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忠于所事”但好大喜功、拥兵纵敌,被以谋反罪名处死

史海撷英 2024-06-06 16:43:44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崇祯帝以“专戮大帅、擅款通敌”的罪名杀掉袁崇焕。史料记载:“其时群论哗言,无知之良辈争啖其肉以食其恨。”——好一个君王的雷霆之怒,好一个百姓的群情激奋,其场面似虎似乎着实大快人心......

可袁崇焕真的该死吗?似乎在当时来看,舆论是一面倒的倾向,袁崇焕就该被千刀万剐。可后来人又对袁崇焕称赞有加,清高宗专门下诏书称赞其“忠于所事”,后来人们都称袁崇焕为民族英雄,将崇祯皇帝视之为糊涂蛋。想要真正了解袁崇焕之死,其实可以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分别是:袁崇焕的能力,袁崇焕的品行,袁崇焕的罪过。

要论袁崇焕是忠臣还是罪人,是很考验一个人史学功底的。要得出结论,先得对多方史料进行阅读和分析。

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祖籍广东、东莞石碣镇水南村人,他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得进士,后被委派至福建邵武县担任县令。

在担任县令期间,袁崇焕清正廉洁,为人质朴,而且有勇有谋。虽然开始只是一介文官,但却少有的做到了文武双修,颇有名望。《邵武府续志》记载:“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进士,天启初知邵武县,明决有胆略,悉心爱民,申冤理枉,善于听讼,无微不烛,趫捷有力,为民救火,着靴上屋,走岩墙如履平地。散救火之券,赈被火之民,井井有方。”

恰逢当时朝廷乌烟瘴气,东林党与宦官殊死搏斗,袁崇焕早早的就与东林党人交好——例如他的主考官就是东林党主要领袖。

袁崇焕

虽说东林党有诸多问题,但相比较于宦官势力,东林党人的道德操守却远胜于对方。而能够与东林人交好,袁崇焕的品德自然不用说。有东林党的认可,袁崇焕很快得到了重用,先是被孙承宗提拔,开始筑宁远城,将其建为关外重镇。之后又得孙承宗提拔,一年内连升两级,主持宁远防务。如此,袁崇焕得以大展生平本事。

在任上,他积极整军备战,又善于安抚和训练将士,使得宁远城众将士斗志昂扬,最终还真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如史书所载,袁崇焕以宁远为据点,一举收复失地,且扩地200多里,并于当年重创了努尔哈赤。此后,袁崇焕的名气传遍天下......

期间,熊廷弼、刘鸿训、钱谦益、成基命等人皆与其交好,以为志同道合之辈。另外还有东林阁臣钱龙锡也对崇祯帝盛赞袁崇焕,称其:肝胆识人,种种不凡,真奇男子也。甚至还有记载称:钱龙锡请求崇祯皇帝赐予袁崇焕尚方宝剑,让其放手大干。

以史书记载为依据,可以得出结论,袁崇焕确有真本事,其人担任督师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乃众望所归,否则明思宗也不会对其寄予厚望。

再看袁崇焕的品德。

袁崇焕与东林党交好,且与东林党诸多名人为至交好友,这应该可以说明,袁崇焕的品德没有太败坏,至少明面上没有那么差。而且,袁崇焕在动荡之时也曾与阉党作斗争,如他顶撞过的上司王在晋和高第等人,两人皆为阉党人物,在当时颇具权势,袁崇焕敢于与之对抗,可见其风骨。

袁崇焕

之后在被定罪前夕,袁崇焕率领部队紧急赶往北京救援,在京郊战斗中,袁崇焕亲自冲锋陷阵,身中数箭,史料记载:“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被下狱后,由于袁崇焕威望过高,此举致使宁远兵变,祖大寿居然毁山海关出,远近大震,形势异常危急。

袁崇焕本可就此威胁明思宗,但却最终手书祖大寿,严令其立刻回师,抗击清军。祖大寿折服于袁崇焕威望,立刻回师,收复了永平和遵化一带,驱逐清兵于关外。以上种种,都说明袁崇焕品德绝对不差,仅以劝说祖大寿归服为例,其人品德堪称大公无私的典范。

那么既然袁崇焕有能力又有品德,为何还是被凌迟处死了呢?这就涉及到了袁崇焕的“罪过”。

袁崇焕有何罪?客观的说,袁崇焕的罪过颇多。

其一,袁崇焕对崇祯皇帝承诺五年平定辽东,使得明思宗大喜,但袁崇焕转头却对同僚言:“圣心焦劳,聊以相慰耳。”这是第一大罪,欺君之罪。其二,袁崇焕未兑现该承诺,不得不冒进与清军议和。史学家认为,袁崇焕绝无能力5年平定辽东,不过以他的手段,守城绰绰有余,若能循序推进,倒也未必不能将清军挤出全辽。可惜,袁崇焕只有5年时间,他很难兑现当初的承诺,因此只能去冒险,只有和清军谈判,才让对方退出辽东。但,袁崇焕在谈判中占据不利地位,因此遭到了清军的诱导和逼迫。例如擅杀毛文龙,从此清军无后患;又例如,在努尔哈赤驾崩时,袁崇焕派人前去吊唁,之后常与皇太极书信往来,居然隐瞒朝廷而不报。

