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契文铭心”——张明甲骨文水墨创作展

当代油画 2024-07-26 17:56:31

“契文铭心——张明甲骨文水墨创作展”

策 展 人 :陈湘波

学术主持:李万秋

展览设计:黄宜兵

主办单位:深圳艺中懿文化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深圳书城中心城

展览时间:2024年7月19日-8月19日

展览地点:深圳书城 中心城 南区艺术设计

《许慎·说文解字·序》:“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蔡邕认为书发于自然,艺发于心源。龟甲刻骨,青铜铭文,殷商时期留下来的中华文明的基因至今依然如此鲜活。橫竖撇捺,干湿浓淡,甲骨文融入水墨所包含的东方思维——意象、骨法和气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思想源泉。

基于此,正值张明躬耕教育30年,他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所感动,给他的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这也是他介入水墨的甲骨文意象探索的30年,出版了专著《走进汉字》。把甲骨文融入意象水墨的尝试为他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受到了业内的肯定。他的作品占天卜地,从传统的单一思维走向多维度的水墨空间,创作出特有的全新水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通变篇:“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艺术之本贵于创新,笔墨当随时代!张明的作品融入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创新思维,值得赞扬。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48×52cm  宣纸水墨

《霏光》  139×97cm  宣纸水墨

《黎明》  48 × 48cm  宣纸彩墨

《力争上游》  69×34cm  宣纸水墨(被收藏)

《女人是水也是山》  136×68cm  宣纸彩墨

《扇言善语之门道》  60×60cm  宣纸水墨

《扇言善语之三》  60×60cm  宣纸水墨

《扇言善语之卜墨》  60×30cm  宣纸水墨

《扇言善语之协奏曲》  60×30cm  宣纸水墨

《扇言善语之争渡》  60×30cm  宣纸水墨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69×34cm  宣纸水墨

《十全十美》  136×68cm  宣纸彩墨(被收藏)

《速度与激情》  136×68cm  宣纸彩墨

《向孟浩然致敬——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69×68cm  宣纸彩墨

《寻迹》  180×98cm  宣纸水墨(被收藏)

《志于道》  240×129cm  宣纸水墨

《依于仁》  240×129cm  宣纸水墨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60×48cm  宣纸彩墨(被收藏)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45×45cm  宣纸彩墨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69×34cm  宣纸水墨

张明,1975年出生于湖南永州,深圳高层次人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致力于甲骨文艺术研究,出版专著《走进汉字》。艺术创作在吸收传统水墨精髓的基础上,探寻把甲骨文融合在意象水墨绘画中,创作出极具创新的现代水墨。个人的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专业学术展并被博物馆和私人收藏。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特点追求骨法用笔、气韵生动,讲究留白,所表现的题材多为山水、花鸟虫鱼、道释人物。我一直深入研究和学习八大山人和黄宾虹的山水,吴昌硕的花鸟,以及当代画家朱振庚的艺术创作。认同朱振庚“与古人通,传现代神;于传统中识现代,于现代中醒传统。”的艺术创作观点。

我长期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的南方,经常可以目睹大雨过后的滔滔江河,充满了荡涤一切的雄强气魄;又能感受到森林深处空气氤氲,呈现出一层又一层虚怀朦胧的柔美。自然的雄强与柔美就像是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我创作的灵感,一手拽着传统,一手伸向当代。我在吸收优秀传统水墨艺术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书法练习。30年的艺术教学生涯,教学相长,敢于质疑自我,推陈出新。艺术创作不再是单一的用笔调和墨与水在宣纸上创作,而是运用水与墨与色在生宣纸上重复地碰撞,生发出许多玄妙的意境,墨在纸上,十分自然。有泼,有舞,有连绵,有希望,占天卜地,寻求天地之法则和内心之安宁。在题材和内容上不拘泥于山水花鸟,而是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内涵,加入甲骨文以及图腾、岩画等元素,结合现代构成艺术形式,拓展了传统水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当代绘画语境,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更系统的理解。

我在创作《扇言善语》系列水墨作品中,采用中国扇面形式,以小见大,在水墨构成中融入甲骨文等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有人、天、神,有自然、动物、植物,有云、雨、电等等,他们在画面中既是绘画元素同时也是绘画主体,呈现出黑白灰多个层次,通过点线面的交集表现出不同的艺术主题:有《卜墨》《争渡》《遗痕》,有《晓日》《临海》《雪后》。我在与自然和观者对话,也是在对自己内心倾述。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些八尺巨制中可以看见远古和当代交织的气息,有敦煌飞天的轻盈,有青铜铭文的厚重,也有摩崖石刻的烂漫。 

今生今世,以道为志,以德为根,以仁为依,以艺为乐,足矣。

开幕致辞

文 / 学术主持李万秋

……此次展览展示了张明老师近年来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作为一名中青年艺术家,张明老师的勤奋和努力有目共睹。他年初刚在美国举办了展览《和而不同》,今天又带来新的展览《契文铭心》。张老师不仅是一名学者型艺术家,还是一位艺术家型的学者。他对甲骨文的研究成果显著,出版了一本名为《走进汉字》的专著。这本书以50多个甲骨文为基础,扩展出500多个甲骨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甲骨文的奥秘。

甲骨文作为中国古汉字,为张老师提供了丰富多元的创作灵感。因此,我将这个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取材于帛书版《道德经》,结合甲骨文与青铜器的视觉元素,主要作品包括“仁、德、道、艺”等大幅画作,悬挂于展厅中央。第二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探讨,主要涉及“儒”文化、古诗词及毛泽东诗词的图像转化,例如作品《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第三部分是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个人体验的图像转化,其中包括《梦醒时分》和《速度与激情》。据张老师说,《梦醒时分》旨在表现古人之梦与今人之梦的交汇,而《速度与激情》的灵感来源于冬奥会高台滑雪运动,尤其是谷爱凌的精彩表现,反映了张老师对时事的关注与体会。

在这个展览中,张明老师的作品通过实验性的水墨尝试,将甲骨文与上述三个部分的文化内核相结合,独具创新性地探索中国水墨的精神内涵,并在视觉上与传统水墨作品形成对比。与张老师的日常交流中,我深感他对文化有独特的见解,比如他常提到的“造境”。以意义造境,是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创造出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形式上的局限,是对造型艺术和当代水墨艺术的一种突破,令我受益匪浅。

此外,张老师常提到的“意趣”,是一种人文情怀,也是一种对我们所认知世界的关怀。他始终强调要将美传递给社会,传递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希望大家在赏画的同时,能更好地体会张老师的艺术追求与人文情怀。

画展嘉宾合影

艺术家张明致辞

深圳书城领导光临欣赏作品

关山月美术馆馆长,原深圳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先生与作者在收藏作品前合影

艺术家张明为观众介绍作品艺术家张明为观众介绍作品

艺术家张明为观众介绍作品 艺术家张明为观众签名

艺术家张明为观众签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