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一个月泽连斯基改口,称愿接受中巴和平方案,不过有前提条件

极客小玉 2024-10-31 17:08:32

一个月前,泽连斯基在公开场合坚决拒绝了任何不包括全面恢复1991年边界的和平方案,甚至还指责俄罗斯的提议为“虚无缥缈的要求”。

然而,时间仿佛是一种神秘的润滑剂。如今,泽连斯基却表示愿意考虑中国和巴西提出的和平倡议。在短短一个月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乌克兰总统的态度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他所提到的“有个前提条件”又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梳理这场国际政治的跌宕剧情。

不结盟的调停者?

事情要追溯到今年五月,那时中国和巴西共同提出了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对话和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切实可行之道”。

该和平方案清晰地列出了三项原则:不允许战斗蔓延、避免冲突升级,以及各方不得火上加油。同时,它呼吁增加人道主义援助,坚决反对核武器的使用和对核电站的攻击。

表面上看,这个倡议似乎合理且和平,但泽连斯基却第一时间拒绝了。他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要实现和平,首先得让俄罗斯归还所有占领的土地。这一要求让任何一位和平调解者都感到棘手。毕竟,俄罗斯根本没有意愿在恢复乌克兰边界的问题上做出让步。

实际上,泽连斯基一开始对中巴方案的态度非常清晰,即是“不感兴趣”。毕竟,当时乌克兰的形势并不乐观,战线未能取得预期进展,而西方对军事援助的支持也逐渐出现了分歧。对于泽连斯基而言,他希望继续坚持战争,但又担心西方的支持力度可能会减弱。

与此同时,中国和巴西的立场显得相对中立,西方媒体甚至将其形容为“不结盟的调停者”。尤其是巴西,副总统杰拉尔多·阿尔克明在6月访华后明确指出:“我们不会为了选择一个伙伴关系而牺牲另一个。”

巴西的“多边外交”立场使其在调解事务中拥有了重要的话语权。同时,中国通过一系列高层访问,持续推动和平方案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中巴双方均希望成为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桥梁,而这一桥梁必须具备足够的宽度,以承载各方的复杂诉求。

泽连斯基的改口:从拒绝到接受的逻辑转变

10月底,泽连斯基突然宣布愿意将中巴和平倡议纳入乌克兰的“和平方案”。这一转变显然让外界感到意外,但深入分析泽连斯基的政治考虑,我们便能发现其背后的深意。

首先,乌克兰的民意已显现出一定的变化。在战争初期,乌克兰社会普遍对恢复国界和击退俄罗斯的目标充满热情,但随着战事的持续激烈以及战线的僵持,许多人开始对战争的胜算产生质疑。

根据乌克兰内部消息,部分知名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呼吁通过谈判结束战争,他们指出“继续为领土而战的代价实在过于沉重”。尽管这些博主并未受到乌克兰安全局(SBU)的处理,但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支持。

泽连斯基及其团队似乎在静静关注公众对和平谈判态度的变化。同时,泽连斯基的态度转变与国际局势的变动密切相关。首先,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拜登政府在特朗普等共和党候选人的压力下,对对乌援助的支持逐渐受到限制。

泽连斯基并不打算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单一的选项上,他清楚美国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乌克兰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接受中巴和平倡议,实际上也是为自己预留了一条后路,以应对特朗普当选后可能带来的新政策。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乌克兰的“前提条件”:乌克兰的立场不可妥协,特别是要求俄罗斯无条件撤军。

他们坚决拒绝任何“冻土协议”——即不以完全恢复领土为前提的停战。也就是说,泽连斯基虽然有所改口,但核心立场依然未变,仍然要求俄罗斯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争议区域。换句话说,和平可以谈判,但底线不可动摇。

和平的难题

既然泽连斯基改变了立场,那么和平的道路是否就变得顺畅无阻呢?显然并非如此。尽管中巴在国际舞台上充当了“和平调停者”,但要实现俄乌之间的和解依然面临重重困难。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在采访中指出,巴西不打算与任何伙伴疏远,尤其是在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上。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国际舞台上呼吁各方降温,反对核武器的使用,并推动人道主义援助。

这些立场表面上显得中立,然而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截然不同的需求面前,寻求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显然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方面曾多次表示并未拒绝谈判,甚至愿意在《伊斯坦布尔协议》草案的基础上进行和谈,前提是乌克兰必须放弃其所谓的“虚无缥缈”的领土要求。换句话说,俄罗斯的底线非常明确,即对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等地区的主权不可妥协。

这与乌克兰提出的“所有土地必须归还”的立场显然相悖。因此,中巴方案的作用可能更多地是一次试探,旨在观察各方在未来几个月内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各自的立场。

泽连斯基改口的背后,隐藏着国内外双重压力的影响。一方面,战事的拖延使得国内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乌克兰社会情绪逐渐显露出疲态。

许多乌克兰人不再幻想通过战争彻底击败俄罗斯,他们更加渴望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以结束这场无休止的冲突。在这样的压力下,泽连斯基必须展现出灵活的态度,以便向民众传递和平的希望。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的立场也在悄然变化。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上升,欧洲部分国家对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态度开始显得不再那么坚决。

法国总统马克龙依然坚持“优先援助乌克兰”的立场,然而德国、匈牙利等国对战争的前景和继续提供援助则显露出一定的谨慎态度。在美国方面,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宣称他将“迅速结束俄乌冲突”,这表明泽连斯基需为可能的政策变化做好准备,以防西方的支持突然减弱。

尽管泽连斯基对中巴和平方案的立场有所缓和,但和平的前景仍然令人担忧。当前乌克兰的底线是要求俄罗斯全面撤军,而俄罗斯则坚决维护对克里米亚等地区的主权,不容谈判。

在这种背景下,中巴的和平倡议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搭桥”努力,旨在通过这种姿态促使各方重返谈判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双方会很快达成共识。

此外,乌克兰的国内政治局势也对和平谈判造成了一定的制约。泽连斯基的对手们利用当前局势对他进行攻击,指责他“向俄罗斯妥协”。特别是反对派和“亚速营”等极端势力,他们对任何形式的妥协表现出强烈的反对。

若泽连斯基真的在某些问题上选择向俄罗斯妥协,国内的反对声浪可能迅速升级为更加激烈的政治斗争,甚至可能威胁到他的执政地位。

然而,我们也应当关注国际上存在的一些机遇。预计在今年年底于巴西举行的G20峰会,将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巴西总统卢拉首次表达了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这一表态显示出巴西希望在全球政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推动南北国家之间的对话。在G20峰会上,中巴两国有望就和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努力促使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找到某种共识。

泽连斯基重新表态愿意接受中巴和平方案,乍看之下似乎是态度的软化,然而实际上乌克兰对和平条件的定义依然不变——和平谈判是可以进行的,但绝不能是以“损失主权”为代价的和平。这也意味着,尽管未来可能会展开谈判,但过程注定不会轻松。

中巴在国际舞台上提出的和平倡议,尽管最终是否能取得成功尚未可知,但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为各方提供了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然而,实现和平不仅依赖于像中巴这样的调解者,更需要乌克兰、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各自立场上进行实质性的妥协。只有当各方都愿意迈出一步,真正的和平才有可能实现。

对于泽连斯基而言,未来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在不损害乌克兰核心利益的基础上,与俄罗斯进行谈判,并同时缓解国内外的反对声音。

0 阅读:3

极客小玉

简介:分享数码信息,推荐数码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