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第二制毡厂照片

红运看文化 2024-05-30 09:34:42

1909年1月,上海开工生产的第一家毛纺织厂——上海日辉织呢商厂。其管理体制为董事制,工场管理由首领总揽,各车间设匠目10人,也有1人兼管两个车间。首领和匠目都由比利时国人担任。实权都操在比利时国人手里,如修呢室的1个女匠目,她的权力,除了掌管机器以外,均由此女包揽。初时出品的“华呢”偏重于军学界。后又出品“花呢”和“企呢”,在天津路168号设立批发所,承接定织和批发业务。但终因管理不善,外加洋货倾销,开工未及两年,即告停歇。

1919年为国人沈联芳等人承租,出品火车牌绒线。易名为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

1919年至1928年,驼绒业兴起。当时以上海维一、先达、纬纶、胜达、天翔等5家驼绒厂规模较大。5家厂累计年产驼绒76万米。管理形式均为董事会隶属下的经理(厂长)负责制。在经营上都设有发行所。1929年春。驼绒价格下降,这5家厂为保持高额的利润,集结起来,组建“中国驼绒总发行所”,所址设在上海牛庄路。5家厂各推派2名代表参加管理。对产品议定统一价格,统由联营的发行所机构集中销售。这一年营业总额达400万余元。不久,因利害冲突无法调和而解体。

1929年,刘鸿生创办的上海章华毛绒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当时独一无二的呢绒生产厂家。名义上是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99%的股权属于刘氏及其家族。公司实行董事会隶属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经理下设总事务所于上海四川路33号,统辖全部事务。分设总务、会计、营业三种。另设制造厂,由厂长秉承总经理、经理主持全厂事务。内分事务、工务、货料三课,并由工务课统辖各工场及各间。平时均授权各级主管人员直接指挥。并设稽核,稽察一切。在经营上,并在上海、南京、汉口等地区分设支店,扩大产品销售。其组织的形式与内容,为以后陆续发展起来的有些企业所仿效。

1931年,上海毛纺织民营企业发展到21家。并以驼绒业厂家居多。是年,上海市呢绒工业同业公会成立。该会以制造驼绒业为主要业务,另设“毛纺织厂业务组”。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同业会员间的联系,交换业务情况,协调同业业务。并代表同业向政府陈述意见,发挥同业公会的协调和管理职能。

