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

英杰聊旅游 2023-06-16 09:44:03

柏林禅寺在石家庄赵县城里,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据僧传记载,著名的译经大师玄奘在西行印度取经之前,曾来此从道深法师研习《成实论》。

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金代,这里一度改为律宗道场,曾有五代律宗大德在此弘扬戒律达五十年。最有名的是诠宗律师。金朝末年,法传临济正宗的归云志宣禅师主持法席,柏林寺由此革律为禅。

明清两朝,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当时柏林寺的住持往往同时兼任僧正司僧正。近百年来,柏林禅寺殿堂、经像荡然无存。到1988年这里只有赵州禅师舍利塔及二十余株古柏,1988年河北省批准柏林寺作为宗教场所开放,交河北省佛教协会管理,开始重修,到2003年重建为现在的规模。

寺门面南,上为赵朴初先生题的柏林禅寺的额匾。两边净慧法师题的对联有意思所 “寺藏真际千秋塔;门对赵州万里桥。” 确实柏林寺南边3公里左右即是赵州桥。

门上还有河北省佛学院的牌子。

门里面的大柏树。

进寺内,一进院落很大,一片柏树,柏林寺当年全都被毁,就是留下了那塔和十几株千年柏树,这些年寺里又有新栽了300多棵柏树,想一想也是,“柏林”禅寺、“柏林”禅寺,没有柏树成林,那叫柏林寺呀。

这都是1300多年的柏树。

柏林寺塔在一进院子的西北角,现为六批国保,又名从谂禅师舍利塔,塔高三十三米,共七层,是为纪念唐代著名高僧从谂真际禅师,于元代天历三年建造的。(详见前文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4/graphic/preview?pgc_id=7243459449564693049)

在柏林寺转了一圈,看着有不少碑刻,大大小小约有20来多方,就我看见的,大约有唐碑一块,金碑一块,元碑四块,明碑六块,还有清碑和现代的。我觉得这也是柏林寺的一宝,现在保护的还行,都用玻璃罩起来了。只惜介绍太简单,有玻璃罩着,没法近看或看不清楚,拍照有反光。塔前面是碑刻比较集中的地方,大都是修塔的碑。但很多都残了。

这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柏林寺光祖真际禅师塔碑”;

《吴道子画水赞残碑》,诗碑残碑二块,现分置塔院两侧。推断是明清之际。

赵州题诗残碑,《吴道子画水赞残碑》一块。

“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塔铭”,推断立于元惠宗(顺帝)元统元年(133)前后;

那个刻着5排小佛(,每排4尊)的石刻不是碑刻,是慈懿和尚舍利塔的残石。按上面天会为金太宗完颜晟年号,十二年甲寅岁当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

也是千年古柏。

这是一块新碑,修普光明殿的功德碑。

普光明殿是柏林禅寺主殿,1992年重建落成。其木结构单檐仿古建筑,上覆以黄琉璃瓦,殿内供奉着用大理石雕造而成的释迦佛坐像。

这几方碑与柏林寺无关,中间的是重修关帝庙碑,右边是清末重修将军庙碑。

“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立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

明神宗万历四年(1576),“直隶真定府赵州僧正司柏林寺修崇十方禅院记文碑”。

观音殿,上面是藏经楼,两边有大柏树,前后也有不少碑刻。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增修柏林寺大慈殿记碑”。

清道光重修柏林寺倒座观音堂碑。

观音殿后面居然还有唐碑,唐天宝年间的“天皇天后供养《佛说无常经》碑”,高1.45米,宽0.68米,厚0.21米。落款为“天宝三载三月十日陈震绚合家敬造”,那应该是744年。此碑原不属柏林禅寺,是从他处收来的。

最后的院子里的万佛楼好高大宏伟,看着有30-40米高,院子周围都是回廊,很是清静,没有太大的喧哗。

两边还有普贤阁和文殊阁。

现代的雕塑,还挺有意思。

0 阅读:14