史学家认为,袁崇焕此举是想尽快以战谋和,促使明朝尽快从北方解脱出来。但袁崇焕走得太急,犯了大忌讳。果不其然,袁崇焕的事东窗事发,回京救援的时候又被阉党残余势力污蔑,最终酿成悲剧。

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再次来犯,到达宁远。袁崇焕此时任辽东按察史,指挥宁远之战。袁崇焕写下血书,寓意死守,再以红衣大炮重创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退军。宁远之战是抚顺失利后明军对后金的首次胜利,也是努尔哈赤生平唯一未能攻克的城池。之后袁崇焕开始经营关宁锦防线,想打造固若金汤的防守,但沉重的军饷却让明廷财政吃不消。

爱新觉罗・皇太极

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闪击比较弱的李朝,占领李朝后又率军来攻关宁锦防线。袁崇焕调兵遣将,组织防御,又一次抵御住了皇太极的进攻,毛文龙率领东江军在后方干预辽阳,迫使皇太极退军,史称宁锦大捷。虽然获得了两场战斗的胜利,但明弱满强的局面没有改变。之后皇太极改变了战略,从其他地方绕道开辟第二战线。

明思宗上台后,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蓟、辽,袁许下“五年平辽”的承诺,明思宗给其充足的兵饷。

蒙古发生饥荒,请求向明朝买粮食,袁崇焕答应了。袁崇焕此举等于资助敌人,蒙古人转手把粮食卖给满洲。皇太极乘机借道蒙古,以十万精兵袭击明朝。此前皇太极已经降服了察哈尔、喀喇沁等蒙古诸部,这是一次有预谋的袭击。皇太极方面的《满文老档》记载:“八月初三日,与喀喇沁部议和,誓告天地书曰:‘满洲、喀喇沁部两国,同心修好’”。

对于皇太极的袭击,袁崇焕是早就收到预警了的。但袁掌握着最精锐的部队,却不做防备,导致皇太极长驱直入。赶到蓟州要地后,袁崇焕没有守蓟州-三河一线,又遣散了四方到来的援军,包括把原先在三河的侯世禄调离。

清初《崇祯长编》记载:“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援兵四集,尽行遣散”是夷匪所思的举动。时任锦衣卫的张道浚又有另一种说法,他提供了一些袁崇焕的供词。张道浚所著《纠欺罔奸党疏》说:“崇焕自招云:‘遣散援兵,以为京城内溃,不意尚守得定。’即是言而寸斩有余矣”。

朱由检

但也有人认为是张道浚伪造了供词,结尾有分析。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袁崇焕无意决战,但又一直给明思宗打包票,忽悠皇上可是欺君之罪。之后皇太极再次绕道,直逼京师,京师人人自危。袁崇焕这次驰援,起码是指挥不当的,有渎职之嫌疑。袁崇焕引起了明思宗的猜疑,与皇太极有密约、主动召敌的传闻开始大量传播,包括当时第一线的名将满桂也这么认为。明朝遗民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记载,“满桂说:‘袁崇焕杀毛文龙以为信物;今勾引入犯,以城下之盟,了五年灭寇之局’”。

多名大臣都认同满桂的想法,是袁崇焕故意招引敌人进犯京师,有些更煽风点火说袁崇焕意图谋反。另一种说法则是,袁崇焕要诱敌深入,切断敌人退路,打歼灭战。袁崇焕到了北京坚城下,总该依托坚城大战一场了吧?但袁崇焕首先是让白喇嘛请求入城,“暗藏夷使”,这更加深了明思宗的猜疑,明思宗当场拒绝。有说法是,袁崇焕想在城上架起红衣大炮,复刻宁远之战案例,这其实也解释得通。接下来,袁崇焕还是保存实力,“顿兵观望”,没有制止皇太极抄掠,只是象征性打了一架。

根据梁启超的统计:案发之后,辅臣周延儒、成基命曾各自上疏,总兵祖大寿以官阶赠荫请赎,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御使罗万寿为之申辩,程本直诣阕呼冤,关外将吏士民号哭雪冤者,“原以身代者未绝”。

结合以上内容,再看袁崇焕冤案,袁崇焕该不该杀?

