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的思维与方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人民法院报 2024-11-07 10:10:16

优化营商环境,犹如精致的织锦工艺,细密且繁复,丝丝缕缕皆关人情,纵横交错皆有深意,涵盖法律制度、行政效率、市场规则等诸多方面。健全的法治体系是营商环境的基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能清晰界定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为公平竞争筑牢屏障,既守护投资者权益,又能吸引资本流入,激发市场活力。高效透明的行政管理则是重要的驱动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如同为企业开辟便捷通道;降低运营成本,恰如减负助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可让创新的幼苗茁壮成长。这些举措如春风化雨,扫除企业家前行障碍,使创新之花绚烂绽放。由此可见,优化营商环境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谋划、统筹兼顾,运用系统思维稳步推进每一个环节。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如水乳交融般协同融合,才会为我们构建优质营商环境开辟一条科学且明晰的方法路径。

规则与程序的和谐共舞。在营商环境构建的复杂过程中,规则与程序的融合尤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法治思维的精髓,也展示了对系统思维的深刻理解。营商环境作为一个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系统,其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要求我们在构建时必须具备全局视野,而规则与程序的融合正是这一视野的具体实践。

规则为市场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框架,确保市场主体的行为边界和权益分配。然而,仅有规则不足以构建高效、公平的营商环境,只有程序的引导,才能使规则的生命力得以展现。在营商环境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背景下,特别注重规则与程序的融合,是因为这种融合能够形成系统合力,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规则提供了稳定的预期,而程序则确保了规则的有效执行。二者的融合既保证了市场的稳定性,又赋予市场灵活性,使营商环境在稳定与灵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这种融合还体现了系统性思维,要求我们在制定和执行法律规则时,不仅要关注规则本身的合理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还要注重规则与程序在整个营商环境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系统要素相互协调,共同塑造一个既遵循法治原则又充满活力的现代营商环境。因此,规则与程序的融合是营商环境构建的必然选择。这种融合不仅体现了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的交汇,更是对营商环境复杂性与系统性的深刻理解和应对。

权力与权利的平衡艺术。在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公权力的行使面临多重挑战,影响了法律执行的精确性,进而影响市场的稳定与活力。机械执法及过罚失当,执法人员过度依赖僵化的规则,忽视法律的精神内涵以及市场的实际状况,这些无疑会损害市场主体的利益和创新积极性。同时,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面临的风险。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营商环境的可预期性,损害了市场主体的权益,并影响了公平竞争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面对营商环境建设中复杂且交织的问题,传统的单一、线性思维模式已难以应对。这种思维模式忽视了问题的内在联系,导致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具有片面性和短期性。实际上,这些问题皆是营商环境系统各个环节之间互动失衡所引发的结果。因此,引入系统思维迫在眉睫。系统思维是一种强调整体、动态及相互关联的方法论。借助系统思维,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寻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同时,系统思维还能够预见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相关政策,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为了优化营商环境,应当以系统思维为核心,采取综合性策略:精简绩效考核,确保其公正且科学;完善执法程序,实现标准化执法,并强化监督力度;强化法治理念,明确权利边界,提供稳定预期,完善救济机制;优化政府服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升服务效能,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推动系统思维在政府部门中广泛应用,提升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优化公权力的行使,保障市场主体的权益,进而实现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

多元价值的冲突与融合。在营商环境的广袤领域中,不同市场主体的目标、利益和价值观差异,常引发复杂多样的价值冲突。法治思维作为解决此类冲突的重要基石,构建了清晰且强制性的法律框架,为市场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和规范。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明确性及可预测性确保了冲突解决中的公平与公正,为市场的稳定与秩序提供了坚实保障。

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那波澜壮阔的画卷时,也会同时发现,法律规则的滞后性,使其难以预见并有效应对所有新兴冲突;而法律体系内部的规则冲突,更增加了适用上的难度与困惑。在此背景下,系统思维的引入成为突破这一局限的重要一环。系统思维以其整体性、动态平衡及相互关联的核心理念,帮助我们超越单一规则的束缚,从更宏观、综合的视角审视问题。它强调对多元价值内在联系的深入理解,寻求在冲突中找到平衡点的智慧。同时,系统思维还促进了跨领域、跨部门的协作与整合,为应对复杂挑战提供了综合且协同的解决方案。

在优化营商环境这一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征程中,我们应当巧妙地将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融为一体。首先,通过法律手段,确立公正、透明的规则体系,为市场行为提供明确、稳定的法律预期。这些规则应体现普遍适用性、明确性及可预测性,确保各方在冲突解决中受到公平对待,维护市场的基本秩序。其次,运用系统思维,平衡各方利益,确保解决方案既遵循法律原则,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利益需求。这需要我们全面考虑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以及市场的整体稳定与繁荣,通过综合评估与权衡,找到最佳平衡点。

确定性与灵活性的双重奏。法治思维的核心在于强调法律的确定性,这在营商环境中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明确的行为预期,是市场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基石。法律的确定性不仅降低了市场的风险,还增强了市场主体的投资信心,使其能够在明确的法律框架下规划自身行为。

然而,营商环境的动态性特征不容忽视。市场主体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需求、迅猛发展的技术以及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都对法律规则的适应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系统思维着重强调整体性、动态性以及相互关联性,它要求我们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进程中,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法律规则本身,更要密切关注其与市场环境、市场主体行为之间那千丝万缕的动态关系。借助系统思维,我们能够精心设计出更为灵活、适应性更强的法律规则。例如,采用原则性立法与具体规定相得益彰的方式,既确保了法律的稳定性,又为市场主体预留了必要的行为空间,使其能够在法律框架内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同时,建立法律规则的评估与调整机制,定期对法律规则展开审慎的评估,并依据市场变化以及评估结果进行灵活的调整与完善,此乃提高法律适应性的有效路径。

此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分析市场需求、预测市场趋势,为法律规则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高法律的适应性和效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法律规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有助于实现法律规则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法治严谨与系统协同并进。面对商业环境的瞬息万变,如何在坚守法律严谨性、保障市场秩序的同时,又能实现系统高效协同,灵活应对各类挑战,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议题。为此,我们必须巧妙融合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打造一套既稳固又灵活的管理架构,为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第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梳理评估现有法律法规,识别问题后填补空白并修订相关条款,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确保其科学性、完整性和协调性以及时效性和适应性。

第二,优化执法机制,运用法治思维制定严格标准和程序确保执法公正合法,通过系统思维优化执法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并降低成本,还需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及时纠正不当行为,提升公信力。

第三,强化司法保障,运用系统思维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程序以提高审判质效,同时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

第四,推动社会共治,结合法治思维和社会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共治格局,通过系统思维加强各方合作与协调并建立相关机制提高治理效能,还要鼓励培育社会自治能力减轻政府负担。

第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运用系统思维制定计划普及法律知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宣传方式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基础。

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在营商环境构建中的协同融合与实践应用,是构建优质营商环境的要求。通过法治思维确立规则体系,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通过系统思维优化整体布局,实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郑金雄(作者系厦门大学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双聘教授,法律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屠少萌丨联系电话:(010)67550734丨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