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打拼,能买上房,那可真是不容易。
我同事小李,在北京工作,每月工资还不错,攒了点钱,但想买房还是差那么一截。
最后,还是爸妈出手,给了她20万,这才让她在北京有了自己的小窝。
这么多年,小李是拼了命地工作,房贷眼看着就要还清了,她想着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可谁知道,每次跟爸妈聊天,他们总是提别人家的孩子,说谁谁谁每月都给家里钱,还买这买那的。
小李心里那个委屈啊,她觉得爸妈好像不太理解她在外面打拼的辛苦,毕竟她也不是那种富二代,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
这种情况其实挺普遍的,不少父母都觉得,自己把孩子养大,供读书,买房时还贴钱,现在老了,孩子给点回报也是应该的。
但孩子们呢,他们觉得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尤其是看到别人家父母全款买房买车的,心里难免有点不平衡。
说实在的,父母和子女之间,哪有什么完全不求回报的付出啊,毕竟大家都是人,是人就有点私心,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大多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有时候,他们也会有点小心思,比如想要点面子,或者真的需要点钱。
那怎么办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告诉爸妈你到底挣多少钱。你跟他们说你挣得不多,再把每个月的开销给他们看看,他们自然就不会让你给钱了。
当然了,如果你手头宽裕,给爸妈一点钱也是应该的。爱嘛,有时候还是要用物质来表达的,光说不练假把式。
现在这社会,大家都爱比,比谁家孩子有出息,谁家孩子给家里钱多。
这种比较心理,有时候真的挺害人的。咱们老祖宗说“孝顺”,可不是光用钱来衡量的。
对独生女来说经济独立也很重要,你得先站稳脚跟,才能谈家庭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得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有时候,给爸妈买点实用的,比直接给钱更贴心。
沟通,是解决家庭问题的关键。跟爸妈坐下来,好好说说你的难处,让他们理解你的处境。
有时候,你得用点小技巧,比如找个合适的时机,或者用点情感攻势。
有的家庭,孩子和父母达成了协议,比如设立个家庭基金,或者定期回家聚聚。
这些方法都不错,既能保持个人的经济独立,又能给父母情感上的支持。
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不妨试试这些方法。比如,跟父母坐下来,好好谈谈你的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