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自诩相声界的守墓人,这意思就是说,这相声离了郭德纲就得烟消云散,风头草三米高。
然后事实是这样吗?
为什么中国相声在早年出了 马三立,刘宝瑞,侯宝林,之后就逐渐偃旗息鼓了,后来的姜昆,冯巩,虽偶有佳作,但终究是一时光彩。
问题就出在这个“电视相声”了,电视要求必须说文明相声,什么叫文明相声,就是这个伦理哏,子母扣,白事会,这种就不能说了,毕竟从乡村民俗走了大雅之堂了嘛,那些淫腔滥调就不能提了。
那问题就来了,相声这个东西就是个逗闷子的玩意,不让说这个让说什么呢?80年代的时候流行了一阵子“讽刺”相声,后来这一招也不灵了,不让用了。
这下没辙了,电视相声也就是没落了。毕竟没的说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嘛。
郭德纲这个时候应运而生了,在几十人的小园子里,在天桥,在大栅栏,疯狂的输出自己的包袱,创作出大量的描写小人物的故事,很多人在欢笑的时候,也产生了共鸣。
这个套路本身就是喜剧最基本的方式,一个小人物的自嘲,凡是做到这一点的后来都是喜剧大师。比如
卓别林,金凯瑞,周星驰,赵本山。他们无一都是在心酸中创造快乐。
然后,随着郭德纲的火爆,郭德纲也救了相声,也毁了相声。
相声是“说学逗唱”的集合体,相声对于郭德纲更像是一个“载体”,就像小品之赵本山一样,赵本山如果说相声取得的成就不会低于郭德纲,同样,郭德纲也是如此。
所以,相声,小品对于郭,赵二人,只是一个载体,并没有实际意义。
但是,当郭德纲进入京剧就不一样了,京剧这个玩意本身追求的就是“唱念做打”,不是单纯意义的搞笑,京剧的魅力在于角儿的一颦一笑,一个身段,一个唱腔,追求的是一种韵味,慢条斯理中尽显千军万马,大山大河。
明显,郭德纲的搞笑并不完全匹配这种东西,我倒认为郭德纲完全没有必要披着“京剧”的外衣,干着搞笑的事情,可以单纯搞出一个“郭剧”,一种相声和戏剧的结合,可以脱离京剧的束缚,和山东梆子,河南豫剧,越调进行大联合,估计能闯出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