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父母躲债,带着我跑到新疆躲债,后来靠着700亩地发了财

铭赛说军事 2023-04-10 09:15:01

这是我讲述的第38个新疆故事(上)

我的故事有点长,分上下两个部分,同时发布,希望读者不要嫌啰嗦。

1969年,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正值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国的整个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似乎每个人都被改造了,也就是在这样的年代,我出生了。

我叫王刚,1969年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农村,那时候缺吃少穿,每个家里都过得很穷,穿的也是破破烂烂,小的时候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但那个年代家家情况都差不多,所以也并没有觉得有多苦,但就是特别想吃肉。

那个年代唯一让我们能吃饱的就是红薯,煮的红薯、蒸的红薯、烤的红薯,冬天晒红薯干,用地窖储存红薯,来年春秋两季基本上天天都离不开红薯,也是从那时候起,对红薯产生了恐惧,要不是为了温饱,根本不都愿意去碰红薯。

到了1984年,那时候已经改革开放多年了,但农村的思想还是没有扭转过来,家里的日子虽然比以前好一些,但还是穷,只是不再饿肚子。为了改变家里现状,父亲破釜沉舟,借了不少钱,出门做生意,后来被骗了,全部赔了进去。

为了躲避债务,父亲带着我们一家三口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新疆,开启了我们新的人生。

因为躲债来到新疆,其实父亲也并没有跟我正式提起过,只是听父母在争吵时我隐约感觉到可能是为了躲避债务,无法面对亲朋好友,所以对于这一段故事,父母从来不愿意提起。

刚来到新疆时,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帮忙。父母靠打零工赚钱,我来到这边以后就算是彻底辍学了,但由于年龄小,也没有干多少活,在家玩的时间多。

过了3年后,我们一次机会,就加入新疆建设兵团,父亲成了团场职工,连队有房子,结束了到处漂泊的日子,一家人总算稳定了下来。

那时候在新疆建设兵团种地,基本上不要本钱,都是团里统一采购,然后发到职工手里,比如刚种棉花,从棉花种子选择、上那种肥料、去哪里卖棉花等等,都是团里统一负责,你只需要除草、施肥、打顶、将棉花拉到指定地点去卖,最后团里统一算总账。

那时候也不知道团里、连里咋算的账,总是辛辛苦苦一年,不管是棉花丰产还是减产,一年到头总是存不下几个钱,一年剩下的钱也就刚刚够生活开支,存不下几个钱,但比在老家时生活要强一些。

但地方的政策特别好,成本是自己的,卖的钱也是自己的,就是说市场经济,买卖都是自己的,出现的结果就是可能今年赚不少,明年有可能赔掉,看天吃饭。从那时候父母就开始留意附近县里的种地情况,想着到地方去种地,那样可以多存一些钱,早点把家里账还掉。

当我25岁时,大概也就是1994年,我和团里的一个女孩子结了婚,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花费的钱多,那时候连新婚房都没有,结婚花的钱也很少,结完婚以后,和父母没有分家,仍在一起居住,这样我的压力就小很多。

第二年儿子出生了,小家就有了三口人,这时候我们分家,又重新上了一个职工,这样我也有了一分地,家里的生活自然也好了不少。

前面说到父亲一直在留意地方的土地时,这几年也有了结果,说是一些老板开垦了不少新地,自己种不过来,可以过去租着种地。

刚开始父母过去种地,我们小家在团里种地,5年后发现地方种地赚钱多,且新开的地种上几年后成熟地了,产量也高了。

后来的几年里,我们一家人就住在地边的土块房子里,每年就是种棉花,随着机械化的到来,从刚开始200亩到后来的1000亩,不断扩大规模,赚的钱也越来越多。

赚到钱后,我父母回了趟老家,把欠的钱加利息都还了,并且都多给了一些,终于完成了他们的心愿,但这时候他们已经不愿意回到家乡了,新疆就成了我们最温暖的家。

接下来父母的举动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现在看来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关注我,了解下集更精彩人生。

0 阅读:218

铭赛说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