30年代,上海毛纺织民营企业又剧增到70余家。在此期间,伴随着民营毛纺工业的蓬勃兴起,英商、日商视毛纺业有利可图,也纷纷在沪设厂。英商相继开设上海密丰绒线厂、上海毛绒纺织厂。英商怡和纱厂也同时增设毛纺部。上海密丰厂是英商博德运公司在中国的分厂,是远东首屈一指的绒线专业大厂。该分厂为经理、厂长负责制,下设秘书、营业、会计、行政4个部和毛条、毛纺、染整、机动4个车间。各部门都有英籍人员控制,工艺技术保密,毛条也从英国、澳洲配制后运来。生产的蜜蜂牌绒线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为与其他民营企业争夺市场,在上海兴圣街(今永胜路)以享有5%价格优待为条件,联络隆兴昌、兴申泰等8个绒线商店组成联丰公司。在外省市也建立经销批发点。并用优厚的佣金雇用一批推销员到全国城乡进行推销。曾一度使民营绒线厂陷入困境。 日商除在1916年创办的东亚制麻株式会社外,以后相继建立的有上海纺织六厂、永兴毛织厂、宏康毛织厂、公大四厂、中兴毛织厂。日商上海纱厂第四厂和英商怡和纱厂也增设毛纺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商中国毛绒纺织厂为日军侵占,1940年初,被迫租给日商“田中商店”经营,改名为华兴毛纺厂,生产开司米专供军用。这些日商的企业管理机构比较简单,如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所属公大四厂设大阪、二阪、三阪。大阪对厂全面负责;二阪配有2人分别负责生产技术和事务工作;三阪配有7人分别负责原料、设备和纺、织、染3个部的技术业务工作;各部还配有拿摩温负责监视工人的生产和一切活动。工厂只管生产,产品由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销售。 1942年,民营毛纺织企业又增至90余家。是年当进口羊毛断绝之际,上海章华、协新、寅丰、元丰毛纺织厂等4家实力雄厚的精纺厂联合创办中国毛业公司。设制造部在上海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分厂设在东京路(今归化路)。有走锭1000余枚,专门生产粗纺毛纱。设事务所在上海广东路122号,经营毛织品的产销及羊毛业务。其时获利颇丰,也缓解了行业部分原料的短缺问题。从此以后,这4家厂还联合开设了中国毛业银行,聘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买办窦耀庭为经理,吸收游资。1944年,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增多,同业公会改称上海特别市毛纺织厂同业公会。分纺织、毛织、针织、驼绒、长毛绒5个组。会员单位发展到136户。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经济部苏浙皖区特派员办公处,接管了日商6家毛纺厂和2家棉纺织厂毛纺部以及2家麻纺织厂。1946年,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简称中纺公司)正式成立后,被接管的单位划归该公司管理。调整为上海市第一、二、三、四、五、六等6个毛纺织厂和上海第十五、十七棉纺织厂2个毛纺部以及第一、第二麻纺织厂。1946年10月,第六毛纺织厂发还华商原主,恢复中国毛绒纺织厂厂名。中纺公司下设秘书处、工务处、业务处、会计处、财务处、稽核处、统计室、购料委员会、巡回督导团、劳工福利委员会等办事机构。对所属工厂采取职能管理制,由厂长全面负责。工厂内设人事、总务、会计科(课),各车间设工程师或技师主管。工厂只管生产,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由中纺公司负责。

1946年,上海毛纺业同业公会进行整顿改组,划分为上海市毛绒纺织染工业同业公会和上海市骆驼绒工业同业公会。1947年8月,上海毛纺织工业同业公会扩大为苏浙皖京沪区域。经国民政府经济部核实名称为第二区毛纺织工业同业公会,事务所设在上海市。理事长程年彭。翌年5月上海被划分为上海区毛纺织工业同业公会,会址在上海四川路33号810室,理事长程年彭,常务理事唐君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所属上海第一、二、三、四、五等5个毛纺织厂和上海第十五、十七棉纺织厂的两个毛纺部,及第一、二麻纺织厂。1950年1月1日 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易名为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同时对上述被接管单位,裁并改组为国营上海第一、二、三毛纺织厂和上海麻纺织厂。同年7月1日,华东纺织管理局成立。宣告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撤销,其业务归并华东纺织管理局。

1950年8月开始,国家为扶植私营毛纺织企业恢复生产。由国营经济直接分配加工订货任务,继之发展为统购包销。1950年11月,为继续发挥原上海毛纺织工业同业公会的作用,成立了新的上海市毛纺织工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唐君远。会员扩大到国营企业。时有会员单位110家,其中精纺厂9家,绒线8家,粗纺11家,毛织38家,骆驼绒26家,长毛绒9家,其他有9家。其时同业公会主要任务是推行政府政策法令,对同业单位进行教育,帮助政府完成公债及税收任务,组织国产羊毛的联购,克服产销等方面的困难。

1951年10月,国营上海第一、二、三毛纺织厂开始民主改革,11月正式宣布取消拿摩温制度,选举产生生产组长。同时进行工时改革,实行8小时工作制。1954年5月,3个国营厂推行“一长制”,由厂长全权统一指挥全厂行政管理和生产经济活动。

