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凶残的杀人案是哪一件?

迎彤说养护 2024-05-31 00:31:58

南、大、碎、尸、案!

1996年1月19日清晨,一场大雪过后,万籁俱寂,整个南京城都被厚重的白色覆盖。

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最先出现的“岔色”,是一抹黄:无论阴晴、无论寒暑都会准点出门的清洁工。

华侨路上的一位年龄较大的女性清洁工,远远就看见前边有个黑色的袋子,出于好奇,她便走上前去查看。

一打开袋子,500多片煮熟且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肉片出现在老太太眼前,那时候,平时一斤猪肉的价格是七八块,正值年关,多多少少都会比平时贵一些。老太太心里一喜,以为是谁家不要的、或者遗失的猪肉,或许能让自己过好这个冬天。

于是,她把袋子拎回了家。

老太太一回去就把袋子打开,想仔细清洗一下。清洗过程中,她在一堆肉片中发现了三根人的手指。

平日里杀鸡都害怕的老太太哪里见过这种场面,直接吓得晕了过去。

随后几天,在华侨路工地、小粉桥、南大天津路校门、体育场汉口路医院等南京各地,都有人发现了碎尸。

这些尸块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提包内,用一条床单包裹好。

警方受理后,认定所有尸块都来自同一个人,一副躯壳硬生生被切成了2000多块,刀工非常精细。

曾参与“南大碎尸案”侦查的民警后来回忆说:

凶手确实很残忍,我们发现的尸块竟达到2000多块,并不是民间传说的1000多块。每块都切割得很小很整齐,从凶手碎尸的手法来看,应该是比较专业的,对解剖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亲眼看到过死者的手脚,肢解得很整齐。死者的头和内脏都被煮过。

其实,杀人碎尸案并不罕见,我之前也讲过几起,但是碎尸数量如此多的,却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

究竟是有什么深仇大恨,能让疑犯不仅杀了人,还切成了这么多块?

遗憾的是,23年过去,这个问题仍旧没有答案。

死者包括头颅在内的遗体全部被煮熟,损毁严重,无法确认身份,而当时DNA技术在国内还并不成熟。经过一再仔细鉴定,也只能通过尸块上的体毛特征、肌肉纤维组织等确认死者为女性。

在排查失踪人口时,南京大学之前失踪的女学生引起了警方注意。

女大学生叫刁爱青,1996年1月10日晚上,因为同宿舍的女生违规使用电磁炉被发现,作为宿舍长的刁爱青也一并受到了责罚。

她或许由于此事心情不好,想出去散散心。然而,直到第二天上课,刁爱青都没回来,她的舍友立马向班主任报告了这件事。

刁爱青是外地人,在南京本地没有亲友,班主任担心她出事,连忙联系了学校保卫处。

保卫处先尝试着找了找,没有收获,就联系刁爱青父亲,此时离刁爱青失踪已经三天了。确认刁爱青没有回家后,校方报了警。

警方怀疑碎尸案的被害者就是刁爱青,通知刁父前来辨认。刁父到达前,刁爱青室友作了初步辨认。

平时看见老鼠都吓得发抖的三个女生,面对着被碎成了2000多片的尸体,尽管害怕得虚脱、呕吐,但仍凭着尸体头颅上的一个印记认出被害者就是刁爱青。

刁爱青遇害时还不满20岁,是个普通的女大学生。她出生在苏北的一个农民家庭,生前好友这样形容道:

她个子高约1.65米,偏瘦,相貌平平。

平时留短发,单眼皮,眼睛稍有些近视,看书写字时会戴上眼镜。

说起话来,嗓音稍哑,语速偏快。

平时写字时,这个字迹娟秀的女孩,会故意把自己的名字写成“刁爱卿”。

刁爱青平时很谨慎,和朋友一起走在路上,碰到陌生男子问路,朋友会应付两句,刁爱青却从不理睬,还提醒朋友要注意安全。

进入南京大学后,她在鼓楼校区信息管理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专业成人教育脱产班念专科一年级。

警方尝试从人际关系排查,可案发时,开学还不到100天,刁爱青在这里没有亲戚,除了同学也没有什么新认识的朋友。

那么,凶手和她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没有明显线索,警方只有采用“人海战术”,先是对南京大学教职工和同学进行排查,没有发现可疑人员,又扩大范围,以南大为中心,大规模排查了附近区域各社会层次人群。因为怀疑凶手是在浴缸里进行分尸的,还把周围三公里内有浴缸的家庭排查了一遍,仍旧没有任何发现。

根据碎尸表现出来的专业手法,警方一度认为医生、屠夫有很大嫌疑,因此把南京城内所有符合作案条件的这两类人排查了一遍,人数高达数千人。

后来经过各种渠道的情况汇总,又扩大了排查目标人群,达到数万人,而当年南京市全市人口也就400多万。

公开的报道中,一般只提到了医生和屠夫这两个职业,我从内部人士处获悉,其实还有一类职业受到了“特别关照”,那就是法医。为此,当初南京警方内部也秘密进行了一场排查。

1998年,江苏作家王大进把这件案子写进了小说《纪念物》里,因为小说太过写实,一度让人们怀疑,王大进就是残忍杀害刁爱青并碎尸的凶手,就算不是凶手,也应该是其他知情人。

0 阅读:0

迎彤说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