“民众惊恐’的情绪操纵下,当地人们对于警方无能的不满也更加强烈,就此还爆发过几次针对警方和检方的游行示威,呼吁警方继续加大侦案力度,尽快抓捕杀人恶魔。

迫于民众压力以及上层敦促,当地警方只好将死者特征和案发现场的照片公布在当地报纸上,以期用此方式来更快地捉到嫌疑犯,但很长一段时间,效果照旧寥寥。

但是,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总会见鬼的”,即便是谨慎聪明如泰德·邦迪之辈,犯案过多过频后,也终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某天,警局进来一位女性报案,说自己曾在深夜遇到过一个面目清秀英俊的男性,出于谨慎和恐惧,没有接受那个帅哥提出来的求助。

这一切的反馈,令警方为之一震,因为通过这位女性的讲述,警方终于知道了那个杀人恶魔大体的相貌特征。

只是,高智商、超谨慎的连环杀人恶魔泰德·邦迪,会就此落网吗?

02   阴差阳错的“巡查落网”

来报案的女子,叫克洛普弗。

她说某天深夜,在路上遇到个长相帅气的男人,以行动不便寻求自己帮助。起初克洛普弗见他打着石膏缠着绷带,确实动过帮他的念头,但一联想到最近一年来持续发生的女性失踪事件,她最终还是收回了“援助之手”。

而这看似冷漠的举动,反而阴差阳错地救了克洛普弗一命。

根据克洛普弗提供的线索,警方也提取出来几条关于“杀人恶魔”的重要特征:

(1)面孔帅气,年轻男性,而且多以“病弱求助”的形象出现;

(2)所驾驶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大众甲壳虫汽车。

得到这两条极有可能是杀人恶魔重要特征的线索后,警方立马加大警力投入对这个藏在暗处变态杀人狂的搜寻力度,希望能够尽快稳准狠地抓到犯下这一系列残忍凶杀案的真凶。

只是,警方这样又是电视公布死者样貌、案发现场,又是大张旗鼓地对真凶发动声势浩大的“搜寻工作”,自然就很容易打草惊蛇。

泰德·邦迪意识到这一点后,行动力爆表的他,立马就连夜搬迁到了犹他州的首府盐湖城。

在盐湖城居住期间,他并未收敛自己的犯罪行为,反而觉得到了新地方,他的罪恶,理所应当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在此期间,他继续采用类似手段,疯狂杀人,据其后来到案交代以及警察勘验证实,在盐湖城停留居住的这一段短暂时间里,他最起码又残忍杀害了7-8名女性。

即便如此的疯狂举动在美国各州依旧“花样迭出”地不断重现,但警方根据那些有限的线索,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毫无所获,这样一来,民众对警方无能的论调就更是甚嚣尘上。不过,华盛顿警方对周边其他几个州的警方发出协查通知时,特意强调要留意驾驶那种大众甲壳虫汽车的年轻男子,故作伤痕的更是重中之重。

不过,这个世上,总是充满各种意料之外的巧合,“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泰德·邦迪的“第一次落网”来得太过随意,但也十分给力。1975年8月的一天,凌晨两点半驾驶甲壳虫在盐湖城郊区无聊闲逛的泰德·邦迪,被路边巡逻盘查的警察拦下询问。

起初,警察只是对他进行普通的例行盘查,但在盘查中途,其中一名警员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男子,眼前这辆甲壳虫,似乎跟之前华盛顿警方发来的协查通告上的描述有不少的吻合之处……

于是,面对泰德·邦迪“由于迷路到处徘徊”的解释,两位警员并没有选择相信,而是依旧按照流程,对于面前这辆车进行了详细搜查。

这一搜查,可谓是“收获颇丰”,也使得两位警员秒立大功。

在这辆甲壳虫的后备箱里,警方找到了皮带、手铐、木棍、面罩、绳索以及许多用来伪装“伤者”的医用品。

尽管这些东西严格来说并不能作为抓捕定罪的铁证,但警方还是毫不犹豫地对其采取了强控制措施。功夫不负有心人,警方在随后对于车辆更为详细专业的搜查勘测中,发现了分属三位不同女性的长发,而且在车内发现的手铐型号,也与之前在一具尸体上发现的手铐型号完全一致。

重重的巧合,渐渐构成完整的证据。有了这些,泰德·邦迪随即被逮捕,之后在理清部分控诉事实后,开始进入庭审环节。

于是,法庭于1976年2月开始审理泰德·邦迪的绑架未遂案。

同年6月30日,泰德·邦迪被处判15年监禁。

在服刑期间,他又被起诉极有可能是制造多起谋杀案的凶手,因为警方在后续的调查走访中,逐渐发现了许多显明证据,能证明泰德·邦迪与最近几年发生在美国的连环杀人虐尸案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案件已经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但由于泰德·邦迪疑似涉案的案件数目实在太多,警方和检方针对许多案件的进一步落实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支持。

也就是在这样的“审判等待时间”里,出乎意料的事情又发生了,就在等待审判时,泰德·邦迪居然越狱了。

03  两次“越狱”的罪恶奇遇

1977年,他的第一次越狱,居然是从图书馆逃走的。

0 阅读: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