1954年1月,华东纺织管理局会同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外事处赎买接管英商怡和纱厂。4月更名为上海裕华棉毛麻纺织厂。同月华东纺织管理局开始筹建国营上海毛麻纺织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毛麻公司),负责实施毛麻行业公私合营工作。 7月1日 ,上海章华毛纺织厂在毛纺行业中首家实行公私合营。与此同时,对其他私营企业,根据公私协商,按照裁并改合的三条基本原则:即按产品类型合并改组为纺织染全能厂;对企业较小、设备简陋陈旧、不能单独维持生产,或有并厂可能的,采取“大带小,先进带落后”的办法予以裁并;受并的厂必须具备规模较大,地区又邻近,以及原则上不花钱或少花钱等条件。先后对53个私营企业裁并改组为19家。 1955年10月1日 上海毛麻行业中的私营企业全部实现了公私合营。同时宣告国营上海毛麻纺织公司正式成立。领导关系隶属中央纺纺工业部毛麻丝纺织管理局领导。

上海毛麻公司成立后,办公地点设在黄浦路17号,程譍任公方经理,唐君远任私方经理。下设秘书、计划、财务、技术、供销加工、劳动工资、人事等科室,总编制为60人。其职责主要负责领导国营、合营毛纺工业的生产,统一管理行业一切有关行政与业务事宜,以及办理对私营企业的改造工作。1955年12月,对152名资方和资方代理人进行人事安排,被安排担任厂长(副厂长)工程师以上职务的有71人,占总数的57.2%,其余都安排在科室、车间工作。是年资本家共取得股息红利达30万元。 1956年2月,上海毛麻公司对各厂组织机构进行整顿:大厂设计划、技术监督、劳动工资、供销、财务、人事(含教育、保卫)、公共事业等7个职能科;小厂设计划(含技术)、人事(含劳动工资、教育、保卫)、公共事业(含供销、财务)等3个职能科。是年7月经人民政府批准,上海毛麻公司赎买接管英商上海毛绒纺织厂,易名公私合营上海建华毛纺织厂。在这一年,上海毛麻公司所属3个国营厂取消“一长制”,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翌年3月,上海毛麻公司供销加工科改称供销科,同时增设干部、教育两个科。人员编制由60人增加到113人。

1958年1月,随着工业体制的改变,纺织部毛麻丝纺织管理局撤销,国营上海毛麻纺织公司的领导关系自是年1月1日起划归华东纺织管理局领导。 1958年2月10日 ,华东纺织管理局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上海毛麻公司亦随之归属市纺织工业局领导,易名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迁址中山东一路24号)。是年3月,上海棉毛复制公司所属制毡行业15家小厂划归毛麻公司管辖。同年12月,“双反”(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后,毛麻公司针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体制进行改革。行业技职人员从占职工总数15.20%缩减到7.32%;服务人员从占6.86%,缩减到6.05%。科室、车间从一般15个左右,缩减到5~6个。被精简下放到农村或车间参加劳动锻炼的干部有1649人。

1959年1月,上海轻工业局所属美工联社的12个羊毛衫厂实行归口管理,划归上海毛麻公司领导。从此又增加了羊毛衫行业。是年6月1日,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毛麻公司赎买接管英商密丰绒线厂,易名国营上海茂华毛纺厂。1962年在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精兵简政,压缩城镇人口,支援农业”的指示下达后,行业结合定员、定额的整顿,共精简职工3070人,其中直接支援农业的有833人,占精简总人数的27%。

1964年6月,梁少五任上海毛麻公司经理。是年3月,随着《工业七十条》的贯彻,为有利于集中统一,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对200人以上的企业实行厂部、车间、小组三级管理制;200人以下的企业实行厂部、小组二级管理制。同时恢复职能机构:500人以上的企业设科;200人以上500人以下的企业设股;200人以下的企业设职能员,由厂长直接领导。与此同时,为改进毛纺原料的调配工作,从同年4月起上海纺织工业局决定将上海纺织原料公司的羊毛经营业务划归上海毛麻公司管理,随之增设毛纺原料经营科,从事羊毛收购、调运、计划分配、储运、结算等经营业务。使毛纺原料在调配和供应上取得了主动权。