要论袁崇焕是忠臣还是罪人,还是要从当时的背景考虑。

袁崇焕“五年平辽一年平到北京”,袁崇焕老喜欢做大的承诺,可见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但他的平辽战绩是看不下去的,尤其是和皇太极的对抗中,处处落于下风,“应变非其所长”,袁崇焕的关宁锦防线每年耗费数百万,但效果不大,敌人只需要绕道便破功,大明财政最终走向崩溃,流寇攻入京师。袁崇焕初期的罪名,大致关于三点:第一、擅自处死功臣毛文龙。同时期的大将王在晋认为,己巳之变正是因为毛文龙死后满洲没有后顾之忧所致。王在晋说:“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第二、袁崇焕拥兵纵敌,没有选择决战。袁崇焕以及部下祖大寿多次违背明思宗的命令,差点造成城下之盟。这也是事实。第三、袁崇焕擅自和议、“通虏谋叛”。在清初《满文老档》里,袁崇焕“通敌”的信有很多封,是袁崇焕私自议和的证据之一。从史料来看,袁崇焕有多个“通敌”的痕迹,包括让白喇嘛向后金传递信息等。《满文老档》说:“七月初三日,我所遣白喇嘛、郑生员等至”。

袁崇焕‍

细细分析下,这三点都是成立的。清朝对袁崇焕进行平反,突出说明思宗中了反间计,诛袁崇焕是自毁长城。其实袁崇焕并不是皇太极的对手,反间计没有太大用处。反间计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不是明思宗下旨的关键一环。明思宗审讯了九个月后才诛袁崇焕,可见不是一时意气,很可能是掌握了袁崇焕“通敌”的证据,“谋叛”可能不成立,但“通敌”是成立的。刑部侍郎涂国鼎写的《性余堂集》,记录了袁崇焕初审时曾有供词。结合锦衣卫张道浚的说法,可以互相吻合。但不排除袁崇焕是因恶心而说了反话。

当时最为关键的是,关宁军已经军阀化了,只效忠于某个权臣,多次对抗皇上的旨意,挑战至尊的权威。此外袁崇焕还牵涉到了党争,“谋叛欺君,结奸蠹国”,袁崇焕和钱龙锡关系甚密,钱龙锡早被明思宗疏远了,现在又被温体仁等政敌举报,罪名是和袁崇焕串谋,欲制造城下之盟。“然引敌长驱,欲要上以城下之盟者,袁崇焕也。入犯皆繇袁崇焕以五年灭奴欺皇上。而阴与华亭奸辅,临邑罪枢密谋欵敌,遂引之长驱,以胁城下之盟。”

毫无疑问,袁崇焕有错,但绝对是不应该被杀的,这是一场天大的冤案。

明思宗二次亲自审袁崇焕,袁崇焕不辩解。完全不辩解,导致了明思宗的恼怒。京都的舆论、群臣都在指责袁崇焕,18岁的明思宗最终采信了群臣的说法,把袁崇焕定性为谋反,认为袁崇焕想制造城下之盟,惊扰大明庙社。《大明律・刑律》记载:“谋反大逆:凡谋反,谓谋危社稷;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

袁崇焕

那么,是什么依据认为袁崇焕在谋反呢?《国榷》里面有提及:“袁崇焕谋叛欺君,结奸蠹国;斩帅以践虏约,市米以资盗粮;既用束酋,阳导入犯,复散援师,明拟长驱;及戎马在郊,顿兵观望,暗藏夷使,坚请入城,意欲何为?致庙社震惊,生灵涂炭,神人共忿,重辟何辞?其家属本当依律正法,姑赦不论,妻子流二千里,安置福建,财产尽没入官”。但这些依据都没有一个过硬的证据作为支撑。

袁崇焕初心很可能并不是谋反,只是拥兵自重,自视过高。由于满洲骑兵野战太强,袁崇焕不得不选择议和,以拖待变。但他与皇太极的议和行动,被皇太极加以利用。袁崇焕军事能力在中上,但应变不是他的长处,在和皇太极的博弈下处处被动。袁崇焕本来罪不致死,但在城下之盟的嫌疑下,他选择了不辩解。明思宗积怒非一,最终酿成了袁崇焕的人生悲剧。十四年后,明思宗也自缢了。对袁崇焕的评价应该回归理性,过度拔高反而容易招黑。但是讥讽袁崇焕为汉贼的,也是于理不合。

对于当年的冤案,梁启超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作《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其中将袁崇焕定位为第一重要人物。他在文中提到: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对于袁崇焕的议和政策,梁启超也指出:以和为守,以守为战,此袁督师对满洲之大政策也……名将之最上战略,往往在此点。到最后他甚至得出结论:使袁督师而在也,雷池一步,敌其能飞渡耶?

1 阅读:38
评论列表
  • 2024-06-06 19:55

    道德操守若能救国那大明又何来灭亡[得瑟][得瑟][得瑟]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