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大了!女子因没接96110电话手机被锁,官方:务必接听评论热议

洛河神赋 2024-07-09 07:42:48

近日,“96110”这个反诈中心电话号码火了。事件起因是一名女子在大连旅游时,收到来电显示为公安局的诈骗电话,由于担心上当受骗,她选择了不接听。没想到随后96110的电话打来,也被她视为骚扰电话拒接了。结果,她的手机直接被运营商远程锁定。

这一事件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大多数网友对96110有直接锁手机的权力感到不解和愤怒。他们质疑,为何96110可以随意锁停普通公民的合法通信工具,这似乎侵犯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更有甚者,如果96110也可能是骗子伪装的,公众如何判断呢?

近年来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激增,骗子手段日益高明复杂,因此开通了统一的反诈劝阻报案专线96110,以保护公众财产安全。但直接锁手机的做法引起众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应受到限制,更不应因一时疏忽就导致手机被锁。骗子才是祸害社会的恶势力,如果有大数据防诈技术,为何不直接锁定骗子的电话号码?

有评论指出,公民对96110存在认知差异。普通民众习惯将所有9开头的来电视为骚扰电话,不予接听。而96110作为反诈专线,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公众有接听的法定义务。

如果再次拨打不接听,运营商有权进行安全锁定。所以关键在于消除公众对96110的误解,并改进大数据监测机制,无需限制公民权利就可以有效防控诈骗犯罪。

在网络诈骗案件增多的背景下,如何在公共安全与公民权利之间找到平衡?防诈专线号码96110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什么情况下有锁手机的权力,锁手机的标准和期限又是如何规定的?相关机制是否对公民权利设置了足够的保障?

大数据在反诈骗中的应用还需加强。目前看来,大数据更多用于事后调查追踪,而未能发挥预警和实时监测作用。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识别率,直接锁定骗子电话才是根本之策。当然,也需要健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避免大数据技术被滥用损害公民权益。

增强全民反诈骗意识也是关键。要教育公众正确认识96110在反诈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辨别真假96110电话。相关部门要主动消除公众对所有9开头电话的负面印象,建立权威的可信度。

当下,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反诈工作意义非凡。但在强化反诈力度时,也应当注重方法的合理性,不应过分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利。

只有区分清权利边界,完善网络诈骗防控法制体系,建立科学可靠的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才能在维护公共利益与公民权益间取得平衡,构建和谐稳定的网络空间。

相关部门需尽快出台明确96110电话法律地位的规定,规范其行使权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程度和期限,保证不过度限制公民权利。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实时的诈骗电话屏蔽机制,直接锁定可疑电话,减少对无辜公众的误伤。

还要加强网络诈骗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惩骗子集团,强化骗取公民财产的刑事责任,形成震慑力。还可以通过多渠道加强公众教育,增强全民识骗防骗技能,营造不容骗子活动的文明环境。

构建科学规范、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网络反诈骗机制,既能有力遏制诈骗犯罪活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也能充分保障公民的合法通信自由权利。

这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单位、公众团体通力配合,共同努力,方能在网络世界树立起铜墙铁壁,让诈骗分子无处藏身、无处容身。

0 阅读:3

洛河神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