1964年6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党委会成立。原属上海各区党委领导的纺织工业企业党组织划归市纺织局党委领导。是年7月,相应成立中共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委员会,同时成立政治部。胡菲任党委书记。陈少康任政治部主任。政治部下设秘书、组织、干部科和监察等办事机构。所属8个党委厂除上海裕华毛纺织厂设政治部外,均建立政治处;18个党总支厂设教导员;24个党支部厂设指导员。9月,共青团上海毛麻纺织工业公司委员会成立。12月,上海毛麻公司机关成立党支部。1965年5月成立党总支,下设政治部、行政、试验室、原料科党支部。

1966年初,行业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下简称社教运动)。公司机关政治部门干部大部分安排去社教工作队,少数人留守处理一些日常党务工作。“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不久,是年10月,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公司并对所属48个单位,按产品类型划分,以数字程序排列,启用新厂名。1969年1月后,上海掀起“夺权”高潮。毛麻行业“造反队”纷纷起来“夺权”。由此,公司和工厂的党政工团组织陷入瘫痪状态,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是年4月,公司和企业成立“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1月,公司机关划分大小两种班子。大班子人员参加所谓“斗、批、改”运动。小班子人员合并办公,分生产和后勤两个组,行使机关职能,领导行业生产。

1968年1月,上海市纺织工业局革命委员会成立。12月,上海毛麻公司相应成立革命委员会,梁少五任召集人(次年任革委会主任)。下设政工组、生产组和后勤组,替代了原公司的管理机构。工厂在建立“革命委员会”后,三级管理也名存实亡。

1969年10月,毛麻公司建立党的核心小组。翌年8月成立新的党委会。梁少五任党委书记。遂之,各厂也逐步恢复了党组织的原有建制。1972年,新的毛麻共青团和工会组织也相继成立。

1977年2月,毛麻公司党委领导班子首先开展整党整风。9月重新建立政治部。与此同时,在基层领导班子中分期分批开展整党整风活动。在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基础上,1978年5月至6月,对56个单位的厂级领导班子进行充实调整。经重新任命的厂级领导干部有234人。是年7月,公司恢复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梁少五任党委书记,宋家声任公司经理。在此期间,整顿恢复公司职能科室。遂之,对各厂也重新明确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重建各职能科室,加强厂部、车间、班组民主管理。在这一年,公司还将试验室改建为上海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强化毛纺科技研究工作。

公司和企业经过恢复性的整顿,推动了“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深入。至1978年12月底,经上海市工业学大庆检查验收团,验收合格的大庆式企业有20个,学大庆先进单位有12个。翌年又经市纺织局评比命名大庆式企业有31个,占行业单位数的69%。

1980年,曹炽坤任中共上海毛麻公司委员会书记。是年根据中共市委关于精简政治领导机构的指示精神,撤销了党委厂的政治处(部)机构和党总支、党支部厂指导员和教导员的设置。

1981年8月,倪云凌任上海毛麻公司经理。1984年12月,公司党委根据改革和贯彻《厂长条例》的要求,选定一毛、二毛、三毛、章华等15个单位,首批推行厂长负责制。随后又分批推行到其他各厂。1985年10月,在深化改革中,公司管理职能实行简政放权,转轨变型,将人事、劳动、财务、物资、生产、经营等方面共60条权利,下放给企业。简政放权后,公司逐渐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逐步向经营型转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1986年11月,市工业党委和市经委决定,撤销行政性公司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公司党委也同时撤销。公司撤销后,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增设中共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委员会毛麻行业基层工作处和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毛麻行业管理处以及上海市纺织工会毛麻行业基层工作部、上海市纺织工业局团委毛麻行业基层工作部。曹炽坤任基层工作处处长,施邦安任行业管理处处长,施荷莲任工会基层工作部主任。基层工作处设秘书、宣传、组织科和纪检等部门。管理处设秘书、计划、财务、人事劳动、技术等5个科。分别承担上海毛麻行业的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职能。

