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相当于古代的秀才吗,还是哪个档次?

磨叽和疙瘩 2020-04-22 19:47:38

很多人都喜欢将现代教育的学历和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现在的学历只是一种受教育程度的证明,本科、硕士、博士,只能说明受教育程度更高或者专业方面上会强于其他人。而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在不公平的年代相对比较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存在的作用就是选拔官员。如果非要和现在做比较的话,公务员考试倒是和科举制度有一定的相似性。(电视剧中的吕秀才)

但是毕竟科举制度也是通过不断学习然后考试来获得做官的资格的,所以能够考取功名也绝对是学习能力出众的人才能做到的,那么就光从学习能力或者考试难度上我们来比较一下本科学历和秀才谁的难度大。

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应该就不用我多说了,古代的科举制度因为各朝各代都有差异,我就以离我们最近也是最鼎盛的明清科举为例讲解一下。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已经发展为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又严苛的庞大体系。按照等级层次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

童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的开端。读书人要先通过县试、然后再通过府试,就成为了童生,表明已经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但是这个童生不以年龄来论,如果始终未能通过下一级的院试成为生员,即使是白发苍苍也还是称作童生!但很不幸的是这里就是古代绝大多数读书人的终点了。

院试

院试是由通过县试和府试后的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下一级考试,院试又分为“岁试”和“科试”两级,岁试相当于童生的入学考试,通过后就是生员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秀才(晚清名臣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上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只有成绩优秀的才可以参加下一级的乡试,不是说秀才就直接有资格参加乡试考举人的,而成绩不好的甚至会被取消生员资格。

(科举考试)

生员按照考试成绩划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然后还有附生,是才入学的生员。这里敲黑板了,考取了生员,算是有了功名,身份也就发生了变化了,算是脱离平民阶层,进入士大夫阶层了。生员有免除傜役、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乡试

乡试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主持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共举行三场,时间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和十五日,因此又称作秋闱。明清时期的乡试录取举人的名额是由中央下达的,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几十名到一百多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三百人。

(范进中举)

乡试中举以后就取得了次年在京师礼部举行的会试资格,同时成为举人也就说明了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即使日后会试不中也有做学官、当知县的机会,《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之所以在中举以后会如此兴奋以至于精神失常就是因为这一点。三年一试,录取的名额又少,还有初步做官的资格,因此乡试也就成为了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一关。

会试

会试是于乡试之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在礼部举行的考试,因为正值春天,所以又称为春闱,除了去年的举人外,此前未中进士的举人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明朝一次录取的名额为三百人左右,清朝无定额,每科自一百多人到三百人不等,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录取406人,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仅取96名。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虽然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的官职,或者吸收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由国家提供一定的俸禄。晚清名臣左宗棠因为连续三次会试不中,一怒之下就放弃了科举入仕之路。(左宗棠画像)殿试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的考试,地点设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按规则,殿试只会按照成绩排定名次,而不会被黜落。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列为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也是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通常来说,状元会立即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则授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则还要进行一次考试,称为朝考,目的是择优录取为翰林院庶吉士,俗称“点翰林”。

这五大步是通常情况下一个读书人要入仕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路,没有办法逾越,这个难度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们看一组数据,大家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从隋唐开创科举制到清末废除科举制,在漫长的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一共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的人数就无法统计了。清朝全国有几百万人的读书人,进士一般三年考一次,一次录取不过三百人。据研究,在清朝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请注意,小数点后是四个零,也就是说百万分之零点四八。我们通常说“万一”,这个概率可比万一小多了!

(明朝进士形象)

而对我们现在的学历教育呢,我就拿2018年的数据来说。2018年的报考人数达到了975万人,本科录取人数则是422.16万人,录取比例为43.30%,而这些人在四年大学后,99%的人都会取得本科学历,也就是说光2018年这一年就会贡献400万的本科学历的人。而清朝2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才出现了46万个秀才,平均每年1700个,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

但是呢,其实两者本来性质就不同,科举是为了选官,因此人数必然不会太多,而我们进入高等学校是进行高等教育,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的。我在这里只是按照题目强行比较一下,也顺便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免再和现在的学历教育搞混了,大家对此别太当真!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