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们的否定式PUA教育,毁了多少孩子的前途

北美留学生日报 2023-07-05 08:00:27

前几日微信群,有人在诉苦。

“我昨天跟爸爸说了心里话,从来没有和他谈过心,因为我一直在拒绝,昨天我终于说出来了,把我自己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还以为他会有什么感触,结果骂我骂的更难听,还说我现在说的这些是不知好歹。即便我已经快0岁了。还是没办法和最亲的家人说些心里话。”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了事想找人说说,会选择打开朋友的聊天群组,而不是给父母去一个电话,是因为和父母有代沟说了他们也不懂?

可能是从小到大,失望多了,也不想再报什么期望。最爱的人才能伤害我们最深。

一直以来,很多人简单地认为PUA只发生在两性之间。却很少有人发现,原生家庭,才是PUA套路的集大成者。

你告诉父母你喉咙疼,父母说“叫你熬夜不喝水,我都说了要多喝水”。

你告诉父母同学都有这个,你也想要。父母说“怎么不比学习?别人考年级前几名,你呢?”

你告诉父母很讨厌班上的某个同学不想和他玩,父母说“是不是你先惹了他,别人才这么对你的?”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父母想让我们飞得高,却又怪我们翅膀硬了。父母甚至可以理直气壮说“父母不会有错。”中国太多NPD型父母,造就敏感、讨好、胆小性格样的性格,在孩子时期是“乖孩子”,而乖孩子会受到父母认可表扬的。父母甚至期待着按照宠物一样被控制着长大的孩子,走进了社会可以自己变得有“狼性”。这又是一直不自觉的PUA操控。

权利的运作在亲密关系中实在常见。

成年前,被父母操控;长大了,被上司压制;恋爱了,被爱人拿捏。总有人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发号施令,企图驯化对方,使自己拥有绝对权威。

你因为这些而焦虑,可能是因为你太听话了。

原生家庭氛围的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大部分人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操纵欲”强的虎爸狼妈们养出来的孩子,成年后不仅不容易坦然地寻找、接受爱,也很容易陷于“支持度低”的浪漫关系里。

伊能静在分享她的童年对自己择偶观影响时说道“我人生的前四十年都在对过去做弥补”。她留着唯一一张父母刚结婚时的照片,“我希望能看到他们也相爱过,我是爱的结晶”因为总在往回看、找补成长期的缺失,人无法以理性方式更果决的去把握好当下生活,为自己的真实欲求去勇敢争取。这也是东亚式家庭在东亚语境中的缩影,一种“拧巴”感,家人们间明明互相关心,互相迁就和付出,却也总在互相伤害与亏欠。

爱与期望的失衡,让太多处于东亚语境下成长的孩子,在成年独立面对生活后开始艰难地学着如何平衡。

《圆桌派》里说:“容易被PUA的人,往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受教育的过程始终鼓励你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能你舒服什么就接受什么,不舒服就不接受,必须要去接受那些痛苦的东西。其实离开让你不适的人和事,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选择。我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却有意识地丢到了“动物性避险”功能。

世界总是教我们成功,却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接受失败和平庸,求而不得是生活常态。本就不用为周遭背上枷锁,也不用祈求别人的原谅,最该爱的是自己。因为这是你的人生,不是父母的,不是爱人、朋友的。

以爱之名,模糊行为对错。在PUA的套路里,打压通常要以爱的名义施行打压,这样会让接受者无力反抗。很多父母都曾对孩子说过:“我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在向自己父辈学习如何成为“合格家长”中,逐渐形成使用如今看来PUA式的手法,来控制、教育孩子,使孩子能乖乖按照自己想法去成长,走一条“正确的”路。

卖惨、威胁、否定、批评,父母随意的一句话一个行为,小孩子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玩笑的,尚不成熟的孩子深信父母说的每句话及对自己的评价,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观念,要求自己成为像父母所说的“真乖”,从而得到认可和赞许。东亚常常让我们想有益于他人、环境,在或大或小的“关系”里成为不拖后腿的人。 我们希望自己能努力成为好的伴侣、好员工、好儿女,我们始终追求认可并害怕被丢弃,建立在信任关系里的控制状态。

PUA式教育无疑是一种懒惰、粗暴的行为,实施PUA的人不想通过真诚的交流,与他人产生互动关系,他们在单向度的情感中享受着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的“便利性”学上,这种“单方面施与”也被称为“非爱行为”。对最亲近的人只有掠夺,没有平等和尊重。

想到父母的时候,内心充满力量,这是家人可以给予每个孩子最内在、安稳的财富,会影响他的一生。

打击贬低式教育,对尚未成熟的孩子冷暴力,用阴阳怪气的口吻嘲讽,向孩子许下承诺却反复拖延,诉苦苦情式教育让孩子内疚,如果不满足父母期待就威胁孩子要断绝关系…

在PUA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鲜血淋漓,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极其冷漠或是极其脆弱。这两端又相辅相成,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伤害,在恋爱中、职场上都更难获得内心的平静。事实上,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毕竟父母总有离开的一天,只有独立的孩子才能照顾自己,完成人生的下半场。

学家斯考特·派克说过:“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要想体面地完成分离,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把孩子当“外人”。

父母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和他们建立一定的界限感,即使父母带给我们生命,养育我们,也不代表可以支配我们的人生。

如果父母不放手,那我支持你维护边界、爱自己,那个什么都顺从父母的孩子长大了,有力量了。对父母说“不”,并不是不孝顺,我们不会伤害父母,而是以更为成熟、得体的方式去爱彼此。真正的爱是支持、包容希望对方快乐。

勇敢地发疯吧,“用魔法打败魔法”这也是你我的课题。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