1986年12月,上海毛麻纺织经营实业公司成立。赵廷俊任经理。该实业公司是由原毛麻公司原料经营部、产品经营部、材料经营部、经营业务部、集体事业部和技术咨询中心等部门组合而成的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

1987年12月,为了进一步发挥上海毛纺行业群体优势,在原有上海毛麻纺织经营实业公司的基础上,吸收毛麻行业企业和金融等单位投资,筹建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 1988年2月12日 ,召开成立大会,曹炽坤任董事长兼经理。联合公司下设办公室、生产计划部、产品技术部、财务会计部、规划基建部、劳动人事部、经营业务部、住宅经营部以及原料、产品、设备材料、集体事业等经营部和技术咨询中心等经营实体。后又增设了进出口部。 1989年3月,上海毛麻纺织行业协会成立。辛明远任主任。行业协会的基本任务是为同行业进行各种服务,协助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实行行业管理。

1989年12月,中共上海市纺织局委员会,根据市工业党委“关于理顺各局行业党组织的领导关系的通知”精神,将上海毛麻行业基层工作处改建为中共上海市毛麻行业工作委员会。曹炽坤任党委书记。在此前后,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总工会颁布的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党的基层委员会、厂长和职代会三个工作条例过程中,1988年按上海市和市纺局加强企业管理领导小组布置:厂长负责制由“双轨”运行转为“单轨”运行,实行厂长全面负责制,由厂长为主抓好双文明建设工作,党组织行使保证监督职能。遂之在企业逐步实现党政职能分开,厂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厂长由职工民主选举,上级任命,企业行政干部由厂长聘用,并建立以厂长为首的经营承包制。与此同时,企业党组织转变职能,精简机构,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党员人数的多少,分为四个模式:基本保持原有机构设置,减少专职干部;设立一委一办(纪委、党委办公室);设立一个办,即党委(支部)办公室;不设专门机构全面实行兼职化。按此原则,对职能科室都作了重新调整,确立了厂长在企业的中心地位,强化了以厂长为首的生产行政指挥管理系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1990年始,在新的中共上海市毛麻行业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又根据市纺局党委部署,对党委厂和有条件的总支厂重又分设干部科、宣传科等职能部门,强化党组织行使保证监督职能。 1992年4月,高宝煜任中共上海市毛麻行业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毛麻行业管理处处长。是年6月,为贯彻市、局开发浦东新区会议精神,经研究决定毛麻公司于浦东新区崂山东路571弄4号注册新址。8月,经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同意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自营进出口业务。从此,公司取得了毛纺织产品自主进出口的主动权。

上海第二制毡厂是一个有近40年历史,生产各类羊毛毡制品的企业。以前产量,产值、质量、利润一直居制毛行业之首。第二制毡厂原为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系统生产各种羊毛毡轮、柴油滤清器毡、毡筒、汽车油封毡卷等产品。1988年筹建年产120吨的造纸毛毯车间,并试制成功桑塔纳轿车配套隔音垫。1989年筹建桑塔纳轿车隔音垫生产线,增添B261和毛机、2米铺网机、预针刺机、上下针刺机、预干机、热定型机、上胶机等设备21台。1991年试产26只各种规格品种,全部达到德国进口的同类产品水平。1996年12月,第二制毡厂与第二毛条厂合并重组,更名为新丰制毡厂,至2004年停产。上海工业用呢厂为全国闻名、专业生产造纸毛毯的企业。80年代,该厂开发特种工业用呢,1981年为国产30万千瓦发电机研制出绝缘毡。还先后建立涤纶导带生产线、土工布分厂和上海工业用呢厂诸翟分厂,引进螺旋圈干网全套设备,为各种宽幅高速造纸机提供新一代的造纸器材。1990年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底网针刺毛毯生产线。1995年3月2日,上海毛麻纺织有限公司揭牌庆典,翻开了上海毛麻纺织工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上海毛麻纺织有限公司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由上海市纺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原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改制重组。2000年9月,该厂首创的“叠层底网压榨毛毯”新品通过鉴定,填补国内空白。同年,该厂将优质资产BOM车间改制为上海金熊造纸网毯有限公司。金熊公司生产的高线压底网压榨造纸毛毯、造纸复合干毯、抗污底网压榨造纸毛毯分别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A级),获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进步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1986年以来,羊毛毡的销售量急剧下降,任务严重不足,经济效益逐年下降。2010年11月,该公司股权全部转让给民营企业。

毡《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诸延切,音旃。《说文》捻毛也。或曰捻,执也,蹂也。蹂毛成片,故谓之毡。《释名》毡,旃也。毛相著旃旃然也。《周礼·天官·掌皮》秋敛皮,冬敛革,共其毳毛为毡。

又《掌次》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疏》案谓牀也。牀上著毡,卽谓之毡案。《齐民要术》作毡法,春毛秋毛中半和用。秋毛紧强,春毛软弱,独用太偏,是以须杂。三月桃花水毡第一。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耳。 通作旃。《前汉·王褒传》荷旃被毳。《王吉传》细旃之上。《蘇武传》齧雪与旃毛。皆与旃同。又叶之人切,音眞。《杨方·合欢诗》寒坐肩毡。上叶身,下叶尘。 毡,考证:〔《周礼·天官·掌皮》共其毳皮为毡。〕谨照原文毳皮改毳毛。毡,其本义为加工羊毛或其他动物毛而成的块片状材料。

制毡厂主要从事生产、制作各种规格的毛毡及毛毡制品。制毡厂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细白工业毛毡、中粗工业毛毡、抛光毛毡、彩色毛毡、化纤毛毡、针刺毛毡等。民用防寒毛毡及毛毡制品,如毛毡垫、毛毡圈、毛毡条、毛毡筒、毛毡轮、鞋垫毡、书画毡、松软毡等。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做各种异型毛毡零件。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化工、水泥、轻型工业、各种电器、玩具等行业,同时也用于大理石、水晶、玻璃、珠宝、精密家具、模具、不锈钢等金属行业的抛光,以及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机床等设备的防尘、密封、隔音、保温、绝缘、绝热等。羊毛本身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无毒的生态环保材料,使得这些产品在多个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照片,指用感光纸放在照相底片下曝光后经显影、定影而成的人或物的图片。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记录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快乐氛围。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次定格,都是一个永远,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印记。

往事如烟,岁月静好。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温暖的拥抱,照片背后是无尽的回忆和感动。看着这些照片仿佛穿越到过去的自己,记忆里的美好时光恍若昨日。每个镜头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美好不会消逝,只会随着时间更加闪耀。

此组照片真实的反映了1993年10月1日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第二制毡厂庆祝国庆的厂门、篗羊经营服务部、庆祝二毡厂移地生产开工典礼暨联谊大会、上海毛麻纺织联合公司第二制毡厂第十二届六次职代会、聘任中层以上干部签约仪式、《结合调整产品结构建立为上海大众十五万辆桑塔纳轿车配套隔音垫生产线》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新建大厦富安公寓开工典礼、上海职工锣鼓艺术团上海工具厂锣鼓队、中国地质工程公司上海公司愿为上海建设作贡献横幅、感谢社会各界对新建大厦富安公寓关心支持横幅、住总房产二制毡厂为建设北外滩作贡献、新建大厦富安公寓开工典礼、羊绒衫绒线系列、上海申毛国际贸易公司等照片。这组照片勾起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怀念,真是美好且温馨的回忆。这些照片展现出了岁月静好的美妙景象,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珍藏。

0 阅读:2

红运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